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写的论语》之子张第十九19.1

邢昺说:此篇记士行、交情、仁人、勉学,或接闻夫子之语,或辨扬圣师之德,以其皆弟子所言,故善次诸篇之。

  朱熹说:此篇皆记弟子之言,而子夏为多,子贡次之。盖孔门自颜子以下,颖悟莫若子贡;自曾子以下,笃实无若子夏。故特记之详焉。

  19.1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子张,姓颛孙名师。《论语》写到十九篇,全篇都是孔子的弟子曰,子张开篇语。前面说过,《论语》中称曾参为“曾子”,称有若为“有子”,所以猜测《论语》编写作者应该为曾参及有若的门人弟子。子张在《论语》中出现也很有特点,倒数第二篇以子张命名,最后一篇三句话,中间一句是子张与孔子的问答。可见,子张在《论语》中的地位。虽然后来进入庙堂的孔门十哲中(以从孔子陈、蔡的弟子定的)没有子张,居然有宰我,呵呵。

  开篇这一句子张直抒胸臆:“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之前子张出现在《论语》中没有“曰”的机会,只有“学、问”和被评论的资格,我们回顾一下。

  2.18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馀,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2.23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5.19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弒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11.15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11.17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11.18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12.6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12.10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祗以异。”

  12.14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12.20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14.39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

  15.5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15.41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17.6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子张好问,如果再好思,那么从老师孔子那里学了理论,然后“学而时习之”,结合自身实践经历,“学而思”总结点经验,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可谓顺理成章。

  邢昺说:此章言士行也。士者,有德之称,自卿大夫已下皆是。致命,谓不爱其身。子张言,为士者,见君有危难,不爱其身,致命以救之;见得利禄,思义然后取;有祭事,思尽其敬;有丧事,当尽其哀,有此行者,其可以为士已矣。

  朱熹说:致命,谓委致其命,犹言授命也。四者立身之大节,一有不至,则余无足观。故言士能如此,则庶乎其可矣。

  “士见危致命”,子路做到了,“食其人不避其难”,“结缨正冠”而亡。“见危”,邢昺认为是“见君危”,要以命相许。如果可以更高大尚一点,可以是见“道”危、见“义”危、见“仁”危,以舍命卫道、杀身取义、杀身成仁。“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在季氏篇16.10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子张提出“祭思敬、丧思哀”,可以说,进一步丰富了“君子之思”。“其可已矣”,子张认为,“士”做到了恰当的卫道事君、恰当的面对“获得”、面对“祭祀”、面对“丧葬”,就算合格了。

  做“士”的标准不低,大家可以努力为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论语   浸润之谮   居之不疑   见危致命   行寡悔   言寡尤   之子   孔子   崇德   朱熹   损益   开篇   大夫   弟子   君子   忠信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