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遗体处理:从火化到永久保存,吊唁结束后转移到“769”

1976年9月9日,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因病在北京中南海逝世,这天上午,举国上下得知了这个让人悲痛的消息。

毛主席去世之后,他的治丧事宜成为党中央事务安排的重中之重。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之后决定将他的遗体进行永久保存,受后世中国人民的瞻仰。

毛主席遗体处理:从火化到永久保存,吊唁结束后转移到“769”

毛主席以身作则,生前提倡火葬

早在1956年中共八大会议召开期间,中央工作人员就联合发起了《火葬倡议书》,提倡去世之后以火葬代替土葬,避免给人民百姓造成负担,毛主席和参加会议的一百多位领导人全部签署了这份倡议书。

毛主席在带头签名时表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殡葬风俗的习惯一定要改,我们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全部都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封建迷信的事情一定要废除,不论是身前还是死后,事事都要革命!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只有任弼时同志一人实行了土葬,其他中央领导人以及高级军事将领全部遵照《火葬倡议书》,火葬之后将骨灰盒放置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毛主席也一再强调自己离世之后也要实行火葬,和所有的革命战友一样,避免对人民造成负担。

毛主席遗体处理:从火化到永久保存,吊唁结束后转移到“769”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毛主席身边的老战友一个个先后离他而去,在罗荣桓元帅的告别仪式结束之后,毛主席郑重其事的与身边的工作人员谈到了自己身后之事。

毛主席表示:

我现在已经年入古稀,之后离世也算得上是寿终就寝了,这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到时候举办葬礼,在场的诸位都要开开心心的,咱共产党人不搞封建迷信那一套。到时候将我的遗体火化,洒在国家的山川江河上,这也是尘归尘土归土嘛!

毛主席逝世之后,遗体做永久保存

1976年9月9日凌晨,正在人民大会堂负责接待外宾事宜的华国锋同志突然接到了中南海打来的电话,得知了毛主席病危,他急忙赶到了中南海毛主席住所,目之所见皆是悲伤的面孔,人群中隐隐传出啜泣声,许多同志不停地抹着眼泪,接见的人员更是难过地说不出话来。

华国锋心下便知晓那最令人心痛的时刻到来了:毛主席老了!

毛主席遗体处理:从火化到永久保存,吊唁结束后转移到“769”

华国锋同志强忍心中的悲痛,立即在中南海召开了政治局会议,召集有关部门的领导人员紧急磋商了毛主席治丧事宜。

最后决定对毛主席生前“实行火葬”的遗愿不予实施,做出了“毛主席遗体永久保存”的决定。

但是,遗体保存是一件极其繁杂的工作,需要注意的地方很多,而且必须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为此华国锋同志第一时间就联系了卫生部门的有关人士。

9月9日凌晨4点左右,卫生部长刘湘屏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的形态学博士徐静接到电话之后紧急来到中南海北门,在警卫人员的带领下来到政治局召开会议的地方。

毛主席遗体处理:从火化到永久保存,吊唁结束后转移到“769”

此时,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已经等候多时,见到两人之后,汪东兴立马站起身来,沙哑着声音说道:“你就是徐静同志吧?”

确定身份之后,汪东兴强忍自己心中的悲痛,再次对两人说道:

“我在这里向你们宣布一个不幸的消息,今天00:10,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已经不幸逝世。党中央经过会议决定,让全国各族人民瞻仰毛主席的遗容,现在需要对毛主席的遗体进行保护,时间在半个月左右,具体的事宜将交由你们这些专业人士负责。”

汪东兴的话对于徐静来说是一个晴天霹雳,她刚刚从唐山地震灾区归来,没想到刚刚回京就收到了这样一个不幸的消息。

由于事情紧急,汪东兴并没有过多解释,他向一旁正在愣神的徐静询问:“你有什么具体的要求吗?有要求可以提,同志们必定全力配合。”

毛主席遗体处理:从火化到永久保存,吊唁结束后转移到“769”

徐静这才回过神来,她努力地让自己平静下来,经过一番思索之后,她向汪东兴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首先,毛主席的遗体保存至关重要,必须经过中国医科院和其他专家共同研究,才能制定具体的遗体保存方案;

其次,离开之前必须亲眼看看毛主席的遗体,这样才方便制定具体的对策;

最后,遗体保存所需要的特殊的器械和药品,这些东西都要在有效时间内备好。

徐静和汪东兴交换意见之后,立即从中南海离开,驱车赶往医科院。她向医科院党委书记杨纯进行汇报之后,和张炳常、陈克铨组成了三人小组,负责毛主席遗体保存的具体事宜。

三人见面之后经过短暂的意见交换,初步确定了毛主席一天之内处理防腐的方案,并且在第一时间携带药品和器械赶往中南海,在解放军305医院院长李志绥同志的带领下来到毛主席卧室旁的一间会议室里。

这里坐满了中央各级领导人,他们正在举行相关会议。

徐静一行人来到这里之后,所有人停止了讨论,静静等待徐静等人的遗体保存方案。

徐静表示,自己在苏联留学期间曾经耳闻过列宁同志的遗体保存事宜,在此基础上和其他同志进行商讨,最终确定了毛主席遗体保存的初步方案。

毛主席遗体处理:从火化到永久保存,吊唁结束后转移到“769”

华国锋同志批准三人的方案之后,遗体保存方案就开始紧急实施。

遗体防腐之前,首先要对毛主席的遗容进行处理,华国锋同志喊来了毛主席生前的“御用”理发师周福明来完成这项艰难的工作。

在警卫人员的告知下,周福明已经得知了毛主席离世的消息,他怀着悲痛的心情,带着自己理发的工具来到了毛主席的卧室内,这里的光线很暗,厚重的窗帘很好的遮挡住了阳光,整个房间都保持在低温水平,毛主席安详地躺在屋子里,身上盖着白色的毯子。

毛主席已经有三个月的时间没有理发了,周福明看着毛主席如今的样子,情不自禁的红了眼眶。

为毛主席的遗体理发是一项比较艰巨的工作,毛主席的遗体平躺在房间里,没办法进行移动,他只能先帮毛主席刮胡子。

将胡须处理完毕之后,他就躺在毛主席遗体旁边,让两个人尽量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一点一点地修剪毛主席的头发,平日里仅需要二十分钟的理发,如今却用了超过一小时。

等周福明完成工作的时候,他全身都已经被汗水浸透,这时候的他才终于忍不住落下了眼泪。

为毛主席理发结束之后,周福明为毛主席换上了一身崭新的内衣,考虑到毛主席一生提倡节俭,工作人员为毛主席准备的外套还是他之前穿过的,已经洗得褪色的中山装。

周福明对这件衣服极为熟悉,因为在他为毛主席理发的十六年时间里,毛主席极少添置新衣裳。

在周福明离开之后,徐静三人小组来到毛主席的卧室内,他们分工协作,依照之前初步确定的遗体保存方案,为毛主席的遗体注射了防腐药剂,然后经过24小时的贴身观察,他们详细记录了毛主席遗体每一个部分的细微变化。

直到毛主席的遗体完好如初,身上的肿胀完全消退之后,徐静等人才大出了一口气,初步完成了遗体保存的工作。

毛主席遗体处理:从火化到永久保存,吊唁结束后转移到“769”

毛主席遗体为期一周吊唁,工作人员全程观察保存参数

1976年9月11日,中央政治局将毛主席的遗体从中南海转移,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举行了为期一周的遗体吊唁活动。

根据徐静三人提出的遗体保护要求,放置仪器的大厅中,所有能够使用的风冷设备必须全部启动。

这还只是初步的工作,为了避免前来悼念的人群对毛主席遗体产生影响,还必须像列宁同志一样制作一个水晶棺来保存遗体,让遗体和外部环境隔离开来。

但是水晶棺的制作过程十分困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

遗体保存再次遇到了难题,在场的工作人员满面愁容。

毛主席遗体处理:从火化到永久保存,吊唁结束后转移到“769”

为了方便全国各族人民对毛主席遗体的瞻仰,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人员苦思冥想,最终人们在档案中发现,早在半个世纪以前,孙中山先生逝世时,苏联政府曾经赠送过一副量身打造的水晶棺。

但当时孙中山先生已经安葬,所以这个水晶棺并没有派上用场,最终被当作纪念品盛放在香山公园。

工作人员立即前往香山公园进行搜寻,最终成功找到了已经落满灰尘的水晶棺,但是当人们将之取回之后才发现,这只是一个水晶棺的框架,不但容易破碎,而且很多遗体保存的工艺并没有用上。

最重要的是,这个水晶棺仅仅只有1米75长,而毛主席身材高大,这个水晶棺根本无法放置毛主席的遗体。

工作人员刚刚升起的希望顿时破灭,他们只能加紧让北京红都服装厂的师傅们尽快赶制一身崭新的中山装,然后让玻璃厂的师傅尽快制作一副有机玻璃棺。

毛主席遗体处理:从火化到永久保存,吊唁结束后转移到“769”

9月11日上午,遗体吊唁活动在人民大会堂如期召开,由于有机玻璃棺尚未制造完毕,吊唁活动的第一天,毛主席遗体是敞开放置的。

尽管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北大厅的温度一直保持在15℃以下,但是络绎不绝的人民群众,以及演奏哀乐的军中乐队,再加上强烈的灯光,这些热量使大厅内的温度居高不下,这对毛主席遗体的保存相当不利。

徐静等人经过紧急的会议商讨,决定在第二天将毛主席放置在有机玻璃棺罩之内,然后撤出军队的现场演奏,改为设备播放哀乐,控制现场灯光总量,有效的保持北大厅室内温度。同时,他们建议在有机玻璃管内装置一个冷却系统,起到隔热隔氧的效果。

毛主席遗体处理:从火化到永久保存,吊唁结束后转移到“769”

接下来几天的吊唁活动,毛主席的遗体保存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即使有近三十万人参加了这次遗体吊唁活动,毛主席的遗体也并没有受到太多影响。毛主席就这样安详地躺在玻璃棺内,受到各族人民的瞻仰。

9月18日,中央政治局和治丧委员会工作人员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前主持了毛主席的追悼大会。

这天下午3点,来自全国各地的上百万人民群众齐聚天安门广场,参加了这场追悼仪式,华国锋同志为毛主席致悼词。

百万群众情不自禁的红了眼眶,现场群众的呼声此起彼伏,甚至有超过两万人因为失声痛哭而导致脱水昏厥。

在中华大地以外,联合国率先向中国政府发来唁电,降半旗以表示对于毛主席的哀悼,全球有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自发地组织了对于毛主席的哀悼活动,尤其是各个地区的无产阶级人民,更是为此举办了大规模的游行活动。

毛主席遗体转移“769”保护室,水晶棺制造提上日程

悼念活动结束之后,毛主席的遗体由华国锋、汪东兴等人护送,从人民大会堂转移到一个秘密的地下室,地下室取“1976年9月9日”这个特殊的日子,命名为“769”保护室。

毛主席生前的警卫部队,8341部队的同志一直陪伴着毛主席,等待水晶棺的建造完毕。

毛主席遗体处理:从火化到永久保存,吊唁结束后转移到“769”

水晶棺的铸造工作由北京605厂负责,他们联合北京玻璃总厂等一些先进单位共同开始着手水晶棺的制造工艺,熔炼了大量的水晶制品。

根据当年的工作人员回忆,水晶棺的棺体在没有粘连好之前,必须保持自己的稳定状态,这为当时的设计人员制造了极大的困难。

因为水晶棺的特殊情况,必须保证角度误差在设计的有效限度之内才能保障棺体可以严密的衔接,这对工作人员及设计人员的精细度要求十分严格,为此605厂的有关专家经过了多次会议的讨论才开始了具体的铸造。

毛主席遗体处理:从火化到永久保存,吊唁结束后转移到“769”

最终,工作人员选取了优质的天然东海水晶作为毛主席水晶棺的材料,他们将东海水晶熔炼成玻璃板材,为了在短时间内消除水晶棺的内应力,605厂的工作人员展开了紧张的讨论。

最终,605厂一名叫做徐兆彩的制作工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研发了一种“打砣、模压、拼接”的新工艺,这样就可以用二十公分长的正方形水晶板焊接成水晶棺需要的两米长,一米宽的水晶板材,焊接工作则交由玻璃厂最熟练的焊接工人石维成负责。

水晶材料并不容易焊接,它的熔点高达2000摄氏度,如果要将焊接工作完成的天衣无缝,必须要把控好水晶融化的时间。

工作人员全副武装,穿上了厚厚的金属防护服,把整个人浸泡在沸水中,手持氢氧焰喷射灯随时准备进行焊接工作。

最终,在全体人员的配合下,终于完成了棺体的水晶板材制作。

605厂制作的水晶板材创造了世界纪录,其中的石英粉纯度只差0.0001%就达到了100%,这在21世纪的今天仍旧难以完成。

毛主席遗体处理:从火化到永久保存,吊唁结束后转移到“769”

水晶棺的作用是为了长期保存毛主席的遗体,因此水晶棺在制作过程中还必须进行医学方面的处理。

根据徐静三人小组的建议,毛主席遗体不能涂抹任何化妆材料,其中的化学物质容易对遗体造成损伤,而且室内照明灯光中的红外线和紫外线也必须进行细致的处理,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对遗体造成损伤。

为了更好的对水晶棺进行医学处理,工作人员以及设计专家专门研究了1972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尸的防腐技术,他们从中了解到低温、避光和避氧都是保存遗体的必要条件.

最终工作人员利用现代化仪器达成了这一条件,并将技术用于毛主席遗体的保存中。

水晶棺的设计人员最终利用摄影投光的原理对水晶棺内的毛主席遗体进行特殊的配色,通过光线的固定投放改变人体的面部色彩, 让人们从水晶棺外部看到的永远都是面色红润、安详沉睡的毛主席。

工作人员在水晶棺两侧固定了微型的照明系统,让它投射出不同颜色的光线,最终利用光的反射原理从现在毛主席遗体的面部位置。这样的照明系统隐蔽性极好,即使存放水晶棺的大厅内灯光熄灭,也不会显得过于突兀。

在一切制造工作顺利完成之后,工作人员找到了一个时间超过十年的人体标本进行了试验,最终这个面色发黑的标本在工作人员的模拟配合下,竟然变的脸色红润,就像刚刚去世一样,这样神奇的景象,让在场的诸多工作人员十分震惊。

毛主席纪念堂在京选址建造,举国同心献计献策

毛主席遗体处理:从火化到永久保存,吊唁结束后转移到“769”

水晶棺制造工作有条不紊进行的同时,毛主席纪念馆的修建工作也提上了日程。

党中央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了几十名建筑行业和美术行业的优秀工作者,共同为毛主席纪念堂的选址及建筑工作出谋划策。

毛主席纪念堂的建造工作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民自觉自愿地加入到了材料采集的队伍当中。

其中有东北人民采伐的来自大兴安岭的优质木材,也有西北地区人们从珠穆朗玛峰开采的岩石标本,革命老区延安人民送来了家乡的青松,川渝地区的人民也经过精挑细选送来了上好的花岗石……

纪念堂正式开始施工之后,还有很多建筑工人,不远万里来到北京天安门广场,自愿地加入到修筑工作当中去。

毛主席纪念堂是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修筑的,是由亿万中华儿女的赤子之心铸就而成的。

毛主席遗体处理:从火化到永久保存,吊唁结束后转移到“769”

1977年9月9日,正值毛主席逝世一周年纪念日,工作人员将毛主席的遗体安卧在水晶棺中,放置在毛主席纪念堂里,让全国人民来此瞻仰。

到2021年,毛主席离开人世已经四十五年的时间,但是水晶棺中的遗体依然一脸安详,面色红润。几十年来水晶棺中的各种仪器仪表运行稳定,遗体参数一切显示正常。

如今我们仍有机会瞻仰毛主席的遗容,我们永远铭记毛主席为新中国的奉献,也要感激为妥善保存毛主席遗体而日夜努力奋斗的科研人员及工作人员,毛主席的身上永远寄托着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与民族认同。斯人已矣,但毛主席思想万古长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遗体   天安门广场   中央政治局   中南海   人民大会堂   党中央   医科院   纪念堂   北京   事宜   工作人员   同志   水晶   方案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