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兹vs常识,年轻人对垒年轻人

赫兹vs常识,年轻人对垒年轻人



假期,网上有一个热点,是两个微信公众号之争。


一方叫做【赫兹实验室】,是一个网红号;一方叫做【常识】,是四川大学新闻系学生自己做的独立杂志。


从名字来看,前者年轻,潮,酷。后者透着一股,也许在很多人看来,叫做【学术陈腐气】。


常识,是一个平淡无奇的汉语名词。读过一点书的人知道,有一本政治学经典名著《常识》。由托马斯·潘恩在1776年所写,堪称美国立国的国本性文件之一。


对政治学、西方政治思想史、制度史、法学等感兴趣的人来说,《常识》算是必读著作。


但读书并不会让你成为网红。


毕竟后者才是很多人的梦想。


赫兹VS常识的缘起并不复杂。


常识指控赫兹洗稿并附上调色盘对比。


赫兹最近的爆款文章《成都MC浴室调查实录:约炮与猎奇、艾滋与群交、快感和人性》涉嫌洗稿自2年前常识的《成都同志浴室:自由与自由的背面》。


赫兹vs常识,年轻人对垒年轻人


赫兹vs常识,年轻人对垒年轻人

就洗稿之争来说,网上其实很常见,大部分人既没有兴趣也没有耐心能把各种细节看个清楚。


但赫兹研究所面对洗稿的指控,发布了一篇让人瞠目结舌的声明,却让此事彻底出圈。


这个声明有三个部分让人非常的不适。


第一个部分,回骂。


所谓第一名与最后一名之争,潜台词无非就是我是网红,流量大号,而你不是。


赫兹vs常识,年轻人对垒年轻人

网红与否,或者流量高低,当然可以作为评判内容创作能力的一个标准,但与具体的是非没有关系。


第二个部分,秀关系。


展现自己和川大有所谓合作。

赫兹vs常识,年轻人对垒年轻人

第三个部分,威胁。


表示自己有6家公司,以后不再招聘川大的学生。

赫兹vs常识,年轻人对垒年轻人

这个声明让人如此震惊,也许可以用这样来总结:

1941年,面对美国日益剧增的军事压力,日本决定向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以显示自己的国力……


很多自媒体都在朋友圈感慨:

一个自媒体,都嚣张成这样子了?



向川大开战的赫兹遭到了暴风雨般的反击。


很快被各种川大新闻系的学生扒出各种黑料。包括:老营销号(先后5次改名),开了5家皮包公司,涉及经济纠纷等等。


赫兹vs常识,年轻人对垒年轻人


而赫兹本人被扒只是一个98年的孩子,留学与工作经验都非常平淡,与其喜欢自我包装的精英人设相去甚远。


ps:本文引用扒皮资料来自豆瓣以及@杨雪雯很生气 的爆料。


虽然也不能说是最权威的最终结果,但因为考据的十分有理,先姑且认为更接近真相。



客观来说,赫兹实验室谈不上很大的恶,可能更多只是蠢而已。


而所谓不招聘x大学生这个典故,也不缘起于此。


现在全国蹿升速度最快的大学,莫过于点亮了“印钞”这一技能属性的深圳大学。


但在早年,深圳大学一度不被认为是什么优秀大学,于是有一个著名的都市传说,深圳某知名银行曾表示不招聘深大学生。时任深大校长的章必功听说了,号召所有深大学生的家长把存款从该银行取出来……


最终银行道歉并在招聘中给深大留了名额。


关于这个传说是否是真,很巧合,我很多年前参与过一篇深圳的时政报道,非常巧合的面访到了已经退休的章必功。


我问他这个事是不是真的?章必功不置可否,但表示一些细节有夸张之处。


与深大相比,川大是老牌的985名牌,对于无数做题家而已,能考上川大,享受人间一串里的各种美味,也是福报了。


20年前的银行与大学之战,变成了今天的自媒体与大学之战。


到底是自媒体扭曲了,还是大学沦丧了?


也许只是妄人增加了。



赫兹实验室的自信,也许并非没来由的。


在互联网内容界,无论是文字还是短视频,都是有一些财富密码的。


只要掌握了某些套路,哪怕被短时封掉一两个号,东山再起并不太难。


比如洗稿,比如猎奇夸大乱改事实,比如采取某些非常极端的立场等等。


我相信,就算这次赫兹被骂的厉害,改个名,换个皮,过一段时间照样重出江湖,10万+,挣钱不在话下。


而其所在的公司,确实可以收到各种学历不错的简历。


(连我这种小号也收到过很不错的简历,我只是觉得自己做的事不配用这么好的学生而已)。

与其相比,川大新闻系乃至泛文科的学生,想找到一份能够实现新闻理想的工作,同时承载灵魂与肉体的工作,也并不容易。


很多人也许最终会走向各种MCN公司,在流量沉浮中狂颠人生,不断审视自己过去的选择。


所以,1998年出生的赫兹,确实能有自己年纪轻轻已经能够挣大钱、开公司、做网红的自信。


我写上面这些,并不是想采取一种厚古薄今的立场,去否认现在的内容生态,觉得有互联网以前,有微信公众号以前的时代更好。


但我们确实在面对这样一个时代,旧有的道德与价值观在受到冲击,新浪潮之中,泥沙俱下,这是所有年轻人和我这样已经不再年轻的人,都需要共同面对的。



年轻的皮囊下,潮酷也好、亚文化也好、特别的性取向也好,年轻人可能依然有着古老而油腻的灵魂。


一个年轻人,可以是常山赵子龙,也可以是东京高衙内。


有人在这件事里,吃惊于“1998年的人怎么都成这样了?!”


但事实就是如此,以前互联网流行“不是老人变坏,只是坏人变老”。而现在的越来越多的看到“不是人老了就油腻,而是油腻低龄化”。


其实年龄本不应该是是非判断的标准。如果赫兹实验室显得十分油腻,那么与之对垒的川大学生是更多的年轻人。


虽然大学下属的独立媒体vs一个自媒体谈不上多么英勇,但技术性击倒的过程还是堪称漂亮。


不过,问题是依旧的。


时代已经变了,新闻理想能安放的地方不多了,跟随财富密码而动内容创业,依然会比学术机构和事业单位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还是要回归到前文提出的那个问题,无论是中年人,还是年轻人,都依然要面对一个只要掌握流量,就可以自认为是优等生、第一名的时代。


怎么办?



最近我看了两部电视剧,分别是国产剧《沉默的真相》和日剧《半泽直树2》。


在《沉默的真相》里,江阳、侯贵平这两位勇敢的年轻人,尽管有点过于纯真让我觉得略失真,但展现出了强大的,对正义信念的坚守,以生命为代价,最终和一干老炮一起,实践了正义不会缺席,它仅仅是迟到。


而《半泽直树》2则是另一种叙事方式,已为大叔的堺雅人,反复在不同的场景以不同的语言告诉年轻后辈,要为了他们,去创造一个更少欺压、油腻、黑幕、套路的日本社会。如果日本社会这个“系统”已经腐朽,那么他半泽直树就会去反抗。


日本是一个高度老龄化的社会,这些情节的设定是代表一种觉悟的,用行动,而不是说教,展现给年轻人正确的价值观。


而如果留心的话,会发现,无论是《沉默的真相》,还是《半泽直树》,虽然都是弘扬老炮大叔的能力,但年轻一代的形象都非常正面。


赫兹vs常识,年轻人对垒年轻人


这代表了一种,那些已不年轻的人真诚的希望、是不带谄媚的。


还是那个看法,赫兹谈不上什么恶甚至坏,无非就是蠢+油腻。比这让人挠头的事更多。


赫兹vs常识,年轻人对垒年轻人


回到那个怎么办的问题。


即使我们要面对一个不完美甚至让人总是沮丧的世界,但如果那些“常识”,有关文明和体面的常识依然对我们非常重要的话,那么总可以做点什么,来捍卫这些常识。


如潘恩的《常识》里说:

及时地为人类准备一个避难所。


榜样和行动永远比说教重要。


赫兹vs常识,年轻人对垒年轻人

赫兹vs常识,年轻人对垒年轻人


希望总在未来,对体面的追求与坚守,是不分年龄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年轻人   常识   新闻系   日本   油腻   真相   流量   实验室   年轻   银行   媒体   更多   时代   体育   学生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