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不知父亲身份,寻找8年后黑龙江省委找上门:你父亲是杨靖宇

那是1945年,马家的寡母郭莲,因为长时间的劳作还有积压已久的悲伤,终于病倒了,她握住自己女儿马锦云和儿子马从云的手,说:“娘是等不到你们爹回来了,但是你们不能放弃,娘相信他心里有咱们这个家,你们别怪他……你爹马尚德……他是保家卫国的大英雄……”不久,郭莲便去世了。

小伙不知父亲身份,寻找8年后黑龙江省委找上门:你父亲是杨靖宇

那是1951年,马从云兄妹在母亲死后,一直没有放弃寻找父亲的下落,但是收效甚微。但是在这一年的夏天,几辆小汽车上面下来了一队人,穿着光鲜,停下车就询问马从云家在哪里。到了他家中,便说:“你们的父亲找到了,是革命烈士杨靖宇!”

这一切都令马从云兄妹困惑不已,让我们一起回到最初,探寻落满尘土的往事回忆,揭开烈士杨靖宇子女的身世故事,回顾那一代英雄的血泪岁月。

正题开始之前,新来的朋友别忘了点点关注,既能回顾往期文章,又不错过之后的精彩内容。

杨靖宇曾经的家庭时光

说起杨靖宇的子女,就要讲一下杨靖宇的人物生平了。

1905年2月,天气严寒,杨靖宇便出生在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的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当中。他的父母为他取名为马尚德,希望他成为一个能够一直是一个有品质、道德的好人。

但是杨靖宇的出生反而加重了这个普通家庭的生活负担,他的父亲在长年累月的辛勤工作下,不幸去世,只留下了杨靖宇的母亲,多年来含辛茹苦地抚养着杨靖宇长大。

好在杨靖宇是一个吃苦踏实,心中有理想的少年,他看着辛勤的母亲,只希望能早一天长大成人,照顾老母亲。他在学习上从来没有松懈过,知道自己上学晚,他就加紧时间看书,终于在1923年,他18岁的时候,考上了河南省立开封纺染工业学校。

在这一年,他还在母亲、邻居的撮合下,结识了家乡附近杨桥村中的姑娘郭莲,二人一见如故,很快决定相伴终生。郭莲朴素踏实,将家中老母的身体照顾的很好。

小伙不知父亲身份,寻找8年后黑龙江省委找上门:你父亲是杨靖宇

也正是在学校就读期间,年轻的杨靖宇第一次接触到了革命,接触到了先进的思想。品学兼优的他,从小便对身边蛮横的地主充满怨恨,也正是在了解了关于革命的思想后,杨靖宇的心中,燃起了一股熊熊烈火,他知道只有革命才能解救无数黑暗中的百姓人民!

此后他便一直与学校中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一起,秘密参加了数次革命活动,发挥了积极主要的作用,这在此期间,他坚持革命的决心也越来越坚定。

他的活跃的表现,很快受到了上级组织的欣赏、肯定,党组织向他下达了前往确山领导农民运动的指令。杨靖宇在得到上级的命令后,很快便动身进行实践,并在1925年的“五卅”反帝爱国运动中,表现出来了不同凡响的积极性和决心,鼓舞了一大批农民子弟,效果显著良好。

杨靖宇也正是在领导农民运动中,逐渐掌握了方法,适应了环境,在多次的农民起义中,杨靖宇都表现非常突出,当地居民反响强烈,收获了不错的成果。

1926年,杨靖宇与郭莲有了第一个孩子——儿子马从云,得知诞下孩子的郭莲母子平安的消息后,杨靖宇心里非常高兴,十分感激这位一直任劳任怨地在为自己的家庭忙碌的普通女子。

小伙不知父亲身份,寻找8年后黑龙江省委找上门:你父亲是杨靖宇

郭莲虽然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但是她也知道自己的丈夫长时间不回家,必然是在忙着为人民的事情,她不怨他,诞下儿子后,郭莲也没有改变初心,还是一如既往地支持着杨靖宇,他去外面拼搏,自己就为他守好这个小家。

杨靖宇没有辜负妻子的付出,在杨靖宇的影响下,1927年初,确山县农民协会会员已经发展道路一万余人,规模很大,发展速度、势头也很好。因为很多农民都是在杨靖宇引导的农民起义后,才加入的确山县农民协会,他们的心中,十分肯定杨靖宇的能力和为人民办事的决心,在他们的大力拥护下,杨靖宇被选为了确山县农民协会委员长。

同年4月,杨靖宇得到上级组织的指令,发动确山农民暴动,从而以广大的农民为基础,驱逐确山县盘踞已久的军阀武装,真正让人们实现自由,不再受到他们的非法剥削和惨无人道的压迫。此次暴动同样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果,农民子弟攻占了确山县城。

一个月后,基于杨靖宇长时间以来的卓越表现,杨靖宇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党员同志。

光荣入党后,在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召开了“八七”会议,会议结束后,杨靖宇再次收到了上级的指示,并随即参与发动了刘店秋收起义,此次起义的影响巨大,在全国范围内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小伙不知父亲身份,寻找8年后黑龙江省委找上门:你父亲是杨靖宇

在秋收起义后,杨靖宇先后创建了确山县革命委员会、确山县农民革命军其中确山县革命委员会是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最早的县级农工革命政权,也是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和河南省的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意义重大。

随之而后,河南省的土地革命也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帷幕,杨靖宇可以说得上是不可或缺的推动者。

但是伴随着杨靖宇在农民起义中的突出表现,这既得到了上级组织的认可和肯定,随之而来的还有敌军的仇恨和报复

杨靖宇的名声在当地敌军中也人尽皆知,敌军的首领对于杨靖宇的行为非常愤怒,他下令命当地的“剿匪总司令部”到处搜捕杨靖宇,抓获他的人,可以得到丰厚的奖赏。

杨靖宇的行踪一直无人知晓,敌军便将黑手伸向了他的老母亲、妻子、儿子。丧尽天良的敌军,他们每日骚扰孤儿寡母,进行言语攻击,幸好杨靖宇的妻子,平时善良勤劳,在周围邻居的帮助下,逃脱了敌军的抓捕。此后,敌军面对已经逃走的杨靖宇一家,为了得到杨靖宇一家的下落,还在全县城内通缉,以五百元的高额赏金来悬赏他们的一家的足迹。

郭莲知道自己的丈夫此时一定是有任务在身,这才没有来营救,她便只身一人,一边搀扶着重病在身的老母亲,一手抱着年仅一岁多的幼儿,每日东躲西藏,察言观色。因为要照顾老母亲和幼儿,郭莲无法外出挣钱,只好日日靠着在街上要饭,来填饱肚子。

好在这样的情况不久便得到了转机,在党组织的接济下,郭莲带着老母、儿子来到了安全的地方生活。

1928年3月23日,郭莲又为杨靖宇诞下了女儿马锦云,苦命的郭莲,以为之后一家人的生活会越来越好,但是没有想到这将是一家人最后的时光。

为了革命,背井离乡

在女儿生下后的第五天,27日晚,杨靖宇在卧床的郭莲身边,不舍的抚摸着新生的年幼的女儿,郭莲看出了杨靖宇的心事重重,她问道:“尚德,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跟我说说吧。”

杨靖宇还是迟迟开不了口,他只是止不住地一直叹气。

小伙不知父亲身份,寻找8年后黑龙江省委找上门:你父亲是杨靖宇

贴心的郭莲,伸出虚弱的手,抚摸着杨靖宇紧锁的眉头,慢慢地说:“什么事这么发愁?”

杨靖宇看着郭莲,还是张口说了,“我,明天又要走了。”

虽然郭莲心中已经猜的八九不离十了,但是听到杨靖宇确切的话语,她的眼底还是流露出了许多的不舍和难过,虽然如此,她还是深明大义,自己的丈夫一直以来从事革命事业,她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如今,自己刚刚诞下女儿,面对又要离家远去的丈夫,再不舍,她也要舍得,她狠下心来,说:“我知道这次一定又是组织上的任务,你就放心去吧!家里面有我呢。”

杨靖宇面对懂事的妻子、襁褓中的女儿还有病痛缠身的老母,心中的愧疚还有不舍久久萦绕在心间无法散去。但是他明白这次任务的重要性,左右为难的他,听完妻子的鼓励和安慰,还是选择了毅然决然地投身革命事业当中,他轻轻抱起女儿,说:“我这一走,可能时间长,你们就在家等着我。”说着说着,杨靖宇不舍的泪水还是流了下来。

郭莲还是以大局为重,她看着悲伤的丈夫,还是深明大义地说道:“没关系,我们一家子都会好好等着你回来的。”

第二天,天还没有完全亮起,只见远处有一缕阳光时,杨靖宇就告别了母亲和妻子,看着还在睡梦中的子女,不舍地离家而去了。

此后杨靖宇一直在河南、东北等地从事着地下秘密革命工作,长时间的秘密动作,敌军还是将矛头指向了杨靖宇,几次三番地寻找杨靖宇的下落,杨靖宇被逮捕入狱共计五次,但是他面对罪恶的敌军,始终咬紧牙关,保守住了党的秘密。

抗日战争爆发后,杨靖宇的能力得到了上级组织的再次肯定,他先后担任了东北反日总会的领导者、中共哈尔滨市委第一任书记、满洲省委委员,还兼任了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

小伙不知父亲身份,寻找8年后黑龙江省委找上门:你父亲是杨靖宇

杨靖宇没有辜负组织的信任和家中的众望,他在1932年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第三十七军海龙游击队,还创建了以磐石红石砬子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为党组织的发展、战争,提供了深厚扎实的基础。

并在之后,继续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东北建立党领导下的民族统一战线的指示,整合了南满游击队、海龙游击队,成立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杨靖宇任师长兼政委

此后,杨靖宇一直活跃在战场上,以非凡的决心和积累的经验,担任了东北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总指挥,1934年11月,杨靖宇担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的军长兼政委。

他没有因为自己的职位而松懈,在战场上,灵活应对,以趁其不备,很大程度上挫败了敌军的秋季“讨伐”,并占据优势,迅速地扩大了我军的游击地区。

随着抗战队伍的不断壮大,杨靖宇的部队联合许多活动在东北的抗日队伍,以坚定的态度和强硬的手段,给予了日军最有力的打击,展现了我军最坚决的态度。在当时的日寇中,都流传着一句玩笑话,他们称杨靖宇带领的部队是“东边道社会治安之癌”,虽然是玩笑话,但是可以看出杨靖宇部队在日寇心中的地位,杨靖宇的付出换来了日寇发自内心的忌惮。

杨靖宇在卢沟桥事变后,继续配合着全国的抗战步调,更是以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部的名义,结合了自己多年来在战场上的经验,发表了《为响应中日大战告发东北同胞书》、《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部布告》,此两文一出,引起了全国范围的思考,大家通过杨靖宇的文章,第一次深刻了解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吞中国的野心,虽然没有身处东北战场,但是同样感受到了战士们的辛苦。

小伙不知父亲身份,寻找8年后黑龙江省委找上门:你父亲是杨靖宇

但是这位英勇的战士还是在战场上牺牲了,1940年2月23日,他在吉林濛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年仅35岁的他,将自己的生命留在了异乡,自从上次离家后,他一直没有回到过自己的小家,不停地为祖国抗日事业奋斗。

为了纪念这位烈士,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通化支队改名为了杨靖宇支队,濛江县也改名为了靖宇县。

寻父艰难,不负有心人

我们回顾完了杨靖宇战功赫赫的一生,让我们再看看他离家后,郭莲和孩子的生活。

1928年,杨靖宇离家后,家里只有郭莲一人能够下地干活,她平日里要照顾年迈病弱的老母亲,还要抚养嗷嗷待哺的儿女。

那段岁月是非常艰难的,她为了生活,多次厚着脸皮,请求好心的邻居施舍自己一些大米,她还继续在外乞讨,回家编手工竹筐。

但是没过多久,自己的婆母在病痛中离开了人世了,她死前握着郭莲的手说:“嫁给尚德真是苦了你了……来到我们家里,一天好日子也没过上。往后还要辛苦你照顾俩孩子了。”

郭莲强忍着泪水说:“娘,这是哪的话,我一定会照顾好从云和锦云的。”

婆母去世后,家里也没有钱来好好办葬礼,只能匆匆地下葬。

现在的家中只有郭莲和两个年幼的孩子了,她要是去打长工就没有办法照顾儿女,只能上街捡一些破烂,饥一顿饱一顿地过活。

到了深夜,她和儿女相拥入眠,心里却在挂念着已经许久没有来信的杨靖宇,她没有关于丈夫的别的东西,只有一张贴身携带的泛黄的照片,她怕弄丢,就小心翼翼地将照片缝在了女儿的破旧棉袄里。

小伙不知父亲身份,寻找8年后黑龙江省委找上门:你父亲是杨靖宇

孩子一天天的长大,他们也能为郭莲分担一点家庭的重担,她的心中也很欣慰,她怕儿女忘了自己一直没有见过的父亲,就日日和他们讲杨靖宇年轻时的故事。

不久,儿子马从云、女儿马锦云也都相继结婚,经常将郭莲接到自己的家里居住,希望能够缓解母亲心中的苦闷。

但是郭莲还是没有摆脱悲惨的命运,1944年,在新中国马上要成立的那一年,她再也承受不住生活的压力和对丈夫的思念,怀着疑惑去世了。

她在临终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就是,“孩子们啊,你们别怪你们爹,他是个有理想的大英雄,一定是为了国家在外打仗呢……这是你爹留下的照片……你们一定要找打他,那些打胜仗的红军里头,说不定就有你爹……他叫马尚德,你们找到了,一定要烧纸告诉娘。娘,是等不到他回来了……”

郭莲去世后,马从云和马锦云的心中一直不是滋味,想着要找到自己的父亲,来完成母亲生前的最后一个愿望,但是这又谈何容易呢?

杨靖宇已经离家近二十年了,二十年足以改变一个人的相貌,但是兄妹俩没有放弃,到处找人去问,有没有见过这位马尚德。

等到解放军解放了河南时,一队将士从马从云家门经过,兄妹俩连饭都顾不上吃,拿出一直贴身存放的小照片,就跑出门去,紧赶慢赶,才撵上了解放军的队伍。

解放军队伍里的小兄弟看着气喘吁吁的二人,连忙问道:“老乡,你们这是怎么了?”

马锦云率先说道:“小兄弟,你们队伍里有没有人见过这个人的?他已经参加十几年了,应该已经是一个首领之类的了,叫马尚德。”

这俩兄妹还以为自己的父亲叫马尚德呢,殊不知他已经改名成了杨靖宇

解放军的将士也一头雾水,摆了摆手说自己没有听过这个人,不知道是谁。

小伙不知父亲身份,寻找8年后黑龙江省委找上门:你父亲是杨靖宇

这下唯一的信息也没有了,但是兄妹二人还是没有放弃,他们不停地问路过村庄的人,他们相信有一天一定会找到自己从未谋面的父亲,也相信这个父亲也一直在记挂着自己。

久而久之,村里的人也都知道这对苦命的兄妹的故事了,都没事就帮他们打听着。

终于事情有了转机。1951年,在杨靖宇死后,上级党组织也一直在寻找他的家属的下落,他们不能让这样一位英勇的烈士,连他最亲的人都不知道他的生死。

在黑龙江省委的不懈努力下,这才得知了杨靖宇在来到东北前的家庭所在,有了确切消息后,省委派人刻不容缓地赶往了马从云、马锦云的家中。

兄妹二人对于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还是有些接受不了,他们无法接受自己找了多年的父亲是一个大英雄,更无法接受他已经战死沙场的消息。

等他们平静后,还是接受了这个事实,虽然杨靖宇缺席了他们的成长生涯,但是马从云、马锦云却并没有怪他,他们知道自己的父亲是为了更重要的事情,他们知道自己的父亲是为了更多像自己一样的可怜孩子去战斗的。

没有一场战场是没有牺牲的,每一位血溅战场的烈士,身后也有自己的家人,他们也在盼望着有一天能看到安然无恙的心头之人。

小伙不知父亲身份,寻找8年后黑龙江省委找上门:你父亲是杨靖宇

感谢那些背井离乡,将生命、青春献给祖国的战士们,他们在自己的小家和国家的大业面前,坚定地选择了牺牲自己的小家,还有许多年轻的生命,他们甚至都没有娶妻生子,便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或许他们有过犹豫,有过迷茫,但是在这短暂的犹豫、迷茫后,他们还是选择了拿起枪支,肩负起整个国家存亡的命运!他们的精神将永远闪闪发光,永远有人记得他们,永远缅怀他们的付出贡献!

创作不易,觉得文章还不错的朋友别忘了点点关注支持一下,关注博览历史,重温过往故事。感谢您的阅读,咱们下期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确山县   确山   云和   总司令部   父亲   黑龙江   敌军   兄妹   烈士   小伙   省委   上级   年后   丈夫   母亲   女儿   身份   心中   农民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