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盛斋德州扒鸡诞生记

永盛斋德州扒鸡创始人刘永海是个苦命人。

还在六七岁上,正值日寇入侵中国,德州沦陷,鬼子在城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面对民族危亡,深明大义的奶奶刘李氏置小家于不顾,毅然决定让两个儿子往南方寻找中国抗日军队,报国从戎,向侵略者讨还血债。

伯父刘全德和父亲刘全忠走后,剩下孤儿寡母,那日子更艰难了。当时他们家住在德州火车站街,因与德州五香脱骨扒鸡第八代嫡派传人、著名扒鸡制作大师韩世功、吴清海先生为邻,为补济家庭,年幼的刘永海就去扒鸡店打杂。十冬腊月天,宰鸡脱毛,两只小手冻得像小萝卜。

刘永海有个表大爷叫端木兆荣,十分同情他们一家人处境,就把表侄子收到自己身边工作。端木兆荣出生于书香门第,少时曾在天津兄长开的中药铺工作,因而颇通药理。他熟读诗书,爱好文学,还写得一手好字,是德州文化名人,人称端木先生。因过去长期在药铺工作,他对药理也很有研究,还能给人把脉看病。在德州五香脱骨扒鸡制作工艺中,如何配置中药佐料是一道关键程序。端木先生虽是文人,但身居扒鸡之乡,对扒鸡制作具有浓厚的兴趣。当时,他拜扒鸡制作大师徐恩荣为师,精研熟练,很快掌握了德州五香脱骨扒鸡的制作技术,成为德州五香脱骨扒鸡第八代嫡派传人。为继续提高扒鸡品质,他与几个扒鸡制作师傅入股成立中心斋扒鸡四合店,端木先生主攻扒鸡制作的配料改良。通过实地调研,查找资料,反复试验,依据食药同源理论,在传统扒鸡制作使用的几种佐料基础上,又增加了十多种对人体保健有益的重要佐料。既丰富了口感,又提高了扒鸡品质,达到食药同源,从此德州五香脱骨扒鸡也成为一种保健食品。

1941年,年满8周岁的刘永海正式拜端木兆荣为师。刘永海聪明伶俐,勤奋好学,深得端木先生的喜爱。端木兆荣对他关心爱护,要求严格,不仅传授秘方,教授技艺。业余时间还教他读书识字,师徒俩情若父子。几年功夫,不光学到了扒鸡制作真传秘方,文化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

端木先生是个有名的书迷,当时人们常常看到他坐在煮锅前,手捧厚厚的一本书,一边看书,一边煮鸡。有一次,当他读到《水浒传》中花和尚鲁智深把盏吞鸡倒拔垂杨柳时,情不自禁地大叫一声:“英雄,鲁提辖真乃当世英雄也!”一扬手,竟然把书甩到鸡汤锅里。他博览群书,最爱读的书是《聊斋志异》与《三国演义》,不知读了多少遍,两本书都叫他翻烂了,仍爱不释手。刘备当过德州平原县令,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也在平原。一天,平原县有个三国迷慕名来德州找端木兆荣畅谈三国,他非常高兴,把来人视为至交。于是,两人吃鸡饮酒,彻夜阔论三国,兴趣盎然,不知疲倦。

他自己爱看书,也要求刘永海每天晚上读书写字,他从书中懂得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端木先生还喜爱评书,经常写些有关德州五香脱骨扒鸡奇闻异事的段子,师徒二人在自家扒鸡铺门口向行人表演,逗得南来北往买扒鸡的客人哄然大笑。端木先生的扒鸡铺地处火车站街,“品德州扒鸡,听端木评书”,已成为火车站广场前的一道亮丽风景。

端木先生博览群书,知识渊博,为人正派,经商诚信,积善行德,周济弱贫,是当地有名的爱国人士。他教育刘永海,为人经商都要讲诚信,顾客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对父母要挚爱诚信,不欺不诈。他还亲书两个条幅:“‘宁要一锅汤,不要五间房’;‘毫毫克克配料一厘不少,分分秒秒焖煮一分不差’,”挂在扒鸡作坊正面墙上。每天早、晚让刘永海念一遍。

一天下午,德州城南二十里铺村一个王姓大户人家办喜事,捎信在端木兆荣扒鸡铺里定了30只扒鸡,说是第二天上午派人来取。当时端木先生有急事外出,当天扒鸡已经卖光,于是就叫徒弟刘永海加班制作。刘永海不敢怠慢,从下午杀鸡整形开始,忙活了一个通宵。第二天,王家派人来取走了扒鸡。这时外出的端木先生回来了,问了刘永海情况,很满意。可当端木先生翻动煮锅汤时,发现锅里有一个公鸡头和一只母鸡爪子。他把刘永海叫到跟前,指着捞出来的鸡头和鸡爪子问:“这是怎么回事?”刘永海喃喃地说:“这.......,可能是不小心弄掉的。不大事吧!”端木先生板着脸很严肃:“你说不大事,我说这是天大事。德州五香脱骨扒鸡讲究的是整体美观,人家办的是喜事,把咱的扒鸡摆在席上,一个无头,一个少爪,不吉利呀?”先生谆谆告诫他:“生意上无小事,往往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就会砸牌子丢饭碗。”当天下午,端木先生吩咐刘永海精心挑选了两只新出锅的公、母鸡,骑上毛驴赶往二十里铺,先向主人赔礼道歉,又把两只扒鸡送给人家。王家非常感动,逢人边夸赞端木先生师徒讲诚信,从此他非这家铺子的扒鸡不买。

这件事对刘永海一生教育很大。他独立经营后,一直不忘师傅的教诲。端木先生还经常向刘永海讲一些爱国爱民的道理。他说:“只有国家富强永盛,商家才会生意兴隆,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如今日本强盗入侵,国家处在危难之中,我们不能扛枪打仗,但也要为抗日尽微薄之力。”

日本占领德州期间,端木先生多次通过地下党捐助八路军运河支队钱物。有几次,他叫刘永海装扮成卖柴的,装上一筐子热乎乎的扒鸡慰问八路军战士。同时,师徒二人还经常参加一些地方赈灾募捐活动。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战败投降,德州人民敲锣打鼓,欢庆胜利。这天,刘永海刚刚参加完庆祝大会回家,端木先生也赶来了。他急忙搬来一把木椅,让师傅坐下。端木先生端坐木椅,双手抚摸着刘永海的头,深情地对他说:“小侄子呀,赶走了日本鬼子,从此天下太平了。你跟我4个年头,也学到了我的真传手艺,今后有何打算吗?”刘永海望着师傅,摇摇头。端木先生笑了:“男人要有大志向,你也长大了,不能一辈子光跟着我干呀!我想让你自立门户,制作、经营扒鸡生意。你看如何?”刘永海看了看身旁的奶奶,奶奶也笑了,鼓励他说:“孩子,就按你表大爷说的办,奶奶支持你!”刘永海一听有表大爷支持,有奶奶帮助,便横下一条心:自立门户,自主经营,一定把生意干好。娘儿俩商量后,又蒙亲朋帮忙,很快筹集到七块现大洋,作为筹办资金。端木先生说:“国家太平,永盛不衰。就叫永盛斋吧!”他又择个黄道吉日,亲书“永盛斋”三个大字,制成牌匾,于日本投降后的第十三天,即1945年8月28日,正式挂在刘永海居住的火车站街38号大门上。开张那天,端木先生请来德州几十个有名的扒鸡店铺大掌柜庆贺,奶奶还叫孙子买来几挂鞭炮燃放,摆酒一桌,煞是热闹。席间,端木先生为客人们即兴表演了一段自编的西河大鼓《师徒情话》。

就这样,在欢庆抗战胜利的锣鼓声中,永盛斋牌扒鸡诞生了!

永盛斋德州扒鸡诞生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德州   嫡派   木椅   药铺   博览群书   真传   佐料   日本   师徒   大爷   火车站   端木   有名   师傅   奶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