《谁写的论语》之子路第十三13.12

13.12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三十年曰世。邢昺说:此章言如有受天命而王天下者,必三十年仁政乃成也。

  前面孔子先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而后说“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这里又说“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四个时间段,期月(一年)、三年、百年、世(三十年),所完成的“政治”任务不同。

  朱熹说:“王者谓圣人受命而兴也。仁,谓教化浃(jia二声,遍及)也。”

  程颐说:“周自文武至于成王,而后礼乐兴,即其效也”。周文王是追封的王号,周武王建周在位7年,周成王在位37年(包括周公旦摄政),程颐以此举例三、四十年的王者,礼乐“仁”政而兴。

  有人问程颐:“三年、必世,迟速不同,何也”?孔子说自己“三年有成”,为啥又言“必世(三十年)而后仁”?快慢不同是何原因?

  程颐回答说:“三年有成,谓法度纪纲有成而化行也。渐民以仁,摩民以义,使之浃于肌肤,沦于骨髓,而礼乐可兴,所谓仁也。此非积久,何以能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盛世,需要自上而下共同的努力和坚持,这是孔子的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胜残去杀   纪纲   论语   政通人和   孔子   仁政   百年树人   国泰民安   法度   礼乐   朱熹   善人   自上而下   快慢   时间段   王者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