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去世前想吃鸽子蛋,寻遍北京城未果,只在宋庆龄处找到一枚

1975年12月底,宋庆龄听到了周恩来病危的消息,她的身体本也不好,又由于严格的组织纪律,不能亲自前往医院探视,为此十分焦心。

恰巧周恩来的秘书赵炜因公事来到宋庆龄的家中,她除了过问病情外,还很关心周恩来想吃些什么。

周总理去世前想吃鸽子蛋,寻遍北京城未果,只在宋庆龄处找到一枚

不料这么一问,赵炜顿时面露难色,说总理吃什么都没有胃口,就想吃点鸽子蛋。12月份的北京,寒风呼啸万物凋零,那时候又没有温室,鸽子早就过了产蛋的季节,赵炜寻遍北京城,也没能满足总理这点小小的愿望。

宋庆龄得知后,立刻吩咐保姆去楼下鸽棚翻找鸽子蛋。

宋庆龄十分喜欢养鸽子,这也是一种变相怀念丈夫孙中山的方式。孙中山在世时就非常喜欢鸽子,夫妻俩在上海寓所里饲养了鸽群。

解放以后,宋庆龄在北京的寓所突然飞进来两只迷路的鸽子,她开心地建了鸽舍,精心照料着这一对小精灵。接着鸽子越养越多,很多国内外友人也送来鸽子做礼物。如印尼总统苏加诺,特意送给宋庆龄一对通体纯白的名鸽。

周总理去世前想吃鸽子蛋,寻遍北京城未果,只在宋庆龄处找到一枚

虽说宋庆龄家鸽子数量不少,但保姆钟兴宝没抱任何希望。这寒冬腊月的,鸽子冻得瑟瑟发抖,怎么可能产蛋?

想不到的是,在鸽棚极其偏僻的角落里,钟兴宝居然寻到一只闪着微弱光泽的鸽蛋。当赵炜看到这枚鸽子蛋时,兴奋地整个人几乎跳起来,赶忙带去医院。

从这以后,宋庆龄和工作人员一有空就往楼下鸽棚里溜达,希望再出现奇迹。可是十几天后周恩来便去世了,鸽子蛋也始终没能找到。

就连宋庆龄都对此事感到蹊跷,问钟兴宝:“怎么那天偏偏就让你寻着了一只呢?”

钟兴宝的回答很朴实:“那是因为总理人好呀!”

周总理去世前想吃鸽子蛋,寻遍北京城未果,只在宋庆龄处找到一枚

宋庆龄家的工作人员,都对周恩来的亲切随和印象深刻。他每次来探望宋庆龄时,必定先和工作人员一一打招呼,感谢他们对宋庆龄的照顾,偶尔还要讲上几句笑话。临走时,周恩来也会同大家握手再见,毫无领导架子。

宋庆龄有很多好朋友,但在她的心目中,最亲密的朋友非周恩来莫属。

1924年周恩来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时, 曾特意邀请宋庆龄来校对师生进行革命教育。初次见面,两人都留下了美好印象。周恩来认为宋庆龄的演讲深刻动人,宋庆龄认为周恩来虽然年轻,却才华横溢,前途不可限量。

到了1926年,蒋介石与汪精卫形成宁、汉对立的局面,宋庆龄选择与我党合作,虽说革命处于低潮,但她与周恩来都坚信革命必定成功。

从1927年11月到1931年12月期间,周恩来作为上海地下党组织负责人,在上海艰难地开展工作。这期间,也得到了宋庆龄的大力帮助。

周总理去世前想吃鸽子蛋,寻遍北京城未果,只在宋庆龄处找到一枚

虽说宋庆龄在名义上仍然属于国民党,但周恩来对她无比信任,将一批党中央的机密文件,还有用代号“伍豪”签名的政治局会议记录藏到宋庆龄住所,避免了敌人的疯狂搜查。

在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宋庆龄由沦陷的上海转至香港,又在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前的几个小时里搭乘最后一班飞机抵达重庆时,其中都有地下党组织保护其撤离的身影。尤其是周恩来曾多次致电廖承志,要他务必保证宋庆龄安全撤离。

宋庆龄在重庆期间过得很心累。她和两位政见不同的姐妹倒是可以重叙亲情,可那位大权在握的妹夫蒋介石,成天想着劝说宋庆龄站在自己一方,还派特务昼夜监视宋庆龄住处。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宋庆龄可以与时任南方局书记、在重庆开展工作的周恩来常常见面或书信往来。

周总理去世前想吃鸽子蛋,寻遍北京城未果,只在宋庆龄处找到一枚

那一段艰苦岁月,是二人往来最频繁的时期。宋庆龄只要举办家宴,周恩来必定是座上宾,当然,邓颖超也每每作陪。

说起来,邓颖超与宋庆龄认识的时间和周恩来差不多长,两位妇女儿童战线的优秀领导人,曾在广州和香港等地共同努力工作,也由此结下深刻友谊。

宋庆龄多年来,一直呼吁世界各地和平人士为中国抗日捐款。当时,捐款大部分都被国民党政府扣下。宋庆龄为了边区的军民,先是成立了“保盟”,后来又筹备组建“中国福利基金会”,将无数救济物资送往被重重封锁的延安。

在宋庆龄送出的物资中,最为人称道的是送给延安保育员的大磅秤和送给边区医院的大型X光机。

大磅秤可以准确称量孩子们的体重,被足足使用了几十年。X光机由于体型巨大无法通过飞机舱门险被拒载,是宋庆龄出面请美国负责调停的五星上将马歇尔,将舱门改大后运至延安,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周总理去世前想吃鸽子蛋,寻遍北京城未果,只在宋庆龄处找到一枚

每次收到这些历经千辛万苦才运来的物资,周恩来必定会给宋庆龄写上热情洋溢的感谢信。这使宋庆龄感觉到,自己并不是孤军奋战,身后站着无数的军民在支持她、为她呐喊。

1949年国民党政权面临溃败,但蒋介石不甘心失败,开启了疯狂反扑之路。上海成为恐怖大本营,特务们倾巢出动,只要看到可疑的人物,立刻就地处决。

宋庆龄也面临着生命危险,蒋介石一度派人劝说她去香港或台湾,但宋庆龄毫不理睬。盛怒之下,蒋介石将宋庆龄列为“被制裁”名单,预备向她下手。

周恩来专门派出精干力量在宋庆龄宅邸附近日夜巡视保护,同时与毛泽东一道向宋庆龄发出邀请,希望她能够到北京参加即将组建的新政协会议,并避开上海的危险。

这次宋庆龄拒绝了,她此时病得起不来床,加上只想做儿童工作并不想担任领导职务,况且北京的形势也不甚明朗,基于种种考虑,毛泽东和周恩来尊重了宋庆龄的选择。

周总理去世前想吃鸽子蛋,寻遍北京城未果,只在宋庆龄处找到一枚

上海解放后不久,周恩来派邓颖超前来上海,第二次请宋庆龄北上。原本宋庆龄颇为犹豫,当看到邓颖超拿出毛泽东和周恩来写成的亲笔信时,克服了身体的种种不适,爽快同意了邀请。

周恩来与宋庆龄的关系,与其说是志同道合的政治伙伴,不如说是相识多年的老友更为亲切。

周恩来在生活上对宋庆龄极为关心,宋庆龄在北京的住所,都由周恩来亲自选定。

周总理去世前想吃鸽子蛋,寻遍北京城未果,只在宋庆龄处找到一枚

宋庆龄初到北京时居住的方巾巷寓所,是北京城极为罕见的两层小楼别墅,住起来非常舒适。等到建国门火车站建成后,因为噪音和拆迁的原因,宋庆龄又搬了家,第二处家因为紧挨什刹海,房间比较潮湿,细心的周恩来知道宋庆龄患有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便再次为她选定新的住宅。

在宋庆龄北上前,考虑到她身体的实际情况,周恩来亲自打电话给上海铁路局,要他们备好头等卧车加餐车,嘱咐邓颖超从上海带着可靠的厨师前来,以免宋庆龄吃不惯北方菜。

当宋庆龄在上海、北京两地往返时,乘坐的都是周恩来的专机,二人关系可见一斑。

周总理去世前想吃鸽子蛋,寻遍北京城未果,只在宋庆龄处找到一枚

宋庆龄对周恩来也非常关心。每次从上海回北京,她总要亲自精心挑选礼品送给周恩来。有一回周恩来请人转告她:“不要这样费心了。”她不以为然地回答:“这不是费心,而是我生活中很大的一部分安慰。”

与解放前不同的是,尽管二人共处北京,联系却不似以前紧密,宋庆龄也很少邀请周恩来到家里来吃饭,原因就是她非常体谅周恩来的忙碌,希望他有空闲时间的话可以多歇歇,自己就别再给他添乱了。

1950年8月,是周恩来和邓颖超25周年结婚纪念日,也被称为“银婚”。

两人对结婚纪念日守口如瓶,因此就连工作人员也不清楚此事,可宋庆龄却牢牢记得,她特意从上海发来贺电,令周恩来邓颖超感动不已。

周总理去世前想吃鸽子蛋,寻遍北京城未果,只在宋庆龄处找到一枚

自从孙中山去世后,宋庆龄被流言蜚语困扰了很多年,为此她特别注意与男性的交往尺度。她卧室所在的二楼,有严格规定:男性禁止上楼。

就连在国外访问时,已经70岁的宋庆龄依然不愿意男性工作人员搀扶自己,每次都是共同访问的周恩来扶着她上下台阶。在她的心里,并没有把周恩来当成高级领导人、大国总理,而是看做了亲弟弟。

1972年,社会上悄悄流传着周恩来生病的消息。但当著名女革命家何香凝去世时,宋庆龄和周恩来同时出席追悼会,从周恩来的脸上看不出丝毫病态。不止如此,他照旧对宋庆龄嘘寒问暖,多次打来问候电话不说,也对宋庆龄的医疗和日常起居做出了具体安排,但二人很长时间没有见面。

1974年,周恩来已经病得很重,可听说宋庆龄患上面瘫时,他依然亲自致电安慰。9月20日,宋庆龄站在窗前,饶有兴致地看工作人员在庭院的南湖中捕鱼,大网收上来,居然捞上来一条23.5斤重的大草鱼。宋庆龄不舍得吃,指示秘书送给周恩来补身体。

周总理去世前想吃鸽子蛋,寻遍北京城未果,只在宋庆龄处找到一枚

1974年是建国二十五周年,按惯例要隆重庆祝。宋庆龄当时身体非常虚弱,又患上了严重的眼疾,是那种很难出门见人的状态。当接到电话时,她拒绝了邀请。

没多久,电话铃再次响起,国管局局长在电话中解释说,这次招待会规模空前,要有四千五百人出席。考虑到宋庆龄的身体,他还特别说明,招待会时间不会太长,约一个多小时。最打动宋庆龄的是最后一句话,长期抱病的周恩来,将要和往常一样,主持这次国庆招待会。

得知周恩来有可能出席会议,宋庆龄拖着沉重的病躯来到会场,不停地朝着门口张望。就在招待会开始的那一刻,大家见到了周恩来那瘦削的身影,立刻全体起立,长时间热烈鼓掌。为了看清周恩来,不少中外来宾甚至不顾礼节,站到了椅子上。

主宾席是一个长桌,周恩来在正中就坐,右侧第六位是宋庆龄。当周恩来走到话筒前准备致祝酒词时,全场再次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人们似乎渴望用这种方式使周恩来留下的时间更长久些。

等待了片刻,周恩来双手做向下压的动作。在他的一再示意下,宴会厅里才渐渐地平静下来。周恩来的苏北口音和温暖的微笑,使人们如痴如醉。短短的祝酒词,竟被不时爆发的热烈掌声打断十余次。有些根本不到断句的地方,也被人们不适当地插入长时间的掌声。

很多人并不知道,周恩来身患癌症已有两年多,而此时他刚刚做完第二次手术。对他出席这次招待会,医护人员是持反对意见的。但周恩来坚决地说:“我要出席这次招待会。”他心里明白,这次相聚,很可能就是与大家的永别。

周恩来说完祝酒词后举杯提议:“请大家为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为世界各国人民大团结干杯!”因为身体原因,祝酒后他没有入席就座,与宋庆龄握了握手后,歉意地提前退场,这是周恩来生前与宋庆龄最后一次近距离相见了。

周总理去世前想吃鸽子蛋,寻遍北京城未果,只在宋庆龄处找到一枚

10月7日,邓颖超打来电话说:“国庆宴会看到您在主宾席很高兴。外宾多,不便打招呼问好。回去累吧?听总理讲,看到您身体还好,很高兴。”宋庆龄答:“谢谢亲切慰问。想见面谈几句话,愿望没有达到。”

此后的1975年1月13日,宋庆龄曾坐在全国人大四届一次会议的主席台上,看到瘦骨嶙峋的周恩来发表《政府工作报告》的背影。她再次见到周恩来,就是在北京医院与他的遗体告别了。

1981年宋庆龄去世后,在整理她的遗物时,工作人员意外发现一份她珍藏的祝酒词。

宋庆龄一生中参加过数不清的会议,那些长篇大论的讲话稿,她从来没有刻意收藏在身边,更别提什么开幕词、闭幕词、祝酒词之类的礼节性讲稿,几乎毫无留存的价值。

等到仔细查看这份讲稿后大家明白了,这是《周总理在国庆二十五周年招待会上的祝酒词》,宋庆龄将十六开大小的讲稿仔细对折后,装到衣袋里带回来,将它与自己的珍贵物品放在一起,她在用这种方式怀念与自己有50年友情的最亲密的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8

标签:北京城   鸽子   周恩来   祝酒词   延安   讲稿   重庆   香港   招待会   蒋介石   北京   上海   总理   工作人员   身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