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通鉴》顺治元年清朝廷利用汉人统治中国

顺治元年

七月壬子,摄政睿亲王多尔衮遣南明降将韩拱薇等移书史可法,令劝其主削号归藩,书曰:

予向在沈阳,即知燕京物望,咸推司马。后入关破贼,得与都人士相接,识介弟於清班,曾托其手勒平安,拳致衷曲,未审以何时得达。比闻道路纷纷,多谓金陵有自立者。夫君父之仇不共戴天,春秋之义,有贼不讨,则故君不得书葬,新君不得书即位,所以防乱臣贼子,法至严也。闯贼李自成称兵犯阙,荼毒君亲,中国臣民,不闻加遗一矢。平西王吴三桂介在东陲,独效包胥之哭。朝廷感其忠义,念累世之夙好,弃近日之小嫌,爰整貔貅,驱除枭獍。入京之日,首崇愍帝及后谥号,卜葬山陵,悉如典礼。亲郡王将军以下,一仍故封,不加改削,勋戚文武诸臣,咸在朝列,恩礼有加。耕市不惊,秋毫无扰。方拟秋高气爽,遣将西征,传檄江南,连兵河朔,陈师鞠旅,戮力同心,报乃君国之仇,彰我朝廷之德。岂意南州诸君子,苟安旦夕,弗审事机,聊慕虚名,顿忘实害,予甚惑之。国家之抚定燕京,乃得之於闯贼,非取之於明朝也。贼毁明朝之庙主,辱及先人,我国家不惮征缮之劳,悉索敝赋,代为雪耻,孝子仁人,当如何感恩图报?兹乃乘逆寇稽诛,王师暂息,遂欲雄据江南,坐享渔人之利,揆诸情理,岂可谓平。将以为天堑不能飞渡,投鞭不足断流耶。夫闯贼但为明朝祟耳,未尝得罪於我国家也,徒以薄海同仇,特申大义,今若拥号称尊,便是天有二日,俨为敌国,予将简西行之锐,转斾东征,且拟释彼重诛,命为前导。夫以中华全力,受困潢池,而欲以江左一隅,兼支大国,胜负之数,无待著龟矣。予闻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则以姑息。诸君子果识时知命,笃念故主,厚爱贤王,宜劝令削号归藩,永绥福禄。朝廷当待以虞宾,统承礼物,带砺山河,位在诸王侯上,庶不负朝廷申义讨贼兴灭继绝之初心。至南州群彦,翩然来仪,则尔公尔侯,列爵分土,有平西王之典例在,惟执事实利图之。晚近士大夫好高树名义,而不顾国家之急,每有大事,辄同筑舍。昔宋人议论未定,兵已渡河,可为殷鉴。先生领袖名流,主持至计,必能深维终始,宁忍随俗浮沉,取舍从违,应早审定。兵行在即,可西可东,南国安危,在此一举。愿诸君子同以讨贼为心,毋贪一身瞬息之荣,而重故国无穷之祸,为乱臣贼子所笑,予实有厚望焉。记有之,惟善人能受尽言,敬布腹心,伫闻明教,江天在望,延跂为劳。书不宣意。

清廷裁六部蒙古侍郎。以王文奎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保定等处地方。以罗绣锦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

南明封吴三桂为蓟国公。南明监军万元吉奏“吴三桂牌至济宁,清兵将南征”,马士英谓求和使节已行,不报此事。

甲寅,摄政睿亲王谕示官民人等:

近见廷臣所举,类多明季旧吏及革职废员,未有肥遁山林隐迹逃名之士。自今以后,须严责举荐之主,所举得人,必优加进贤之赏,所举舛谬,必严行连坐之罚。若畏避连坐,而缄默不举者,亦必治以蔽贤之罪。

又谕示都察院六科十三道曰:

尔等既职司风纪,为朝廷耳目之官,一有见闻,即当入告,凡贪污枉法,暴戾殃民者,指实纠参,方为称职。近观尔等未尝明举一清廉持正之贤,未尝明劾一受贿贪赃之辈。自今以后,凡六部卿寺堂属大小官员,尔等宜从公举劾,直言无讳。如此则升赏有加,傥党同伐异,诬陷私仇,门户相持,拔引朋类,必置重法。

令原明朝妃嫔各带侍女一二人於空闲府第居住,户部量给养赡,并设守护。

乙卯,以杜应登为通州总兵官。

是月,建乾清宫。南明遣使募兵于云南。

李自成至西安。初,李自成西走到定州,清军追击,又西走真定,清军仍追击,李自成中流矢负重伤,乃西踰固关,直入山西。而清军此时东返,李自成乃得聚集部队,到达平阳,却受牛金星之谗而杀李岩。

八月丙辰,发生日食。是日清廷命大学士冯铨同汤若望携窥远镜等仪器,率局监官生齐赴观象台,测验日食初亏、食甚、复圆时刻分秒及方位等项,只有西洋新式历法的数据与之一一吻合,而大统、回回两种历法的数据俱有偏差。

归化城土默特部章京古禄格、鄂尔多斯部济农等来贡。

吴惟华向清廷献上征讨大顺军的五项方策:

一,请发重兵出关合力驱剿山西大顺军,则晋地指日可平。

二,因平西王吴三桂与大顺军有不共戴天之仇、而大学士洪承畴素为三秦将吏所服,请专命二臣统师西征,则三秦敌军可计时而灭。

三,宜令大军一支径趋蒲津,与大顺军相持,别遣一军从保德渡河,即由延安、澄城、郃阳等处直捣腹心,俟其势内溃,我兵飞渡蒲津,长驱大进,则长河失险,大顺军势必坐困。

四,调口北卜套各属蒙古兵,由边外渡河套,自延宁接界入口,从长安西路截击,会师关中,则三秦望风震动,兼可断敌西奔之路。

五,大顺军之长技,惟在依山傍险,埋伏诈诱,又惯乘夜劫寨偷营,乞敕各将领凡遇山林险隘,搜剿埋伏,向晚安营,则必分番直更,使其狡黠莫施,扫荡可必。

丁巳,清廷遣官祭祀先师孔子。顺治因将迁都燕京,命何洛会为盛京总管,阿哈、尼堪、邵詹统左右翼,镇守盛京,傅喀纳守雄耀城,梭木拜守锦州,喀蒙格守宁远,拜楮喀守凤凰城,胡世塔守兴京,爱汤河守义州,丹达礼守新城,伊勒慎守牛庄,贵善守岫巗城。

戊午,原明朝偏关副将王世明,偏头关副将马世荣奉表降清。

庚申,摄政睿亲王多尔衮谕示朝鲜国王,令其运送米粟至燕京,以助国用。罢内监各厂地亩租银,归之有司。

辛酉,大学士希福以伪传王言,并搆釁大臣,论为死罪,摄政睿亲王多尔衮念其效力年久,免死革职为民,归本牛录,止许往来兄弟亲戚之家,若在大臣家行走,从重治罪。

摄政睿亲王多尔衮致书招安大顺军总兵唐通、马登洪。

癸亥,睿亲王多尔衮谕示:

以后一应章奏,勿得拘牵文义,摭拾浮词,但将时宜事务明切敷陈。自今遇有切于时务者,随便入告,不必等待多款,以致迟延国家利益之事,惟以迅速为尚耳。至明季各项税课,除已经徵收不必给还外,凡有亏欠,俱与蠲免。又各府州县所属乡村,十家置一甲长,百家置一总甲。凡遇盗贼逃人奸宄窃发事故,邻右即报知甲长,甲长报知总甲,总甲报知府州县卫,府州县卫核实申解兵部。若一家隐匿,其邻右九家、甲长、总甲不行首告,俱治以重罪不贷。

此即所谓“总甲法”。

甲子,张献忠攻下成都,处决明蜀王朱至澍、太平王朱至渌,随即分兵连下崇庆州及仁寿、郫、彭、绵竹、汶川、汉州等县。

乙丑,原明朝山西总兵官王越奉表降清。

丙寅,葬皇太极于昭陵。原明朝宣大总兵张致雍奉表降清。

戊辰,清廷免直隶景州、河间、阜城、青县本年额赋。山东莱州知府黄纪启言:

大兵自晋临秦,大顺军必不支而走汉中,奔西蜀,窜踞一方,恐四省摇运,所关甚巨。请令该部将见在京师蜀中旧弁陈联芳、卢进忠、简化龙、李芝秀四人檄发陕西军前,俾相机先驰入蜀,徵废将连乡勇,号召土司,与在籍诸臣秦良玉等,戮力前进,不惟穷寇成擒,西蜀底定,滇黔楚粤之间,不烦一旅而定矣。

摄政睿亲王多尔衮即令陈联芳等人诣内院,面询方略。

己巳,清廷以祖可法为右都督充卫辉总兵官,夏成德为都督同知充沂州总兵官。

己巳,清廷定在京文武官员支给俸禄柴直,仍照原明朝旧例,正一品,文折支俸银二百一十五两五钱一分二厘,武九十五两一分二厘。从一品,文折支银一百八十三两八钱四分四厘,武八十一两六钱九分四厘。正二品,文折支银一百五十二两一钱七分六厘,武六十七两五钱七分六厘。从二品,文折支银一百二十两五钱八里,武五十三两四钱五分八厘。正三品,文折支银八十八两八钱四分,武,三十九两三钱四分。从三品,文折支银六十六两九钱一分六厘,武,二十九两五钱六分六厘。正四品,文,折支银六十二两四分四厘,武,二十七两三钱四厘。从四品,文,折支银五十四两七钱三分六厘,无武职。正五品,文,折支银四十二两五钱五分六厘,武,一十八两七钱六厘。从五品,文,折支银三十七两六钱八分四厘,武,十六两五钱三分四厘。正六品,文,折支银三十五两四钱六分,武,一十五两二钱一分。从六品,文,折支银二十九两八分四厘,武,一十二两四钱三分四厘。以下无武职。正七品,折支银二十七两四钱九分。从七品,折支银二十五两八钱九分六厘。正八品,折支银二十四两三钱二厘。从八品,折支银二十二两七钱八里。正九品,折支银二十一两一钱一分四厘。从九品,折支银一十九两五钱二分。至无品之武官,试百户折支银六两七钱六分,署试镇抚,折支银五两七钱一分四厘。其本色禄米,文自正一品至从九品,武自正一品至试职,俱一十二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平西   朝廷   大顺   燕京   通鉴   谕示   武职   都察院   乱臣贼子   明朝   腹心   蒙古   总兵   清廷   顺治   汉人   山西   亲王   元年   中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