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说,生命起源于蛋白质。

马克思说,生命起源于蛋白质。可自然界的原始无机物形态里就没有蛋白质。那蛋白质是哪里来的呢?

西方人的″一元决定论物质观"就被这个疑问憋死了!1953年,美国科学家米勒和尤里首次在试验室条件下摸拟那种被认为是早期地球环境的实验。他们把水、甲烷、氨和氢气置于一个密封的烧瓶中,采用电火花摸拟闪电穿过大气,所产生的混合蒸气浓缩物被收集在装置底部。大约一个星期后,底部的水变了颜色。经分析:发现了11种氨基酸和其它小分子化合物共20种,其中有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都是生物蛋白质的构成成分。摸拟原始大气试验虽然获得了20种小分子有机物。但构成生命的基础是大分子的多聚物。如蛋白质、脂肪、糖类和核酸等。现代生命科学证明:生成大分子的条件需要其它大分子的存在。在那个没有生命存在的地球环境里,大分子化合物的存在是哪里来的呢!这就把"西方一元决定论者″憋死了。原始地球产生不出″大分子化合物”,生命就无法产生于地球,于是,他们的思想乱套了,有人想到外星球,有人想到宇宙太空、有人想到正物质,有人想到暗能量,有人想到上帝,有人想到神鬼。天呀!西方人的想象真夠丰富,可惜都没想到点子上。

用中国的生命二元反应论来解释这个“大分了化合物"的生成",就十分简单了。它既然是在生命中存在的,就肯定是在生命中合成的。你就应该到生命中去找?你满宇宙、满世界去找生命中的大分子存在,你是不是缺心眼呀?!

生命大分子化合物是怎么产生的?

美国生物学家福克思在米勒试验的基础上又做了一个试验。他把米勒获得的20种氨基酸粉末在无氧条件下加热到180度,则可形成大量多肽,即长链氨基酸。再把混合多肽和水加热,便产生出一种"类蛋白微球小球"。这些微球小球真径不超过2μm,形如球菌,其外壁似乎是两层。且有渗透与选择扩散的能力。它们以增大体积的方式长大,以出芽的方式繁殖。可以从溶液中积累糖和氨基酸,并具自然的酶活性。由此可见,这种微球己经显示出了它的活性特征。用中国生命二元论刺激感应性判断,它已经是一个二元生命了。为什么西方不敢承认它是生命呢?这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那个大分子蛋白质化合物。

如果我们设想一下,从无机世界里制造出了20种氨基酸化合物,这就使地球从无机物环境进入了有机物环境。从20种氨基酸化合物里制造出了能自已吸收糖和氨基酸长大,并能出芽繁植的且有酶活性的物质体,这不就是刺激感应性的"灵性″诞生了吗?!只要这个灵性物能夠活下来,制造出大分子蛋白质的可能性还会遥远吗?但可惜地是,试验没能提供它们成活的条件,当然也就无法获得大分子蛋白质聚合物了。

福克思获得地那堆微球小球,在现代腐败细菌侵蚀下,很快变成了一滩臭不可闻的黑粘废料,只能扔掉了。若在地球原始环境中,腐败细菌还没有被大自然培养出来。微球小球的成活率就不会受到危协。它肯定会在长期地出芽繁殖中产生出更高一级的蛋白质。这不是顺理成章地事吗!这绝不是我的想象。生成蛋白质的是生命,我们到生命中寻找。是找对了方向。这还是不可想向的难题吗?!

注:文中引用的实验资料来自于高等学校教材《普通动物学》。主编:刘凌云,郑光美。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出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蛋白质   米勒   马克思   生命   无机物   大分子   多肽   有机物   小球   氨基酸   化合物   中国   活性   原始   地球   环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