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汽车零碳发展的可行路径——氢能内燃机

根据福布斯全球实时富豪榜,香港上市公司宁德时代的董事长曾毓群身家暴涨了 32 亿美元,以 495 亿美元的财富(相当于 3200 亿人民币)规模成为香港的新首富,比香港富豪李嘉诚还要多 890 亿元;同时也成为中国排名第二位的富豪。

曾毓群的成功主要是源于锂电池产业。世界各国以及主要汽车制造厂商对于电动汽车的热情,极大地推动了锂电池需求的迅速上涨。问题是,锂电池的产业热情是否能够长久呢?以减碳甚至零碳为目标的环保要求,是否会决定电动汽车未来的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未来是锂电池还是氢能

未来汽车零碳发展的可行路径——氢能内燃机

锂电池电动汽车替代燃油汽车,无疑在减碳效果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锂电池的生产和使用同样会造成大量污染。一方面是由于锂矿的开采,以及锂电池的生产过程存在着污染;另一方面锂电池的回收和利用,目前仅仅在理论上存在可能,在实际应用中,当电池容量低于 80%的时候,电动汽车就要更换新电池。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从减碳目标和环境污染的角度来看,电动车产业实际只是变更了驱动模式的传统制造业,甚至比传统汽车制造业的污染还要严重。现在的电动汽车热潮,实际只是受资本推动的一次失去理智的狂欢。

未来汽车零碳发展的可行路径——氢能内燃机

而真正有意义的绿色汽车工业,实际上是氢能汽车,而且是使用氢燃料发动机的汽车,并非氢燃料电池汽车。因为氢燃料电池汽车终究还是需要电池组的,而氢燃料发动机则无需庞大的电池组。

在这方面,福特汽车公司早已研制成功了氢燃料发动机,它的技术是成熟而有效的,关键在于各国政府、社会和产业界的认识。

未来汽车零碳发展的可行路径——氢能内燃机

今后使用氢燃料发动机的汽车,在减碳和控制污染方面的作用是明显的,这将成为氢能社会的主要支柱。

从社会产业结构角度来看,氢燃料发动机的汽车,不仅仅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工业品,而且还是对制造业结构影响最小的绿色工业品。现在市场热门的电动汽车,其结构是全新的,大量的零部件与现有的汽车制造业制成品是不兼容的,这意味着电动车难以承继现有的汽车制造业体系,而重构完全不同的电动车体系,会造成失业等严重挑战。不过,使用氢燃料发动机的汽车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就一般原理来说,它只是变更了发动机的燃料——从成品油变成了氢燃料。

能源工业的角度来看,实际也是氢燃料发动机的使用更为有利。因为氢气的生产可以利用原有的矿物资源,如使用煤炭资源,虽然这容易导致“灰氢”(Grey Hydrogen)——通过化石燃料(例如天然气)燃烧产生的氢气,这种类型的氢气约占当今全球氢气产量的 95%。灰氢的使用虽然不如“绿氢”(Green Hydrogen),绿氢是利用可再生能源(例如太阳能或风能)通过电解工序产生的氢,其碳排放可达到净零,但从化石燃料转向灰氢,这是能源转型中一个宝贵的过渡过程,能源工业可以因此赢得调整的时间。

现在妨碍这一目标实现的主要障碍,第一是氢燃料的价格,过高的氢燃料价格阻碍了其使用,减少了氢燃料利用的经济性。第二是各国政府所提供的政策配合。

从氢燃料的价格来看,未来价格不断下降是肯定的,而氢燃料是完全不会污染环境的。从各国政府的政策配合来看,这方面现在的问题较大,包括氢燃料供应的网络以及政策配套,包括法律制度等都存在问题。

未来汽车零碳发展的可行路径——氢能内燃机

因此,氢能社会的构建是一个跨越能源、产业、消费、政府的复杂系统,目前的关键障碍因素是氢燃料价格和政策问题。但从绿色发展的长远需求看,氢能利用是真正能实现零碳发展的可行路径。

引自:安邦智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富豪   电池组   氢气   汽车   内燃机   香港   锂电池   电动车   燃料   路径   发动机   制造业   电动汽车   能源   未来   产业   社会   价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