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月、露营、交友、饮酒、怀人……中秋节适合做的事还有哪些?

赏月、露营、交友、饮酒、怀人……中秋节适合做的事还有哪些?

又是一年中秋节。提起中秋,你最先想到的是哪一句诗词?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正是这些千古名句,赋予中秋浓郁的文化氛围。

想想也是,中秋月和其他月份的月是没什么区别的。在国外,人家才不管是不是中秋的月,不都是圆月吗?然而,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在中国人眼里,因为有了唐诗宋词的加持,中秋的月亮就更显出几分妩媚与高冷。

今天,我们就通过几首诗词,来看看古人都是如何过中秋的吧。

赏月、露营、交友、饮酒、怀人……中秋节适合做的事还有哪些?

1

中秋节,最主要的活动自然是赏月。

同是赏月,因时代不同、地方不同、身份不同,心情自然也就各异。

生于盛唐的李白,写起明月自然是气吞万里如虎,“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何等的气势磅礴。当然,他也有沉静的时刻,“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杜甫经过了安史之乱,大唐国运由盛及衰。他在中秋赏月,就多了份忧国忧民的情怀。“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到了中唐,社会安定,白居易赏月就又有了闲情逸致。“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晚唐时期,政治日益黑暗,不少诗人隐居,潜心儒释道的研究。他们赏月,自然多了一份佛性、禅心。如皮日休的《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桂花从天而降,仿佛从月亮上掉下来的,捡起殿前的桂花,之鉴其颜色洁白、新鲜可人。真不知道吴刚为什么要跟桂花树过不去。这桂花大概是嫦娥特意撒下来给予众人的吧。这首诗联想奇特,空灵含蕴,回味无穷。

到了宋代,山河破碎,家仇国恨中的诗人们,中秋赏月又是另一番风味。且看晏殊的《中秋月》:“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景是好景,月是满月,可整首诗看上去却是那么的落寞、寂寥,更平添几分惆怅。

再看民族英雄史达祖的《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西风来劝凉云去,天东放开金镜。照野霜凝,入河桂湿,一一冰壶相映。殊方路永。更分破秋光,尽成悲镜。有客踌躇,古庭空自吊孤影。江南朋旧在许,也能怜天际,诗思谁领?梦断刀头,书开虿尾,别有相思随定。忧心耿耿。对风鹊残枝,露蛩荒井。斟酌姮娥,九秋宫殿冷。

当时,词人和南宋使团离开临安,前往金国恭贺金主的生日,中秋时节到达和被真定,夜宿驿站中,举头望月,思乡之情、家仇国恨一一从脑海掠过,不觉写出了这首词。这就注定了其悲壮、苍凉的风格。清人王昶说过:“南宋词多《黍离》、《麦秀》之悲”,从史达祖这首出使金邦而作的《齐天乐》中,很明显地看出这一点。

唯独有一个人与众不同。他虽也经历了离乱之苦,自己遭遇政治打压,接连遭贬,可他生性豁达,写的诗词自然又是一番景象。他就是苏轼。且看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写得何等渺远、旷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愿望,历来为人称颂,这首词也因此成为写中秋月最好的一首词,传诵千秋万代、大江南北。

赏月、露营、交友、饮酒、怀人……中秋节适合做的事还有哪些?

2

如今,咱们有了中秋小长假,除赏月之外,自然就有了更多选择,比如旅游、露营、会友等。这时,天气已不像盛夏那么酷热,当然也没有冬天那么寒冷,约上三五好友,或者就是自己一家人,外出郊游,找个小山、水库、小河边露营,想想也是挺好的。

在唐代,中秋郊游也是诗人的“选修课”。我们来看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平时身在红尘中看到月亮,心都能清静下来,更何况是在中秋时节的神仙洞府间?凝聚起来的光芒像寒露一样,悠悠地坠落下来,我此刻正站在桃源最高的山上。

好嘛,人家是赏月,他刘禹锡直接玩起了月,还是跑到了高高的山顶上,闲情逸致可见一斑。接下来,诗人着重写中秋满月下的大好河山,碧空中没有一丝云,也没有一丝风,远远可以看见山上的松树和山下的河水。视野那么开阔,天那么高,地又那么平,仿佛一眼可以看见千万里之外。大开大合,层层递进,让人如身临其境。

很快,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少君带着刘禹锡来到玉坛,和神仙相见,载歌载舞,好不快活,一直到仙影远去,诗人还在频频回望,只怕良辰美景难再来,以后的中秋应该很惆怅吧。

想一想,如果我们在野外露营,等待中秋之月升上头顶,你站在群山之巅,再吟哦这首玩月诗,该是何等的惬意哦。

赏月、露营、交友、饮酒、怀人……中秋节适合做的事还有哪些?

3

有相见,就有离别。中秋节这天,既然是交友、饮酒的好时候,吃完喝完,就该分别了。

古人是如何在中秋与友人告别的呢?来看高适的《送魏八》——

更沽淇上酒,还泛驿前舟。为惜故人去,复怜嘶马愁。

云山行处合,风雨兴中秋。此路无知己,明珠莫暗投。

这首诗写的相当有意境,不禁让我想起多年前的一个晚上。同样是明月之夜,我和朋友酒后游东湖,发现湖边系一小舟,兴之所至,便解缆荡舟湖上。其时,晚风习习,月光似水,湖边波光粼粼,真乃仙境也。我们在湖中赏月多时,兴尽而归,至今追忆,犹在昨日。

高适的这首诗大概就写的如此景致吧。可惜的是,他和友人分别的那个中秋节,风雨交加,没有明月相伴,因此不觉有些遗憾。临行前,他更是叮嘱友人,此路无知己,明珠莫暗投,殷殷情意,见诸笔端,令人感叹。

与友人分别,虽然有些不舍,但毕竟还有机会再相见,而对另一些诗人来说,有些人离开了,就再也见不到了,因此怀人,也成为中秋节的永恒主题之一。

这方面,我最欣赏的诗词当属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明月之夜,想起亡妻,犹自感伤。最后一句“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震耳发聩,让人动颜。

晚唐诗人罗隐也有一首写于中秋的诗,怀念自己的亡妻。他在《中秋不见月》中写道,“风帘淅淅漏灯痕,一半秋光此夕分。天为素娥孀怨苦,并教西北起浮云。”借素娥孀怨表达对亡妻沈氏的深切怀念。

相比于上面两位怀念亡妻的凄苦,唐朝诗人王建,在中秋夜遥寄给朋友的诗《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就显得更加弥足珍贵,也成为千古传唱的名篇——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赏月、露营、交友、饮酒、怀人……中秋节适合做的事还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中秋节   桃源   家仇   寒露   晚唐   月亮   满月   望月   友人   明月   诗词   中秋   诗人   今夜   自然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