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毛主席看完一封信后,下令将开封市委书记撤职,发生了何事

1951年底的一天,毛主席像往常一样正在伏案办公。这时,秘书送来了一封信,看了署名后,是开封市委书记戴季英写来的。原本以为是工作汇报上的事情,结果打开一看到内容,毛主席的脸色瞬间变了。

戴季英洋洋洒洒的话写满了信纸,内容却只围绕了一件事而他所说的这件事,正是毛主席最为痛恨的。所以看了信之后,伟人越想越生气,最后直接作出批示: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永不起用。

戴季英原本以为中央看了自己这封信后,会给予自己一个满意的答复,没想到迎接自己的竟然是一个噩耗,并且也就此改变了他的后半生。戴季英参加革命20多年,又是一个高级干部,他究竟在信里写了什么,才会让毛主席如此生气,做出这么严厉的决定呢?

1951年毛主席看完一封信后,下令将开封市委书记撤职,发生了何事


戴季英,1906年2月出生在湖北黄安县松树岗镇一个地主家庭当中,所以他从小的生活还是比较富裕的。成年后,戴季英先后就读于武汉启黄中学、武汉省立第一中学,因此他也较早地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

算起来,戴季英参加革命的时间,比一些中央的领导们还要早。1926年7月,当时年仅20岁的戴季英就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为了武汉三镇中知名的一位学生爱国运动领袖。1927年2月,作为武汉省立第一中学的一名进步学生,戴季英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此开始了投身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洪流之中。

大革命失败后,戴季英受组织上的委派,回到家乡发动农民革命运动。在此期间,他担任了中共黄安县委书记一职。

当时,中国革命短暂地陷入了低潮时期,根据“八七会议”的精神,湖北省委决定在湖北省的黄安、麻城等地发动一次起义。9月,中共黄安、麻城两县发动了“九月暴动”,戴季英也开始负责领导黄安各乡暴动的宣传与组织工作。

11月初,中共特委决定举行黄麻起义,戴季英当选为黄麻农民起义的总指挥部成员,同时兼任七里坪农民义勇队的总指挥,独当一面指挥作战。

11月13日晚上十点钟,黄麻两县的3万余起义农民,浩浩荡荡地向黄安进发。14日凌晨4时,起义部队一举突破了这座城,歼灭了县警备队,缴枪100余支,还活捉了一批土豪劣绅。戴季英指挥的义勇队,在战斗中打得很猛。

11月18日,大别山区的第一个红色政权——黄安县苏维埃政府成立了。不久后,黄、麻两县的农民自卫军也改编为了工农革命军鄂东军。1928年春天,黄麻起义武装余部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7军,戴季英担任党委委员,率部开始创建鄂豫边革命根据地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1951年毛主席看完一封信后,下令将开封市委书记撤职,发生了何事


5月,戴季英担任中共黄麻县委,并兼武装指挥部总指挥,继续积极发动农民参加土地革命,同时发动当地青年农民们加入红军,为“扩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10月,他被选为中共鄂东特委委员,1929年12月,他当选为中共鄂豫边特委候补委员,参与领导了创建和巩固鄂豫边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1年6月,中共鄂豫皖省委成立之后,戴季英当选为省委委员,成为沈在军事方面的重要助手。1932年4月第四次反“围剿”失利后,主力被迫开始西征,而戴季英所在的红25军,则留在鄂豫皖继续坚持斗争。

此时,戴季英已经成为了坚持鄂豫皖根据地斗争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并且在此期间立下了不少战功。

1933年3月4日,红25军趁着敌军马鸿逵部初来大别山,人地生疏,决定快速突击,将其歼灭。这次战斗,红25军大获全胜,最终仅伤亡了30余人,全歼国民党军两个团,还缴获山炮1门、迫击炮8门,机枪12挺,长短枪2000余支,战马百余匹。

在创造出一个个战绩之后,1933年4月8日,戴季英升任为红25军政委,同时兼鄂东北游击总司令。此后在戴季英的指挥下和参与决策之下,红军又接连创造了许多战绩。

在游击的过程中,部队每到一个地方,戴季英都总是亲自召开会议,了解干部和战士们的想法等各方面的情况。同时为了发展党员,戴季英经常深入基层和战士们谈心,为他们讲革命道理。而在作战时,他也总是身先士卒,最先冲向前线,与士兵们一起在枪林弹雨中冲杀

当部队面临缺粮严重的时候,戴季英则也和大家一样,忍饥挨饿。有时候警卫员看着他面黄发瘦的脸,十分不忍心,就悄悄寻来一点大米,给他熬一小碗稀饭。但戴季英却从来都一口不吃,而是让警卫员把稀饭全部送去给伤病员们。

1934年11月,红25军2800余人在进行整编之后,戴季英任政治部主任,在16日开始从罗山县何家冲出发,进行北上长征。在这一路上,戴季英又带领部队打下了几次辉煌的战绩,充分显示了红25军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

1934年12月10日,红25军进入到了陕西洛南县,并在此地召开了中共鄂豫皖省委常委会议,决定在鄂豫陕边区建立根据地。这一区域北靠秦岭,南临汉江,地势十分险要,当地的百姓们生活也极其困苦。但同时敌人对这里也统治薄弱,从各方面来看,这里十分适合红军立足发展。

1951年毛主席看完一封信后,下令将开封市委书记撤职,发生了何事


红25军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广泛发动当地的群众们,很快在鄂陕边区建立起了第一块根据地。这一期间,戴季英历任特委书记、省委委员,全程参加了建立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过程。

经过一年的转战,红25军终于在1935年9月到达了延川,与陕北红军会师。随后,戴季英改到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担任政治保卫局局长。红25军与陕北红军会师这件事,让国民党十分惊讶,于是再次调集军队开始对陕甘苏区展开空前的“围剿”,形势十分危急。

结果却在这一关键的时刻,戴季英再次给红军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早在带领部队游击的过程中,戴季英就因为博古的一个错误指示——称红军内部有敌人,要加紧清除,于是当时身为政委的戴季英就只懂得执行命令,没有根据情况考虑后果,最后就给红军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当时戴季英的表现,在多年后仍会让许多干部首长们心有余悸。

而这次是进入陕北,再次得到了上级下达的一个命令之后,初到陕北不熟悉情况的戴季英,只能奉命行事,一时间,凡是陕甘边根据地县以上的干部们、红26军营以上的干部们全部都被抓了起来。

9月下旬,戴季英等人秘密命人逮捕刘志丹,刚好那一天,刘志丹因为工作去到了瓦窑堡,半路上碰到传递命令的通讯员,看了通讯员递过来的信之后,刘志丹十分冷静,甚至直接对他说:“你赶快把信送到军团部去,就说我去瓦窑堡了。”

说完,他翻身上马,一路飞驰奔向瓦窑堡。一到瓦窑堡,刘志丹便被戴季英押了起来。当时,陕甘边苏区的战士们和革命群众,都怎么也不相信,这些出生入死的领导人会有其他的想法。

就在这空前严重的危机之下,中央红军终于来到了陕甘根据地吴起镇,随即了解到了根据地的严重形势。毛泽东立即下令:“刀下留人、停止捕人”,并派出国家保卫局几人去接管戴建英的保卫局。临行前,毛泽东不忘再三叮嘱他们,一定要做好调查研究。

1951年毛主席看完一封信后,下令将开封市委书记撤职,发生了何事


经过再三审查之后,几位被扣押的红军干部们陆续出狱,并恢复了工作。而戴季英也遭受到了批评,同时受到了处分和严重警告,并且被撤销了职务。

在此前几十年的艰苦对敌作战中,戴季英表现得英勇无畏,沉着冷静,百折不挠,颇具大将风范,立下不朽功勋。但同时他犯下的错误,也给当党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全面抗战爆发后,在南方坚持游击的红军游击队改编成新四军,留在鄂豫皖坚持斗争的红28军改编为新四军第4支队,戴季英担任副司令员。1938年秋天,一支由戴季英领导的游击纵队建立起来了,有2000余人,在当时为新四军的的发展、壮大都做出了不少贡献。

在开展抗日游击的战争当中,戴季英有一套,而在搞统一战线这一方面,他也不外行。1939年12月,国民党企图切断新四军与八路军的联系,直接将张云逸的妻子和幼子扣押了起来,同时一边向张云逸、戴季英施加压力。

1940年3月30日,戴季英和张云逸联名致电安徽各机关、团体和各界领袖。通电有礼有节,语气不卑不亢,使国民党部很快在舆论上处于不利地位。

随后戴季英和张云逸又先攻克下了定远城,展开以半塔集为中心的自卫战,随即取得了第一次华中反顽作战的重大胜利,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范例。这也是开创淮南根据地关键的一战。

最终,在各方面的压力下,张云逸的妻子和孩子被释放了。由此来看,这一时期的戴季英还是有一定历史功绩的。

1940年11月底到1941年3月,戴季英同新四军等一共10余人,奔赴延安出席中共七大。到达延安后,戴季英一行去看望毛泽东,毛泽东对他们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来开七大,七大要等些时开,你们要先好好学习,学习党的历史。……

就这样,戴季英进入到了中共中央党校开始学习。1944年7月,戴季英写了一份书稿,对鄂豫皖苏区的历史和自己的错误进行了回顾。

这年夏天,王树声和戴季英两个鄂豫皖时期的老相识在受命后,率部向河南敌后挺进,并创建了以嵩山为中心的根据地。

1951年毛主席看完一封信后,下令将开封市委书记撤职,发生了何事


1945年2月,王树声、戴季英分别担任八路军河南军区的司令员和政委。河南军区在豫西的一系列活动,很快得到了毛泽东的欣赏。他曾说:“河南的同志做得对,他们把扩大的军队留在地方,已扩大了1万多地方部队。”虽然没有点名,但也表扬了戴季英。

几日后,15日这天,毛泽东在中央党校五部、六部发起的报告会上,再次提出:“陕甘宁边区的作用非常大,他们的队伍除新四军外,都是从这里出发的,最近王震又是从这里出发的,戴季英也是从这里出发的,北方的队伍都是从这里出发的。”可见戴季英在毛泽东心目中还是有相当分量的。

王树声、戴季英在豫西活动期间,还结识了国民党将领高树勋。后来高树勋能走上起义道路,与王树声、戴季英二人所做的思想工作也是分不开的。

二人率领河南人民进军伏牛山区、筹建抗日民主政府、广泛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宣传党的抗日方针、积极扩大抗日根据地等等一系列工作,这一点不仅震慑了国民党,而且也给伏牛山区的人民带来了抗战胜利的曙光。

1945年8月,终于迎来了抗战胜利的曙光,奉党中央的指示,王树声、戴季英率部和新四军第5师、八路军359旅会师。10月起,戴季英历任中共中央中原局委员、中原军区副政委、中原军区第一纵队政委。他与第一纵队司令员王树声,率部与兄弟部队一起紧紧扼守中原战略要地,牵制了国民党相当多的兵力,为我军在东北、华北和华东的战略展开赢得了宝贵时间。

1946年7月,王树声戴季英等率中原军区部队集战略转移。这一期间,他们不仅牵制了国民党3部共32个旅36万人的兵力,并在突围战役中以较小的伤亡给予了敌人重大伤害,也赢得了解放战争首战的重大胜利。

结果正当他们即将进入兄弟解放区的时候,中央却根据全国战局形势的发展变化,要求中原部队改变原定的终点,配合内线部队作战。

1951年毛主席看完一封信后,下令将开封市委书记撤职,发生了何事

王树声、戴季英率部经过艰苦转战,创建了鄂西北革命根据地,分别担任军区司令员和政委,继续坚持敌后的游击战争。

7月下旬开始,二人率部经过艰苦转战,创建了鄂西北革命根据地,他们分别担任鄂西北军区司令员和政委。在创建根据地和坚持敌后游击战争的这一过程中,王树声和戴季英的部队,和其他中原军区一起,以顽强的毅力,在自然环境的艰难严峻考验之下,有力地帮助了陕北、华北、东北等解放区度过了解放战争的艰难时期。

中原军区这一时期立下的丰功伟绩,当年就曾得到党中央和领导人的高度赞扬与充分肯定。1946年5月上旬,周恩来在赴宣化店视察的时候,就曾说:

“同志们在敌人围困进攻和极端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拖住了几十万敌军。毛主席曾多次表扬过你们。你们不要小看了你们坚持斗争的意义。你们支援了东北战场,也配合了华北战场,你们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你们都立了大功!”

中原突围胜利后,戴季英便一直在中共河南省委担任职务。

1949年10月,戴季英等人为之奋斗了20多年的新中国诞生了。建国后,他被任为河南省委常委兼开封市委书记。当时的开封是河南省会,但对这一职务,戴季英却一直不太满意。

此后,戴季英便一直觉得自己在挺进河南敌后时期,立下了丰功伟绩,而且在抗战时期就担任了河南的区委书记(这一职务相当于之后的省委书记),所以自己也应该成为中共河南省委的第一把手,因此也总是觉得组织上的安排不合理。

1951年毛主席看完一封信后,下令将开封市委书记撤职,发生了何事

在工作中,戴季英也倚老卖老,经常公开指责与他一起共事的干部,甚至认为当时河南省委省政府的主要领导,无论在资历、威望、党龄、贡献等各方面都和自己相差甚远。

慢慢的,因为他的消极不管,很多方面的工作也陷入了瘫痪状态。一方面对于上级下达的决议,停放很久之后都不传达不讨论,许多工作不能正常开展,尤其是直接阻碍了当时“三反”运动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开封市距离省委近在咫尺,但省委却从没有及时得到过工作报告和一些材料的供应,影响了省委对开封市委工作的正常领导。

一开始,因为戴季英过去的确劳苦功高,资历又深,大家都对他很是尊重。在工作岗位上曾有一段时间,都是戴季英一个人说了算。但随着这些矛盾越来越严重之后,戴季英随即开始一边要求河南省委及中央重新评估他的历史,一边开始向毛泽东以及中央邀功要官。

1951年底,戴季英给中央写去了一封信。信中,他自认为是开国功臣,当开封市委书记屈才了,要求重新任命他为中央委员兼河南省委书记。

看到这封信后,毛泽东十分生气,他向来最痛恨的就是自认为劳苦功高,伸手向组织要这要那的人。于是当即作出批示:“共产党不需要戴季英这样的高级干部,这样的人应该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永不起用。”

于是,戴季英的命运从此发生了转变。1952年2月12日,戴季英被开除党籍,回家反省,不久后就被判入狱15年。从此,戴季英也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永远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位作者曾去到当年在红安战斗和生活过的一些老首长、老将军的家中进行采访,其中也包括戴季英。作者后来介绍,戴季英在被开除党籍、公职后不久,即被监视居住。后来又被抓,羁押到郑州。

1960年被判刑15年,本应该是1975年出狱,结果却又赶上那段特殊时期,于是戴季英只能继续被监视居住。这期间,包括郭述申、韩先楚、周世忠等一大批原红二十五军的老同志们,都开始通过各种途径帮助戴季英说话,希望他能安享晚年。

1951年毛主席看完一封信后,下令将开封市委书记撤职,发生了何事


在他们的努力下,1982年之后,戴季英就被解除了监视,搬进河南省委北院原省委书记,潘复生住过的房子里居住。

此后,戴季英就在这里过起了近乎隐居的生活。期间,他家乡的人经常会写信给他,有谈过去的战友情的,有找他作证明,证明革命经历的。

特殊时期过去之后,陈先瑞等红军老人还去拜访过戴季英,主要是为了撰写红军军史的事情。结果戴季英看了之后却哈哈大笑,说道:“就你们的水平,能写成这样已经算不容易了!”

戴季英在晚年时期“隐居”的时候,依然坚持勤于动笔,曾有本关于戴氏家族事迹的书出版。1984年4月,戴季英恢复了党籍和省级干部的待遇。1997年11月29日,戴季英病逝于郑州,享年92岁。

戴季英是鄂豫皖苏区的主要创建者之一,一生历经国民革命、苏区革命、抗战以及解放战争,属于资历深厚的开国功臣。作为一名曾经为中国革命和民族解放事业做出颇多贡献的老革命家,戴季英在新中国成立三年后就被开除了党籍、公职,过上了淡出政治舞台,命运多舛的生活,这在中国革命史上虽说算不上空前绝后,但却是极为少见的个案。

纵观戴季英的一生,不由得让人唏嘘。

1951年毛主席看完一封信后,下令将开封市委书记撤职,发生了何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瓦窑   陕北   鄂豫皖   苏区   革命根据地   中原   党籍   河南   根据地   军区   红军   国民党   中共   部队   时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