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19架轰炸机敢死队直奔德国水坝,33千万吨洪水直泻80公里

水坝虽然属于民生工程,可实际上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它都可以间接性为工业区提供服务。例如19世纪中叶,德国之所以能够如此快速崛起,就是得益于其在工业方面的快速发展。而这其中就少不了重点发展煤钢工业的“鲁尔工业区”中的几个超级水坝。所谓树大招风,随着二战的打响,该水坝也很快成为了对手眼中重点打击对象。于是经过详细计划后,英国皇家空军派出了19架轰炸机直奔大坝,一顿轰炸后水坝倾泻出巨量洪水,数以千计人员伤亡。

1943年,19架轰炸机敢死队直奔德国水坝,33千万吨洪水直泻80公里

单从水坝的用处来看,它虽然属于民生工程,在二战中也没有直接为德军服务。可确实因为因为该水坝的成功建立,为德国工业的快速崛起创造了条件,也间接性为德国军工业发展提供了条件。于是鲁尔区的工况设施便成了对手眼中最想要摧毁的目标之一。整个鲁尔工业区中,共有三座水坝。其中默内水坝规模最大,于1913年7月建成,享有当时欧洲最大规模水坝之名,库中储蓄了1.3亿立方米的水量。值得一提的是,该水坝还修建了发电站,以备鲁尔工业区电量不足时使用。可见为保障工业区的正常运行,德国花了多少心思。

1943年,19架轰炸机敢死队直奔德国水坝,33千万吨洪水直泻80公里

早在二战前,该工业区就已经被英军所注意到,并且已经对其上方的水坝群作为军事战略目标进行了研究。不过由于水坝群本身就有混泥土浇筑,外加德军在坝体布下了层层防空网,所以英军经过多次演练也没有得出足够好的轰炸方案后,便不了了之了。后来二战爆发,德军势如破竹的状态本就令英军胆颤,后来再加上德军对伦敦的空袭,英军便下定了决心要对该水坝群进行轰炸,还编制了“西咸空中作战计划”。由于水坝群分布较广,无法一次对其进行打击,英国空军便拿根据不同打击目标,先后拿出了16个攻击计划。

1943年,19架轰炸机敢死队直奔德国水坝,33千万吨洪水直泻80公里

1943年3月,英国空军对默内-埃德尔水坝群进行了多次轰炸,史记“鲁尔空中战役”。其中最为特殊的,当属“惩戒行动”。早些时候由于受限于高空水平轰炸精度,英国空军投弹的命中率连3%都不到,所以前期的轰炸效果并显著,为此英军只能在另寻他法。

期间英国飞行员还想过从水坝上游投放鱼雷的办法,可事实上德军早就有了应对之法,不仅在水坝上游部署了大量防空炮,水中还设有了多道防雷网,于是该方案也被否决,英空军再次陷入难题之中。

1943年,19架轰炸机敢死队直奔德国水坝,33千万吨洪水直泻80公里

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对水坝群航拍照片的反复分析,英军发现水坝附近河道的防御力度十分薄弱,轰炸机可以借此超低空进入。又得益于专家从“打水漂”游戏中找到了灵感,研发出了一种能在水面弹跳前进的炸弹,取名为“跳弹”。

可谓已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为了装载这种新型炸弹,英国空军还特意改装了轰炸机的弹仓,新增了一个电机驱动的挂弹机构,使得炸弹在投放前就能拥有800转/分的速度,便算一切准备就绪了。

1943年,19架轰炸机敢死队直奔德国水坝,33千万吨洪水直泻80公里

1943年5月16日晚上6点,英国皇家空军617中队组成的19架轰炸机敢死队分批次直奔鲁尔区水坝,轰炸之后使得水坝先后倾泻下的33千万吨洪水,直泻80公里远。很快水坝下方的田野、矿区、铁路等都遭受了重创,可谓洪水所及之处无一幸免。然而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行动英军也损失不少,19架飞机有8架未能安全返航,还牺牲了56名飞行员。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有人觉得此次行动和日本神风特攻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不过这一次行动,确实意义重大,不仅重创了德国工业,还增加了英国人民对抗法西斯的勇气。但是,由于“跳弹”的投掷,必须要飞行员超低空飞行才能实现,这也会让飞行员陷入危险中。所以,自“惩戒行动”皇家空军遭受损失后,“跳弹”也就基本被“雪藏”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水坝   轰炸机   德国   鲁尔   洪水   法西斯   敢死队   英国   德军   飞行员   英军   空军   炸弹   民生   工业区   工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