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一任秘书,当过省委书记,5个子女名字都出自毛主席语录

解放战争时期,华北20兵团组建,司令员是毛主席的爱将杨成武。毛主席当时问他有什么要求时,杨成武回答说想要一个人来给他当政委这个人就是李井泉

李井泉也是正兵团级的高级将领,1930年曾因为一次送密信的任务,被时任红四军前委书记的毛泽东留在身边做秘书。毛主席当时对李井泉说:“你很年轻,精明强干,又有文化,很适宜做政治工作,希望你今后努力学习,深入基层与士兵们共甘苦。把自己的知识和才能贡献给工农大众。

不久后,李井泉又升任至总政委办公室秘书长。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那段时间,他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对李井泉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也逐渐被毛主席的军事才干所折服。

因为对毛主席的崇高敬意,李井泉还将自己前五个孩子的名字,都从毛主席语录中选取。一年之后,李井泉离开了毛主席,但他依然在之后的道路中,继续对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自己的重要贡献,最终成为了我国一位重要的开国元勋。

毛主席的一任秘书,当过省委书记,5个子女名字都出自毛主席语录


被主席“发现”

1909年11月1日,李井泉出生在江西省临川的一个农民家庭。因为家中的院子里有口供村民用水的水井,因此父亲便为他取名为“井泉”,希望他长大以后能像井水一样,为社会作出贡献。

因为从小好学上进,父母又十分支持他的学业,所以在青少年时代,李井泉就接受了进步思潮的影响,读上了县城省立第三师范。

一次在学校读书的时候,他得知朱德率领南昌起义的部队途经抚州。在听了起义领导人朱德的讲话,李井泉热血沸腾,背着同乡捡到的一支步枪,毅然决定投笔从戎,随军南征。从此,他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当时的李井泉,年仅18岁

因为李井泉求学时博览群书,国文水平出众。因此,一入伍他就担任了部队的宣传员。

25师是当时被称为“铁军”的叶挺独立团扩编而成的部队,在这个大熔炉里,李井泉迅速成长为一个合格的战士。在73团指导员陈毅的指导下,他很快就学会了政治宣传工作。

1927年9月间,李井泉所在的部队进驻广东三河坝。10月初,起义部队在三河坝与国民党军队激战了三天三夜后被打散,李井泉也和部队失去了联系。躲过了敌人的追捕后,李井泉立即和党组织取得联系,被安排到一家陶瓷厂,以给瓷碗画图这一职业为掩护,秘密开展革命活动。

此后,李井泉便一直在工人中宣传革命道理,还组织了陶瓷厂工会,领导工友们开展革命斗争。1928年1月,李井泉带领工人们一起参加了高陂暴动,4个月后,他又参加了大埔县的百侯暴动。尽管最终两次暴动都失败了,但李井泉却依然毫不气馁。

后来,他随工农革命军第15团转战广东多个城市,又担任了共青团丰顺县委书记、东江特委秘书长。

毛主席的一任秘书,当过省委书记,5个子女名字都出自毛主席语录


1930年春,李井泉接到东江临时特委派给他的一项特殊命令:到江西寻乌县的红四军前委送一封密信。当时,红四军正在从赣南寻乌向闽西长汀转移途中,李井泉跋山涉水,日夜兼程,终于追上了部队。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即将要迎来一段特别的人生经历。

李井泉的这封信,最后送到了时任红四军前委书记毛泽东的手上。毛泽东看完了密件之后,打量了一番眼前这位年轻人:中等身材,清瘦,五官匀称,两眼炯炯有神,给人感觉是精明强干接着便和他聊起了天,问了他一些问题。

一番交谈之后,毛泽东觉得面前这位年轻人谈吐不凡,气质不俗,且有一定革命经历,便对这位年轻人越来越欣赏了,于是便问向他:“你很年轻,精明强干又有文化,很适宜做政治工作,留下吧。今后努力把知识和才能贡献给工农大众。”

就这样,李井泉留了下来,并被安排到了红四军司令部政委办公室做秘书工作。从此,他就一直在毛泽东身边抄抄写写,兼管后勤总务慢慢地,毛泽东远大的思想见解、军事才干以及工作作风被李井泉逐渐了解和发现之后,不得不被其折服。

同时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几个月时间里,由于受到几位首长的影响和熏陶,李井泉的思想也进步很快,逐步成长为了一个既懂政治又懂军事的高级将领。

同年8月,红一方面军在湖南省浏阳县组建,朱德任总司令,毛泽东任总政委和总前委书记,李井泉任总政委办公室秘书长。在毛泽东身边工作了10个月之后,一天,毛泽东找李井泉谈话,表示希望他到基层去,到一线去加强锻炼,增长才干

于是不久后,李井泉便奉命担任红35军政治委员。在此后近两年的时间里,他先后与在红一方面军和江西军区首长指挥下,率领这支部队协同主力红军,参加了第二、三、四次反“围剿”,为巩固和扩大中央革命根据地屡建战功。

毛主席的一任秘书,当过省委书记,5个子女名字都出自毛主席语录


由于表现出色,1933年春,李井泉升任至主力红军部队,就任红政治部主任,并拟选送到瑞金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培训。这对他来讲可以说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

结果让他没想到的是,1933年初夏,正在前线的李井泉突然得到通知,要他去瑞金接受“谈话”。原来那时候,毛泽东遭受到了批评。李井泉此前因为在毛泽东的身边工作过,深受毛泽东赏识,还和许多领导人都有接触过,才会被叫过来谈话。

在火药味十足的会议上,李井泉拒不承认错误,不仅表示拥护毛泽东的主张,也不否认和几位领导人的联系,最后遭受到了通报批评,并且去“红校”培训的资格也被取消了,还要到地方武装带新兵。李井泉以大局为重,服从分配,到第一补充师任政治委员去了。

无衔上将

因为受到处分,1934年10月李井泉参加中央红军长征时期,一直只担任干部团的政治教员。在长途跋涉中,红军给养越来越困难,部队常常一天吃不上一顿饭。此时,一些领导人想起了办事干练的李井泉,便调任他到中央直属纵队担任没收委员会主任,去筹粮筹款,以解燃眉之急。

李井泉二话没说,带着手下干将,先抵达目的地开路设营。接着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确定筹集对象,然后登门上户做好耐心细致的动员说服工作,硬是最后为纵队解决了给养问题。

有一次在他的指挥下,还意外查获了土豪劣绅在遵义城外山洞里暗藏的粮食财物,当即就分给了当地的贫苦老百姓,受到了群众们的拥护和赞扬。

毛主席的一任秘书,当过省委书记,5个子女名字都出自毛主席语录

李井泉(3 排左 4)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以后,李井泉等人终于重新回到了重要领导岗位,被任命为中央直属纵队政治部主任。5月20日,毛泽东路过冕宁县时,接见了李井泉等人,对他们在冕宁的工作表示满意。

27日,中央红军抢占泸定桥,毛泽东电召李井泉尾随主力归队。当他带着士兵们从泸定桥跨过大渡河之后,便又立即接到了朱德的急电:迅速进军四川天全,夺取天全河上铁索桥,掩护中央红军主力通过天全县境

李井泉与红九军团昼夜兼程,直接来到了天全河上游,从国民党军手中夺取了三座铁索桥,并攻克天全县城。红九军这一迅捷行动,使中央红军主力得以顺利通过天全,翻越夹金山,与红四方面军一部在懋功会师。

1936年6月,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之后,李井泉被调至红四方面军第9军任政治协理员。但后来因为张国焘想要利用老乡的关系拉拢他,遭到了他的拒绝,导致李井泉再次被降了职,担任红军大学的政治教员。

后来在第三次走出草地之后,李井泉被任命为红二方面军第2军团第4师政委,从此开始在贺龙的领导下工作。因为上任后不久就在一次战役中打退了国民党中央军一个旅和一个团的反攻,李井泉因此声威大震。

在艰苦卓绝的长征路上,李井泉先后在红一、红四、红二方面军工作,六过雪山,三过草地,调任红2军团4师政委。不管在任何岗位上,李井泉都攻坚克难,出色完成每一项任务,由此他也成为了老一辈革命家中极少数在红军三大主力均任职过的将领之一。

1937年国共合作建立后,李井泉被任命为120师358旅副旅长,不久改任政委。在此后的抗战时期,他奉党中央和毛泽东之命组建了“大青山支队”,书写了一段卓绝的抗日和创建游击根据地的传奇,也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毛主席的一任秘书,当过省委书记,5个子女名字都出自毛主席语录


该支队当时对外又称“李支队”,1938年8月到10月间,李井泉率领支队拿下了六战六捷,横扫阴山七百里,先后开辟了绥中、绥西、绥南游击根据地。

作为我军的一位高级指战员,李井泉既善于在军事上指挥打仗,又善于做思想政治宣传工作。在开创大青山根据地过程中,他还多次主持召开群众大会,宣传蒙汉联合进行抗战的主张,使当地民众们逐渐成为了八路军的同情者和支持者。

1939年春,“李支队”将大青山地区的土匪基本剿清,结束了当地的混乱局面,再次获得了当地群众们的拥护支持

后来在解放战争时期,李井泉与贺龙等人领导的第18兵团,由陕西进入四川,参加进军西南的战斗,为新中国西南地区的开发和建设事业呕心沥血、艰苦奋斗。

1955年,他因主政地方的工作,而未能参加授衔,但鉴于他在军事上的才能和功绩,当时被称为是一名“无衔上将”。这个称号对他来说,也是当之无愧的。

“只知道大公无私,不知道大公有私。”

战争时期,尽管李井泉多次面临降职,但他却始终将毛主席的品性和作风铭记在心,并作为自己的榜样,坚定地在自己每一个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完成自己的任务。而在建国之后,李井泉也丝毫不忘记自己的信念,继续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

因为总是在工作中积极检讨,从不推卸责任,掩盖自己的失误,因此毛泽东还曾委婉地批评过他:“只知道大公无私,不知道大公有私。”

毛主席的一任秘书,当过省委书记,5个子女名字都出自毛主席语录

新中国成立后,李井泉在四川和西南工作了十余年的时间。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李井泉在四川做出指示:调出147亿斤粮食支援全国,但四川人民随后也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饿死了很多人。当时,李井泉遭受到了不小的非议。

其实,这一问题在当时是必须执行的,那一时期全国的粮食都极度困难,四川为整个国家都做出了重大贡献。后来,周恩来曾就此事说过:“四川是顾全大局的,这几年粮食调得多了……我们是有责任的。”后来,李井泉也多次写信给中央,请求将指标减少一些。

不过对于自己在四川和西南工作期间的一些失误,李井泉都从来没有推卸过。在1962年初召开的七千人大会上,他对几年来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做了深刻检讨,并且自己承担了全部责任。也是因为听了李井泉汇报粮食问题之后,毛泽东才会委婉地批评他说:“只知道大公无私,不知道大公有私。”

后来他在重回四川时,就郑重地对省委的主要领导和组织部门负责人说,凡是之前他在四川工作期间错误处理过的干部,全部复查并纠正,同时希望他们可以代他向这些人赔礼道歉

曾有位老干部许回忆说:“他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做自我批评,向一些同志道歉,不失为一名老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比那些吹捧与自我吹捧令人尊敬。”

能做到这一点,和他心中一直将毛主席和党放在第一位是分不开的。对于毛主席,李井泉一直都是非常崇拜的,他曾给自己前5个孩子取的名字,都出自毛泽东语录。

毛主席的一任秘书,当过省委书记,5个子女名字都出自毛主席语录

李井泉的大儿子和二儿子分别叫“黎风”、“明清”,取自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讲过的“黎明风清”这一句话;老三名为“巨一”,是毛泽东在七大上曾说过的“巨大统一”这句话;老四名叫“新桅”,是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新中国的桅杆已经出现在地平线上”的这一句话。而老五的名字则是叫“在望”,是毛泽东在革命快要胜利之际所写的一篇文章,名叫《胜利在望》所取的。

李井泉和夫人肖里共有八个子女,他把三个儿子分别送给了婚后没有子女或没有儿子的老战友。因为他曾任八路军120师358旅担任第一任政委,于是就将自己的老三、老五、老八送了出去。他曾笑称:“这是为了纪念我在358旅的任职历史所做的决定。”

他的这个“决定”,既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宽广无私的胸怀,也体现了他作为普通人温情的一面。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史上,像李井泉这样的老一辈革命家还有很多,尽管他们中有很多的事迹都并不完全被人所知,但他们的人生轨迹、时代际遇和历史命运却大多都惊人的相似。而这种相似之处,也恰恰从一个侧面表现了那一时期他们内心的共同信念,并伴随着他们一起,在无数个磨难之下不断壮大、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历史踪迹。

陪伟人出访苏联

一直在地方工作的四川省委书记李井泉,曾在建国后有机会和中央领导人们一起出访国外,这也同样是他人生当中的几段特别的经历。

毛主席的一任秘书,当过省委书记,5个子女名字都出自毛主席语录


1960年,确定在莫斯科召开81国党的会议之后,中央在当时和苏联关系已经产生分歧的情况下,还是决定派代表团出席莫斯科的会议。

对于这次会议,中央非常重视,并对出访的各个环节都做了认真的研究和准备。在选择代表团人员的时候,选择的大多数成员也都是在中央工作,并且有着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外事工作经验的。

而因为从1960年初起,中央便指派各省领导人先后参加中共代表团出访,基于这些考虑,为使代表团更有代表性,中央将这次的地方领导候选名额给了李井泉。

李井泉在1958年就进入了中央政治局,经常参与对内、对外大政方针的讨论,同时李井泉来自人口和粮食大省——四川,这次跟随一起出访,也是希望他在了解中苏关系后,能自觉理解中央的意图,坚定自力更生的决心,克服中苏关系给国内经济带来的巨大挑战和冲击。

李井泉对此也十分重视,在接到通知后,他于9月26日就提前来到了北京,利用出访前的短暂的时间尽快熟悉情况。随后的几天时间里,他也一直在集中精力阅读出访材料,并两次到毛泽东的驻地开会。

实际上考虑到李井泉是第一次出访,为了让他积累经验,李井泉在短期内经历了两次出访苏联的任务。第一次是在9月29日,李井泉与陆定一、刘宁一等第一批成员飞赴莫斯科,同机的还有李越然。邓小平、彭真等人于第二天抵苏。

一直到10月23 日,李井泉才跟随中共代表团乘专机离开莫斯科,于24日回到了北京,完成了历时26天的访问。代表团回京后,一行人向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领导人做了汇报。

毛主席的一任秘书,当过省委书记,5个子女名字都出自毛主席语录


此后,李井泉等人只休息了一周,就开始了第二次的出访,从1960年11月5日至12月10日。整个访问时间长、活动多。当时苏联已经进入初冬,天气寒冷,中央也指示代表团成员可以公费购买或制作两套外套、两件衬衣、一件大衣和一顶皮帽。

但因为当时正是三年困难时期,人民生活比较困难,所以李井泉并没有重新制作衣服,说外套、衬衣有现成的。身边的工作人员认为这次他的身份不一样了,又是第一次出访,衣服不能凑合。最后经过反复劝说,李井泉最后才同意只做一套中山装和一件衬衣,而大衣和皮帽则都是通过四川省委办公厅从中央组织部借用的。

出发前,李井泉仍是提前来到北京,还参加了毛泽东召集的出访准备会。11 月 4 日,李井泉作为第一批成员,同彭真、陆定一等人启程,搭乘专机飞往莫斯科。结果当地气候不好,后来只好改坐火车,于11月6日中午抵达莫斯科。刘少奇、邓小平等人是在11月5日启程,乘专机先于第一批成员抵达莫斯科。

到达苏联后,中国代表团受到了苏方高规格的接待,不仅赫鲁晓夫亲自到机场迎接,而且代表团还被安排在列宁山的三栋别墅内住宿。随后,李井泉随代表团参加了苏联纪念十月革命43周年庆祝大会、81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还有许多同其他国家代表见面、谈话的大大小小的会议。

在这些会议当中,李井泉深切感受到了为下角工作难做,任务重,任何环节都不能出纰漏,对各个国家的历史问题等等都要有所了解、提前做好功课。而刘少奇、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在国际场合中,思路清晰、沉着应对的高超外交才能,也使李井泉十分佩服。回国后,他曾多次向四川干部们说起。

12月9日,李井泉随代表团回到北京。提前回国的毛泽东与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一同前往机场迎接,与代表团成员们一一握手。这两次随团访问苏联,也成为了李井泉一生中仅有的出访和难得的经历,心中想要为国家分忧的意识也大大增强。

李井泉的一生浓缩了20世纪中国人民不屈不挠求生存、求发展的艰苦奋斗历程,成为那个艰难而又伟大时代的一个缩微景观。1989年李井泉逝世,享年80岁。

毛主席的一任秘书,当过省委书记,5个子女名字都出自毛主席语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大青山   天全   周恩来   莫斯科   省委书记   苏联   政委   支队   代表团   红军   领导人   语录   子女   部队   秘书   时期   名字   身边   中央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