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唯一的白人民族,欧洲面庞说伊朗语言,却誓死守卫边疆数千年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句耳熟能详的歌词描写了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的团结兴旺的场景。五十六个有着不同风俗、文化的民族共同构建了强大的中国。

但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在这五十六个民族中,有一个民族十分特别,那就是塔吉克族。

中国唯一的白人民族,欧洲面庞说伊朗语言,却誓死守卫边疆数千年

他们居住在新疆西南部帕米尔高原上,是中国唯一拥有白色皮肤的民族,他们的民族语言是伊朗语言,可是他们却非常地忠诚于中国这个国家,并誓死守卫中国的领土。

西方文化的长期熏陶让塔吉克民族行为习惯非常的“西式”,他们打招呼的方式是“吻手礼”两个人见面先握手,然后再俯下身子亲吻对方的手背。如果是关系好的同辈女子,她们会互相亲吻对方嘴唇,表示亲密友好。

中国唯一的白人民族,欧洲面庞说伊朗语言,却誓死守卫边疆数千年

塔吉克民族的人十分坦荡阳光,他们是一个崇拜太阳,以山鹰为图腾的民族。塔吉克人崇拜苍鹰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们主要的舞蹈都有雄鹰的元素,他们的民族乐器鹰笛也是由山鹰的翅骨制成的。

去到他们的牧民区,你会发现他们的帐篷都没有门,因为他们彼此信任,不偷东西,也不相信有人会来入室盗窃。

“塔吉克”在他们的语言中有王冠的意思。他们这个民族历史十分悠久,早在公元前2000年,最初的塔吉克族人就出现在了我国新疆塔什库尔干地区以及帕米尔高原并在这里长期定居了。

中国唯一的白人民族,欧洲面庞说伊朗语言,却誓死守卫边疆数千年

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并在这里设立了都护府,从这时起,他们正式归属于中原王朝的管辖。随后“丝绸之路”经过这里,这里便成了“丝绸之路的咽喉”。

丝绸之路将中原文化传递到了这里,唐朝时期文化交流最频繁,塔吉克族在这一时期也进一步加强了和中原的联系。

后来由于唐朝覆灭,战乱的中原无暇管理塔吉克人,他们就与中原王朝失去过联系。直到元朝时期,塔吉克族又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清朝的时候,西方列强曾经试图从我国新疆着手,吞噬我国领土,英勇的塔吉克民族拼死反抗,让敌人闻风丧胆。后来,帕米尔附近的浩罕汗国多次侵扰我们的边境,塔吉克族自发组织了自卫军进行反击,可是最后由于浩罕汗国背后有俄国的强力支持,我们的塔吉克英雄寡不敌众,都牺牲在了守卫边境的战场上。

中国唯一的白人民族,欧洲面庞说伊朗语言,却誓死守卫边疆数千年

后来,清政府派出左宗棠收复新疆,英勇的塔吉克小伙艾里布帮助清军杀死了侵略者阿山夏,收复了色勒库尔牧区。1891-1894年,面对着沙俄瓜分帕米尔、进占塔什库尔干的企图,塔吉克族人民组成了“色勒库尔绥远回队”,负责保卫家乡。除了自觉应征入伍,牧民也十分积极。许多塔吉克牧民自愿迁到塔什库尔干南部地区,一边在那里放牧,一边维护边防。

抗日战争时期,许亮、胡鉴两位中共党员来到塔吉克牧区工作,主要任务是稳固好抗日大后方、发展经济和领导塔吉克族人民开展反帝斗争。塔吉克人民十分配合共产党的反帝和抗日工作,经过塔吉克人民的不懈努力,成功遏制了帝国主义在新疆土地上的非法活动。

中国唯一的白人民族,欧洲面庞说伊朗语言,却誓死守卫边疆数千年

如今的塔吉克民族大约有5万多人,虽然他们长相欧式,风俗习惯也和中原的民族差别很大,但他们对中国的认同感是十分强烈的。

忠诚英勇的塔吉克民族最近的二十多年来,帮助解放军截获了几百起偷渡事件。每年的征兵季,塔吉克青年都不需要动员,纷纷踊跃参军。一代代塔吉克人像他们的祖先一样,为祖国的边防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塔吉克民族不愧被称之为为“高原上的雄鹰”。不仅是参军的塔吉克青年有这个爱国觉悟,当地的牧民也十分的自觉。有一位名叫巴亚克的当地牧民38年来每天都在寒冷的帕米尔边疆巡逻。他曾经说过:“一位农牧民,就是一个哨兵;一个农牧民的居住点,就是一个哨所”

塔吉克民族数千年来一直守卫在中国的土地上,他们已经把自己融进了大中华,深深地爱着它,并且身体力行地用实际行动保卫着祖国的领土,英勇忠诚的塔吉克民族永远是我们的好兄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塔什库尔干   塔吉克   帕米尔高原   帕米尔   中国   塔吉克族   民族   王朝   伊朗   中原   牧民   欧洲   新疆   丝绸之路   边疆   白人   面庞   领土   英勇   时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