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毛主席为何急召李德生回京,让他担任北京军区司令员?

1969年7月下旬的一天,第12军军长李德生,受中央指示,担任安徽省的负责人。一天,他正在会议室开会,因为会议内容比较重要,所以在开会前他特别叮嘱自己的秘书:“在会议结束之前,任何事情都不要打扰我。”

结果却在会议中途,秘书还是敲响了门。正当他皱着眉准备批评他的时候,秘书却上前对他,有重大紧急的事情需要他来处理,于是李德生只好将会议暂停。

在听到秘书说,毛主席急召他回北京的事情之后,李德生得知事情紧急,就立即踏上了去北京的行程。到北京之后,毛主席开门见山地说:“德生,你来做北京军区的司令员吧,别人做,我不放心。”李德生听到毛主席这么说,心中不免有些疑惑。

很快,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便让李德生明白了主席的良苦用心,同时也再次惊叹:“毛主席真是未雨绸缪。”

1970年,毛主席为何急召李德生回京,让他担任北京军区司令员?


从小红军到年轻的指挥员

李德生1916年5月20日出生于河南省新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参加劳动,主要是给富户放牛。所以,李德生后来参加革命时,就经常说自己是放牛娃出身

上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共产党在鄂豫皖创建了革命根据地,河南省新县属于革命根据地范围。因此,李德生的家乡也迎来了红军们的身影,家乡的农民们也陆续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闹起了革命。

从那时起,李德生就看到了红军与人民心连心的亲密关系,并且受到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的影响、接受了党的主张,逐渐开始积极参加起当地的儿童团、青年团等一系列的革命活动。

1930年初,鄂豫皖红军在新县扩大武装力量,已经接受革命思想并在地方参加过革命活动的李德生,在这年的2月义无反顾地报名参加了红军,被编入红军第十一师。此时,他才刚刚14岁,是个典型的小红军。

小红军李德生在各方面都很是积极进步,经过短时间的军事训练之后,李德生就开始跟随部队参加实际战斗。在战场上他不仅作战勇敢,而且人也很机警,表现得机动灵活,时常会运用自己的智慧,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艰巨的作战任务。

他的这一番良好表现,很快就被部队首长发现了。首长得知李德生出身贫苦,阶级立场坚定,人又很机警,于是便把他调到营部当通信员。因为头脑灵活,走路快,记忆力强,所以即使是在夜里李德生也从不迷路,所以每次都能很好地完成任务。

一年后,他又被调到团里当通信员,同样表现得十分突出,很快就成为了团首长们十分信任的人,部队里也十分重视对他的培养。再这样的条件下,1932年2月,参加红军整整两年的李德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团首长身边工作,李德生很快就得到了提拔,入党一年半后就担任了团交通队的班长,不久后就迎来了一个个的战役。李德生是个爱打仗的人,一听说前方有战事就坐不住了,总是找机会参加战斗。在战场上,李德生依然表现得十分勇敢、机警,所以没过多久,他就又被调到红十师三十四团供给处当指导员。

1970年,毛主席为何急召李德生回京,让他担任北京军区司令员?


但在供给处,打仗的机会却越来越少了,这让李德生有些着急,最后便主动提出不再当干部了,要到基层去当班长,直接参加战斗。首长同意了他的请求,把派他到第十师交通队当班长。由于这个班相对独立,李德生在这里也如鱼得水,经常是带着全班完成任务的同时,还参加了第一线的许多重要战斗,歼灭了大量的敌人,让全班受到了上级不少的嘉奖。

1935年6月,19岁李德生正继续一心一意地跟着红军干革命的时候,只是因为自己说了几句话,提出一些要求,便被开除了党籍。当时的他有些想不通,随后经过师长陈锡联的谈话和耐心劝导之后,李德生心情舒畅了许多,决定从头开始,从战士们做起。

李德生喜欢打仗,当战士后,他去到前线打仗的次数逐渐多了起来。由于他在战场上一直表现突出,所以一年之后,李德生就恢复了党籍,重新担任起了班长。面对挫折和困境,李德生没有消沉,而是重新奋起,这一点对他一生的成长来说,是一个良好的基础。

从抗战时期到后来的解放战争当中,李德生作为一名年轻的指挥员,灵活机动地和敌军进行了一次次的作战,他带领战士们不但大量歼灭了敌人,还缴获了不少武器弹药,他的作战成绩也成为了当时基层排一级当中十分突出的一个

于是,从排长,到营长,再到团长,李德生也多次得到提拔。1946年,他又担任了晋冀鲁豫野战军的旅长,此时的他才刚刚30岁。渡江战役时,李德生已经是一名师长了,他率领的师担任起了许多重要作战任务,逐渐已经成为了刘、邓手下一名得力战将

建国后,李德生则一直率领部队进行休整,但没想到,没多久就迎来了朝鲜战争,于是他便主动请缨要求率部入朝作战。在第五次战役中,他率领军队打了许多胜仗,成为志愿军部队中的一支主力师,甚至打出了志愿军的威风,使敌军闻风丧胆

李德生向来都是以打硬仗闻名,所以在他的指挥下,上甘岭战役坚持着打了下来,打退了敌人数十次的进攻。在北京的毛泽东得知上甘岭的作战情况之后,亲自起草电报,对李德生所在的部队进行了一番嘉奖。

1970年,毛主席为何急召李德生回京,让他担任北京军区司令员?

他在战场上有勇有谋的一番大作为,受到了组织上的广泛称赞。随即在1955年,被授予了少将军衔,同时在这这一年被提拔为了军长。而此时的他才39岁。

单独受到伟人的接见

随后,李德生便一直在十二军担任军长。1966年,安徽省的事态因为特殊时期而变得越来越严重了,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毛泽东和周恩来研究后,决定派工作能力强的李德生,带领十二军去稳定安徽。

次年7月底的一天,率十二军军部驻扎在江苏淮阴的李德生,得到马上到北京接受重要任务的通知后,立即飞赴北京。周恩来向他介绍了安徽情况,指示他立即率部进入安徽省,深入调查研究,做好群众工作。最后,周恩来握着李德生的手说:“十二军的任务紧迫、繁重。”

去到安徽后,李德生及时制止了很多混乱的情况和场面。尽管工作都很危险,但他却毫不畏惧,每次都只带几个人前去亲自做工作。最后仅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将安徽稳定了下来,也因此再次得到了中央给予的肯定。

李德生和绝大多数开国少将一样,一开始和毛泽东没有什么直接接触。二人第一次面对面的谈话,还是在1968年10月的一次会议上。当时周恩来正在宣布一个名单,念到李德生的名字时,毛泽东打断了,问道:“哪个叫李德生?”

周恩来介绍:“李德生同志是安徽的十二军军长。”然后又向李德生招手:“德生同志,请你站起来。” 李德生随即站了起来,向毛泽东敬礼。毛泽东仔细打量着他,笑着说:“不认识你呀,你这个同志。你是哪个地方人啊?” 李德生回答:“我是河南省新县人。”

毛泽东又问:“李德生同志今年多少岁?”“52岁。”“我看安徽的事情办得不错。芜湖整得不错嘛!那个芜湖问题可复杂了。你们是怎么搞的呀?”李德生没想到主席会在这样的场合向自己提问,他想了一下回答说:“就是大造舆论!”

1970年,毛主席为何急召李德生回京,让他担任北京军区司令员?


这六个字他回答得特别响亮,因为回答太简单了,所有人都笑了。但没有想到的是,毛泽东却对这个回答很满意,他接过话题说:“是啊,就是要造舆论,我们共产党人闹革命,几十年来,就是靠造舆论。不然的话,怎么能拉起那么多的队伍?”

1969年4月,李德生作为安徽代表,到北京参加中共九大,在会上他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受到了中央领导们的高度赞许和评价,于是便被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在宣布选举结果,念到李德生的名字时,毛泽东又说道:“我再看看李德生同志。”周恩来示意李德生站起来,还让他脱下帽子给毛泽东看。毛泽东又问:“你多大年纪了?”李德生回答:“53岁。”毛泽东听到后,陷入了沉思当中。

1969年7月下旬的一天,李德生被召回北京商讨事宜。28日,李德生赶到北京,周恩来在中南海怀仁堂接见了他,对他说道:“德生同志,毛主席、党中央决定你到中央来工作。从现在起,你将参加中央政治局的活动,除了党的工作以外,还有军队和政府的工作。现在想征求一下你的意见。你主要是在军委工作呢,还是主要在国务院工作?”

听到这一指示,李德生有些吃惊,而且深感任务重,于是便回答:“总理,我在部队时间长了,愿意干地方的事。”大概周恩来没有想到他会这样回答,稍停一下继续说:“中央已经决定了。”随后又向他介绍了国务院的一些工作,鼓励他大胆地去工作。

李德生没有直接答应,而是提出想要回去准备几天,周恩来答应了。这年年底,李德生安排好了安徽的工作回到北京。不久,就接到了毛主席要接见他的通知,于是便跟随周恩来到了中南海。

当时的毛泽东正穿着睡衣看书,周恩来向他报告:“主席,德生同志来了。”之后,他便放下了手里的书,和李德生握手,笑着说道:“李德生,我也叫李德生(得胜)啊。”几个人听后都笑了。

1970年,毛主席为何急召李德生回京,让他担任北京军区司令员?

毛泽东接着说:“你是十二军的,是南京军区的。可是我了解你,不是通过南京军区,而是通过其他同志了解的。他们都说你不错。”紧接着,毛泽东开始了很有他的特色的一番谈话。慢慢地,话题转到了现实。

毛泽东还问了李德生的读书情况,李德生回答:“主席,我文化程度不高,除了学文化,就是读一些军事理论方面的书。”毛泽东说:“你打了好多仗,但是光读军事书籍不行,还应该读点历史、文艺、科技方面的书。你看过《红楼梦》吧?”

看过,只是断断续续的,没有从头到尾完整地看一遍。”李德生回答。毛泽东又叮嘱他:“要读《红楼梦》,要把它当历史读。我是读了五遍才能开讲的。”

之后,周恩来谈到了对李德生的工作安排,听完后,李德生说:“总理,我感到职务太多,担子太重,担心干不下来,安徽省和南京军区的工作是不是可以免掉?”毛泽东把手一挥说:“不要免,德生同志,你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北京,三分之一的时间读书学习,三分之一的时间到下边搞调查研究。”

周恩来鼓励说:“德生同志,就按主席的指示,大胆地工作。”就这样,受毛主席的委托,李德生担任了北京军区的司令员。

李德生在12军这支老部队里工作了30多年,得知他要去北京,战友们都恋恋不舍。常委同志们希望在李德生走之前,大家一起吃个饭、谈谈心,但他都婉言谢绝了,说:“我还会回来的嘛”。

第二天,李德生在家吃过早饭之后,来到部队与老战友们一一告别,并谢绝了大家到机场送行的好意。

1970年,毛主席为何急召李德生回京,让他担任北京军区司令员?


在北京工作的日子

这次和毛主席的单独会见持续了近一个小时,李德生听了主席向他谈学习,谈工作,觉得脑子豁然开朗,激动不已。随后在回宾馆的路上时,他一直在反复回忆毛泽东的谈话。

他慢慢领悟到,主席是要求他刻苦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历史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而不辞去安徽和南京的职务,也是为了不让他脱离实际。这也是毛泽东对他的谆谆教导的良苦用心。

于是在任职期间,李德生也一直按照毛泽东的要求,注意学习,多多思考,做好工作,集中精力把北京军区的部队管起来。

在繁重的工作中,李德生依然保持着艰苦奋斗的工作和生活作风。每天从中午起,李德生常常要参加各种会议,直到半夜,才是属于他自己的处理文件电报和分管单位相关工作的时间。

半夜时他回到机关,从来不乘电梯,而是从楼梯爬到7楼办公室。每到一层,他都要看望各个部的值班室,询问值班员的工作生活情况。7楼有几间大小不一的办公室,长期没有使用。

东北边有一间是秘书工作的办公室,为了便于处理文件电报,有关部门给安置了一张大办公桌。李德生每次回来,就坐在桌子一边,处理批件和阅件。

由于他经常工作到后半夜,总政管理处还为他安排了一位王师傅给他做夜餐。当时夜餐标准是5角钱,还包括煤气灶的煤气费。由于李德生一再要求王师傅严格按标准做,王师傅只好从大食堂买一个馒头,切片烤烤当主食,再做一点稀粥,买一瓶罐头酱菜每顿用一点。如果有结余,再买一条小鱼煎一下,这就是李德生的夜餐。

1970年,毛主席为何急召李德生回京,让他担任北京军区司令员?

因为工作成绩突出,在这一时期里,毛泽东和周恩来对李德生都十分满意的,也对他更加信任了。甚至有些文件来信,毛泽东会直接批给他处理。

1971年9月12日,是李德生十分难忘的一个日子,在那天,李德生临危受命,代替周恩来去空军指挥室里坐镇。当天的空军指挥室里,李德生为了保证工作顺利进行,还叫来了政委一起工作。当时的李德生心中再次明白了毛主席的用意,只有他来坐镇,北京军区才不至于在紧急事件面前变得方寸大乱。

纵然当时的李德生心中思绪万千,但他依旧面色沉稳地调度着各项工作。因为此前他听从了主席的建议,阅读了许多关于历史、地理的书籍,所以此时坐在指挥室里,看着屏幕上的北京地图,脑海中浮现了书中的许多知识。再加上空军副司令、参谋长等人在一旁协助,李德生全程都有条不紊地处理着事务。

最终在9月14日,这件事终于有了结果,李德生也在心中默默松了一口气。但他没有立即离开北京空军司令部,而是尽职尽责地继续处理着善后事宜。

整整五天的惊心动魄,使他十分钦佩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明察秋毫,同时他也非常感激,毛主席竟然能够如此信任自己

1970年,毛主席为何急召李德生回京,让他担任北京军区司令员?

意外任高职

1973 年春,在筹备召开中共十大时,中央开会讨论提名中央主席、副主席人选。会上,大家一致选择毛泽东当主席,但对于副主席的人选,却都有分歧。在听了大家汇报情况后,毛泽东觉得候选人里面有老年有青年,唯独没有中年,于是便决定选择一位中年的人来担任,并确定了在军队里面挑选。

随后,周恩来提议:“建议德生同志作为一位候选人。”毛泽东听后,也立即表示了同意。李德生听到自己竟然作为中央副主席候选人,非常意外,没有一点儿思想准备,赶紧站起来说:“我不合适,我的水平、能力都不合适。”

随后,坐在他旁边的李先念急忙拉李德生的衣袖说:“主席都表态了,你不要再说了。”就这样,李德生当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同时他北京军区司令员、安徽以及南京军区的任职都尚未免去。不过他的工作重心和主要职务,还是北京军区司令员。

1973年12月12日,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李德生从北京军区司令员调任沈阳军区司令员。会议期间,毛泽东几次谈到李德生的工作调动问题,对于李德生刚来北京军区不久就被调走的情况,向他进行了一番安慰。

李德生离开了北京,也让他成为了第一个在外地任职的中央副主席。李德生来到沈阳军区任职后,工作进展一直十分困难,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仍坚持工作。

李德生带领领导班子作调查研究,制定方针,为东北地区的军事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他也始终注重教育和能力两手抓。在他的带领下,军队的作战能力和作风问题都得到了良好的提高和改善,为我国国防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1970年,毛主席为何急召李德生回京,让他担任北京军区司令员?

即使身兼数职,李德生也始终不忘记“军民鱼水情”。在沈阳期间,他还多次协助地方抢险救灾工作,十分注重部队和百姓们之间的关系和团结情谊。

1974年8月至9月,在一次会议上,李德生遭到了批评。为了顾全大局,李德生在会上不得已作了检查。随后,在1975年1月召开的中共十届二中全会上,李德生辞去了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职务。

直到1977年,邓小平终于恢复了李德生在中央的领导职务。在党的十二大上,李德生再次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此后,李德生也被中央安排担任了一系列的重要职务。他在这些工作岗位上,仍然竭尽全力为党和人民工作。

虽然小时候因为家境贫苦,没有上过几天学,但李德生却在革命事业中一直不忘记学习。并且不管面对任何的艰难困苦的处境,他都丝毫没有妥协,经得起大风大浪的考验。

1988年,李德生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0年,年事已高的李德生退居二线,但他对党和军队的建设事业却依然十分关心。2011年5月8日,李德生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1970年,毛主席为何急召李德生回京,让他担任北京军区司令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北京军区   司令员   新县   南京军区   周恩来   作战   安徽   首长   红军   北京   部队   主席   同志   中央   工作   李德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