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全面指南——与“酒”相识

逢年过节亲朋好友不免要聚在一起小酌几分

婚葬嫁娶都离不开——“酒”

古人有诗云:“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

#清风计划#

而现代文艺青年常常也将酒挂在嘴边,别管能喝不能喝,总是“唯有美食美酒不能辜负”

酒精全面指南——与“酒”相识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酒精全面指南——与“酒”相识

试想这样一幅画面,三五大汉,宰羊杀牛,款待好友

酒精全面指南——与“酒”相识

这时候你说一帮老爷们赤膊围着一桌子,一起喝果粒橙...是不是有点..那啥呢?一桌子大汉瞬间变成一桌子陈奕迅了?

酒精全面指南——与“酒”相识

严重声明:我本人是eason迷!没别的意思,就是觉得怪怪的..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酒精呢?人类能够饮酒以及分解酒精的能力,可以说是大自然里面最强劲的

你没有听错,简单说:

“人类是大自然里最能喝的生物”

酒精全面指南——与“酒”相识

这是因为酒精在自然界往往存在于熟透的食品之中,最明显的熟透的荔枝,吃下去就会有一种喝酒的感觉,而灵长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酒精的气味寻找到无毒并且成熟的食物

酒精全面指南——与“酒”相识

有一说法为:“灵长类动物进而通过寻找能量更高更加优质的食物发展出了分解酒精的能力”

可以说:“我们是为了绳命而饮酒”

酒精全面指南——与“酒”相识

养鱼呢?干了!

酒精全面指南——与“酒”相识

酒精

酒精——乙醇(CH3CH2OH)

酒产品出厂时,标签上都标明了酒的"度数"——它是表示该种酒含酒精的百分比浓度

如55°,即表示每100克这种酒含有55克酒精,其余主要是水分

酒由口腔进入食管,进而进入肠胃,大约20%被胃吸收,80%被小肠吸收,进一步在人体由肝脏负责分解

酒精全面指南——与“酒”相识

酒精的分解离不开两种酶

乙醇进入身体之中由乙醇脱氢酶帮助我们将乙醇转换为乙醛

酒精全面指南——与“酒”相识

进一步由我们乙醛脱氢酶帮助我们将乙醛转换为乙酸,乙酸再被肝药酶彻底转化为二氧化碳(呼吸)和水(尿液)出体外,而人的分解能力是有限的,这也物质的积累就带来了我们的醉酒

乙醇与乙醛

乙醇与乙醛:脱水、破坏细胞膜、扰乱、损害我们的神经系统、损害我们的器官、甚至会抑制中枢神经的活动危及生命心——这两位老哥可以说是“居家旅行杀人必备之良药”

酒精全面指南——与“酒”相识

而两者相比之下,乙醛可比乙醇毒辣多了,一丁点量就能让人醉态连连,表现为面红耳赤、头晕目眩

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值上看

所以说乙醛>乙醇>乙酸 ,所以说分解乙醛是重中之中

酒精全面指南——与“酒”相识

分解过程

乙醇脱氢酶是乙醇转化为乙醛的氧化酶,乙醇脱氢酶,大量存在于人和动物肝脏,所以说将乙醇转换为乙醛这一步还是较为迅速的

乙醛脱氢酶是乙醛醇转化为乙酸的氧化酶,乙醛脱氢酶,缩写ALDH,醛脱氢酶的一种,负责催化乙醛氧化为乙酸的反应,肝中的乙醇脱氢酶负责将乙醇(酒的成分)氧化为乙醛,生成的乙醛作为底物进一步在乙醛脱氢酶催化下转变为无害的乙酸

酒精全面指南——与“酒”相识

乙醛脱氢酶,缩写ALDH

其中ALDH-2型是活力最强的。但是不幸的是,黄种人中有大约一半ALDH-2的表达水平极低,所以饮酒易脸说明体内乙醛浓度很高

所以说脸红不是说明酒量好,恰恰相反说明酒量差

酒精性脸红反应,这是乙醛脱氢酶出了纰漏,导致乙醛过多蓄积所致,有些人酒量大,其实是这种酶相对够用而已,而酶少的人,酒精不能被快速代谢,引起乙醛蓄积。

酒精全面指南——与“酒”相识

乙醛脱氢酶缺陷型者,女性比男性所占比例大,南方人比北方人占的比例大。这或许是男性比女性能喝,北方人比南方人酒量大的原因之一

乙酸

乙酸:无毒,本身是无毒的,对我们身体影响不大,乙醛被分解成乙酸后会被人体快速转换为能量,最后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

综上所述

综上所述:喝酒是天生的,能喝是天生,不能喝也是天生的

对于缺少解救酶的人,那么他就是不能喝,那么就别在劝酒了

后天补酶,靠谱吗?

在肝细胞内的微环境里才能工作,口服进去的酶,胃酸也会导致其丧失活性,世面上并不存在任何有效的解救剂

饮酒练习?

你以为啥都能练了?所谓的后天练出来的酒量,不过是自身对于醉酒这一过程的熟悉而已,你的机体实际上并没有改变,基因不能改变,自然酒量也就不可能通过多喝酒“锻炼”出来

酒精有害健康?

很多人觉得小饮怡情,大饮才伤身,真的是这样的?

酒精全面指南——与“酒”相识

医学期刊《柳叶刀》(Lancet)对于酒精的观点

柳叶刀——是1823年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公司出版的杂志,部分是由李德·爱思唯尔(Reed Elsevier)集团协同出版。1823年由汤姆·魏克莱(Thomas Wakley)所创刊

他以外科手术刀“柳叶刀”(Lancet)的名称来为这份刊物命名,而“Lancet”在英语中也是“尖顶穹窗”的意思,借此寓意著期刊立志成为“照亮医界的明窗”to let in light

酒精全面指南——与“酒”相识

由多国学者共同参与,柳叶刀杂志上刊登,通过分析了 1990 - 2016 年间来自 195 个国家和地区的 694 个关于个人和人群饮酒量数据源,以及 592 个关于酒精摄入风险的前瞻性和回顾性研究,综合系统的分析了全球范围内酒精摄入与死亡、残疾及疾病之间的关系

酒精全面指南——与“酒”相识

这是迄今为止关于全球酒精摄入引起的健康负担最全面的评估及研究研究显示,对于 15-49 岁之间的人群来说,饮酒是目前全球范围内该年龄段人群的头号杀手。仅 2016 年,全球就约有 280 万人因饮酒死亡,在当年全球致死(早逝)、致残因素中位列第七

在中青年人群(15-49岁)中,因饮酒造成的相关死亡的前三种原因分别为肺结核、交通事故及由饮酒导致的自残、自杀

在 50 岁以上的人群中,饮酒诱发的癌症则占有更大的比重

通过进一步的分析,研究者向公众给出了酒精的安全摄入量 —— 0

酒精属于1A类致癌物,所谓适量饮酒,是由美国膳食指南提出的,是一个社交性建议,并不是严格的医学建议

所以说酒精——最好一滴都不要

孟生想对你说的话

"Il n'ya qu'un héroïsme au monde : c'est de voir le monde tel qu'il est et de l'aimer." Romain Rolland.

世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罗曼罗兰

当我们认清背后的真相,生活有时候就是真实而残忍的,不要不去了解,或是不愿相信这样的真相

真相:它就是不好的

所以你更要珍爱自己,不要以为可以依靠夜夜笙歌的放纵获得欢愉,不要沉迷于此

但是如果遇上的对的人,朋友也好、亲人也好、恋人也好,如果你们如同喜爱彼此一样都喜爱此道,那么小酌几杯,也未尝不可——毕竟“酒逢知己千杯少”

今日只愿与你对酒当歌

好好爱自己,一定要将好喝的酒,留给与重要的人一起喝,你说对吗?

酒精全面指南——与“酒”相识

我是孟生,拒绝健身毒鸡汤,不开经验主义车,做最硬核的健身科普

酒精全面指南——与“酒”相识

摘录:维基百科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摘自IARC与百科

葛可佑.中国营养科学全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10月第一版

IARC对化学物质引起人类癌症危险性评价,是目前公认的权威性资料。在要了解某种化学物的致癌性时,应首先查阅IARC的资料,网址:https://www.iarc.fr/

声明:本人系 Keep 签约作者,本文首发于 Keep

本公众号除特别声明,全部原创

我已委托“维权骑士”(rightknights.com)的版权保护计划

未经授权禁止任何形式转载,侵权必究

相关课程、活动信息、有偿转载、约稿等——相关商业合作请后台私信

本文旨在分享,任何判断与调整方案请理性看待,练习与调整联系应该在有专业指导下进行-咨询专业医师,请谨慎学习和参考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strength分享,你的点赞与转发是对我最好的支持

拒绝健身毒鸡汤,不开经验主义车,做最硬核的健身科普,我是孟生!

精选留言入选

孟生曰:你们不要这么调皮


酒精全面指南——与“酒”相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酒精   氧化酶   酒逢知己千杯少   乙醛   灵长类   经验主义   乙酸   范围内   乙醇   酒量   分解   真相   相识   人群   指南   全球   体育   脱氢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