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写的论语》之阳货第十七17.24

17.24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这句子曰或许是《论语》中最招人“怨恨”的一句话。《论语》通篇“女”作“汝”讲,释义为“你”。此处“女”后加了个“子”,“女子”能当“汝子”讲吗?理论上可以。但似乎孔子并非特指某个人,而是泛指“女子”。这就使得这句话“打击面”太大,得罪了“半边天”。很多女同胞或女同胞的家里人要出来主持公道。

  朱熹说:近、孙、远,并去声。此小人,亦谓仆隶下人也。君子之于臣妾,庄以待之,慈以畜之,则无二者之患矣。〕

  邢昺说:此章言女子与小人皆无正性,难畜养。所以难养者,以其亲近之则多不孙顺,疏远之则好生怨恨。此言女子,举其大率耳。若其禀性贤明,若文母之类,则非所论也。

  按照常理逻辑分析,孔子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二十岁结婚生子,母亲和夫人都是“女子”,为何孔子把“女子”和小人相提并论,说其“难养”呢?不用说是孔子,就是我这烂水平,也不会去如此“简单粗暴”去妄言啊。

  所以,要考虑语境,“女子”在朱熹看来,是指“臣妾”,古代男子可一妻多妾,属于合理合法,不存在道德问题。那么“多妾”就会存在众“女子”之间的生存交往问题,围绕同一个丈夫(男人),是不是“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呢?可以参见古代的史记文献,或是小说,应该不难得出答案。

  孔子说的这句话,在当时社会结构情景下,没啥毛病。不存在不尊重女性的问题。当然,如果当代有“女子”非要和孔子讨个说法,我给被告孔老师当代理律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论语   史记   去声   臣妾   孔子   禀性   贤明   合理合法   妄言   通篇   朱熹   怨恨   小人   古代   女子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