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夺泸定桥,川军为什么只拆木板不炸桥?川军老兵:真打不过红军

我们都知道,红军在和国民党斗争的过程中,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战斗策略失败,被迫开始了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在战略转移的行军过程中,红军战士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流传下来许多英勇的事迹。其中“飞夺泸定桥”就是最广为人知的伟大历史事件。

飞夺泸定桥,川军为什么只拆木板不炸桥?川军老兵:真打不过红军

当时的红军遭到国民党部队全方位的围追堵截,只有跨过湍急的大渡河北上这一条路可以选择。狡猾的国军预料到了红军会从泸定桥这个口子进行突围。国民党做足了准备,他们先是动用了两个团在泸定桥防守,后来又调了两个旅增援泸定桥的兵力。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国民党想要剿灭红军的决心还是很大的,可是他们为什么没有选择万无一失的方案:直接炸掉泸定桥呢?

关于这个问题,一直有很多人讨论过,大部分人都认同这样一种说法:

泸定桥作当时为连接四川与西藏的唯一通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当时的川军和其他守兵舍不得炸毁这一条生命的通道。

飞夺泸定桥,川军为什么只拆木板不炸桥?川军老兵:真打不过红军

当地人都知道,在河水湍急的大渡河上建这个泸定桥是花费了很大财力和精力的,泸定桥一共有13根锁链,每一根铁链都一百多米长,重达1.76吨。在架设铁链的时候,由于铁链十分重,怎么样把铁链从这头牵设到那头,工匠也是想了很多办法才做到。为了建成这座桥,康熙政府前前后后花费了整整五年。

除了架设这条座桥很费时间之外,这座桥也花了当时朝廷四个省的财力才建设好

如果炸毁了,重建这个桥梁是十分困难的,除了耗费时间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没有那么多钱重建。

飞夺泸定桥,川军为什么只拆木板不炸桥?川军老兵:真打不过红军

舍不得炸桥这种说法虽然很有道理,但其实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因为当时国民党高层是下了炸毁泸定桥的命令的,守桥的川军将领刘文辉虽然出于经济的考虑极其不愿意炸桥,可是军令如山,面对高层的压力,他也不得不服从命令。

所以前期刘文辉只是撤走了泸定桥上面的木板,刘文辉拖延时间不想炸桥,是考虑到了这座桥的经济价值,后来他已经准备好了炸掉铁锁链时,又听说红军部队已经顺利来到了达安顺场。

飞夺泸定桥,川军为什么只拆木板不炸桥?川军老兵:真打不过红军

于是,他向国民党中央军请求增援,国民党援军又需要用到泸定桥过河增援。他们计划等援军过桥之后,他们在这将红军战士一举歼灭在大渡河畔。可是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红军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24个小时内,狂奔了240里,将国民党援军远远地甩在了后头。

守桥的川军将领刘文辉,本意是拖延时间,这才没有炸毁铁链,只是拆除了木板,万万没想到,我们的红军战士昼夜狂奔,以每小时10里的行军速度,连续走了24个小时,我们的红军战士堪比神兵天降,毅力、耐力强大到无法想象。给自己留下的后路被先到达泸定桥的红军利用了,打了泸定桥守军一个措手不及,这让国民党追悔不已。

飞夺泸定桥,川军为什么只拆木板不炸桥?川军老兵:真打不过红军

所以,国军没有炸毁泸定桥是因为他们要给自己留后路,想到援军马上要来了,所以犹犹豫豫,不敢炸桥。

而且当时红军是分两路进攻的,刘伯承带着一部分红军从安顺场渡河,向泸定城发动进攻,当时川军主力都在泸定城内防御,泸定桥上只有一个班的兵力。

而负责进攻泸定桥的红军红四团更是出动了全军的重武器,数百挺轻重机枪死死压制住守军,而川军守军手里的鸟铳射程连河都打不过去,攀铁索的22名红军突击队员全部换上MP18冲锋枪和全自动毛瑟手枪。

在如此强大的火力下,守军意志很快就崩溃了,红军占领铁索桥其实根本没用多久,也没遭到多大的抵抗。

包括很多川军老兵回忆时也说到:打到一半很多人都跑了,想炸也来不及。

飞夺泸定桥,川军为什么只拆木板不炸桥?川军老兵:真打不过红军

现在这座铁索桥依然横亘在大渡河上,它身上刻满了沧桑的历史印记,前来致敬革命先烈的旅客络绎不绝。红军战士的坚毅果敢以及红军部队铁的纪律使得我军能够胜利夺取泸定桥,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可能想象不到当时红军面临的艰苦环境,但我们应该永远记得红军那些伟大的革命岁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泸定桥   川军   泸定   大渡河   红军   安顺   铁索桥   守军   援军   湍急   国军   铁链   木板   国民党   战士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