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修四库全书》史部中关于清朝廷平定太平天国的著作

第一部,是《钦定剿平粤匪方略》,共四百二十卷,另外还首卷和一卷表文,此书由 (清)奕欣等人撰定。

奕欣(一八三三~一八九八),道光皇帝的第六子,咸丰皇帝的异母弟。咸丰元年(一八五一)封为恭亲王。咸丰三年(一八五三),太平天国的北伐军进至直隶(今河北地区),他受命署领侍卫内大臣办理巡防兼军机大臣上行走。咸丰十年(一八六〇),英法联军攻陷北京,他以全权大臣身份留京主持议和,同英、法、俄分别签订了《北京条约》。次年,受命主持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同治帝嗣位,他任议政王,掌管军机处和总理衙门,总揽内政外交,推进洋务运动,是清朝廷中的洋务派首领。光绪十年(一八八四),中法战争后,他被慈禧太后解职。光绪二十年(一八九四),中日甲午海战时,他复出担任总理大臣、军机大臣,督办军务。战后,他主张割地赔款及签订《马关条约》。著有《乐道堂诗钞》等。总之,奕欣,是清晚期最重要的大臣之一,亲自参与了这个时期的诸大重大历史事件。

清朝廷平定太平天国后,为总结经验教训,故着手编纂相关史料,以资警鉴。同治八年,以军机大臣、恭亲王奕欣为总裁,宗人府府丞朱学勤等人任总纂,清皇帝亲自定名为《钦定剿平粤匪方略》,同治十一年,全书修成。

是书收录清政府在镇压太平天国过程中的谕旨、奏章,包括敌对双方交战情形及清军的作战部署、军队调拨、粮饷筹备、官员配置和奖惩抚恤等内容,规模之大,卷数之多,在清代所修方略纪略中堪称之最。

是书用编年体,按奏折奉旨时间及寄信或明发谕旨时间之先后,依次编排顺序。同日折报,以具奏人官阶为序排列。所奉谕旨,分别列于有关各折之后。其中奏折以奉旨日作为编排依据,以皇帝处理奏折的日期为主,并不具载内外臣工上报奏折具文时间,故于史料形成时间模糊不清。

书首有同治十一年(一八七二)御制(皇帝亲作)的序,总结了太平军所以能够起事的原因,认为在于两粤民俗犷悍,官吏玩忽职守,不能对民众事先进行化导,致使民众啸聚劫掠,而地方官员又不能威克于后,养痈既成,燎原遂炽。

又云:发兵讨捕之初,以承平日久,将士多不知兵,溃逸出柙,几乱大局。朝廷遂逮治偾事诸臣,更简良将,此后东南军事,得以从容措置,拔将才,筹馈饟,造战船,集团练,遂能渐占上风,终至平定。此说尚能据实而言,足为朝廷之教训。

是书根据清廷档案加以汇编,出于清朝廷的立场,故其中不少重要史实已经删弃,或另加修饰,如奏折中关涉清军投降或暗通太平军等事,往往避而不载,而不少关于太平军的资料亦弃而不录,故史料价值颇受影响,若用该书,应以参考奏折原档为宜。但此书能把平定太平天国的相关档案集中为一书,便于研究者专门研究清与太平天国的作战问题,故仍有重要的史实价值。

《续修四库全书》据同治十一年(一八七二)刻本影印,收入史部纪事本末类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太平天国   太平军   朝廷   咸丰   光绪   谕旨   奏折   军机   同治   方略   史料   大臣   总理   皇帝   著作   时间   于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