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祝您平安!

母亲,祝您平安!

孙青松

母亲又一次生病住院了。每每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都会立即揪了起来,并且几天不思茶饭,牵挂之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从来不相信那些宗教式的信仰与崇拜,人类社会中的一切关系,只有母子的情怀堪比天大,比地广,且重于五岳。因为她给我的是生命,我吸吮的是从她的躯体中咕咕流出的乳液,还有比这更恩重如山的情怀吗?

这消息还是大年三十从三弟那里传来的,其实早在四天前,她就病毒性感冒了,发烧窒息,大口的喘着粗气,每天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只是因为马上过大年了,她不想去医院,三弟只好让当医生的表妹在家里服侍她吃药输液。可是,就在那几天里,我每次打电话问候,母亲总说很好,她躺在床上挂着吊瓶,却说正在看电视剧《儿女亲家》了,还埋怨那个女亲家是个多事篓子呢!其实,她这是在安慰我的心,她不想叫她远在几百里之外的儿子为她操心挂念。这是我们家老人的一种常态,父亲在世时,他们都住在农村老家,那时父亲身患严重心肺病和支气管炎,但在外地工作的子女们每次打电话,他们都不会把病情告诉给孩子的。

“放心吧,我和你娘身体都挺好,你们干好工作就行了!”

这种伟大而善意的谎言,一直成为两位老人的口头禅。他们带给儿女的是平安,然而自己却在默默忍受着疾病的痛苦。哦,这种出自内心的博大情怀,比海深,比地厚,是任何造物主不能胜任的。

年且九十的母亲精瘦、高挑儿,体重只有三十几公斤。但挺直的腰板、笔直的双腿依然高扬着,只有走起路来才开始喘着粗气,已力不从心了。谁能想象,当年在大跃进的号角声中,正值她二十几岁的青春岁月,作为战天斗地的“穆桂英连”主力队员,曾经喊着“敢教日月换新天”口号,在水利大会战工地上推车、挖河,披星戴月连续大干十天十夜,最后由公社书记亲自为每个当代“穆桂英”披上一条红头巾。六十多年了,她至今还保存在老家的旧衣柜里。一次回老家时,她还从衣柜里翻出来让我们看,我们给她戴上拍了照。当时她笑得是那样灿然。

母亲心灵手巧,织布纺线,插花绣鞋,唱曲扎彩,样样出众。尤其她每逢过年剪的窗花,可谓鲜活极了。那些站在梅花枝上的喜鹊,个个张着小嘴儿歌唱。晚上我钻进热被窝里,望着窗户纸上的这些可爱的小生灵们,真相捉下一只揽在怀里与我一块儿睡觉。她没上学,但能认识好多字。尤其自从有了电视,她成了连续剧迷儿,每逢看到不认识的字就问,直到问明白了字的意思方才罢休。她说自己年轻时拖家带口没时间学习,若是自己有条件进学堂,也会考上大学的。讲着讲着眼里就掉下泪来,她说自己当了一辈子睁眼瞎,外面的世界啥也不懂,算是白活了。她出身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但姥爷思想守旧,坚信“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信条,膝下四女一男,只让舅舅上学。后来土改中在驻村干部劝说下,三姨妈也上学了,虽然学习成绩门门第一,可是只读三年,还是被姥爷勒令辍学回家。至今讲起这些,母亲总是喊姥爷是个“老封锁”,我说不叫封锁,是“老封建”,于是,我就把封锁和封建这两个词给她细细解释,她听明白了,就说一声“记住了”。母亲爱学习,并且学以致用。尤其学了一些字词后就开始用上了。记得那年我们和母亲摘棉花,每人一楼,母亲先开口,说:“俺艰苦朴素摘这楼,你们并排挑。”我们几个儿女都笑了。三弟说:“娘,您用词不当,何必炫耀?”二妹白了三弟一眼:“你个不敬小子 ,咋对咱娘说话?”娘愣了一下,问:“俺艰苦朴素说错了吗?”我说:“没错,可是这个词用在这里不太合适。”她又问:“那用啥才对上口呢?”我说:“你挑的这楼棉花长得最好,棉桃开得最多,当然干起活来最累了。要是用‘勇挑重担’就能对上口了。”娘随口改道:“好,俺勇挑重担摘这一楼。”一家人都笑了起来。

父亲去世后,母亲先是在老家自己过,由大弟弟照顾。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尤其是冬季天气寒冷,开始我们就把他接到城里轮流照顾,这些年她一直住在三弟家中。三弟最小,算是母亲的老送儿子了,比我这个老大年龄小16岁。母亲夸小儿子心细,会做饭,三媳妇脾气好,说话就笑,就在那里定居了。不过我还是想,这或许是因为母亲和弟妹们看我也是快向“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年龄上迈进了,他们分明是在减轻我的负担的。这样,同在一个城市的三妹和三弟就共同承担起照顾母亲的重任了,我定期去看望老母,远在天涯海角的二妹每年都回家同母亲住上几个月,母亲深深感受到儿女们的孝心,逢人便夸我们家的孩子如何孝顺。

听到母亲住院的消息,我当天就去医院买了一大箱子药品,带上海参、牛奶,第二天就赶到三弟家。但可恶的新冠疫情却又不能让我同母亲长时间守在一起,只是那天晚上三弟向医院请假把母亲临时接回了家,我们母子才得以相聚。她喘着粗气,捂着胸口,瘦削干瘪的脸上布满黑斑,强忍着一丝力气和我说话,还是那句“你放心吧,我只是个感冒,死不了的,摊上你们这帮子好儿女,就是死了也知足了。”听着听着,我眼里噙满泪水,急忙把她扶到床上,盖上被子。她躺在床上,又不断地开始念叨三弟、三弟媳和三妹这些天对她细心照顾,操心受累的事。她说儿女俺疼过,对俺好俺不搭情,可是媳妇俺没养过疼过,那天夜里俺屎尿撒到被子上,是三媳妇亲手打扫的,这孩子可是个孝顺媳妇呀。一旁的三弟媳听了,诚恳的说:“娘,您别说了,这还不是俺应该做的吗!?”我说:“三弟媳是人民教师,教书育人,通情达理,是咱家的楷模。俺们都应该向她学习。”母亲点着头,满意的闭上了眼睛。

就这样,我很快回济南了。昨天上午,三弟媳给我发来母亲在医院的视频,说是医生又换了药,现在明显见好了。学校还没开学,现在她和三妹白天夜晚轮流值班,三弟负责定时送饭。

这时我的心总算开始平静下来,同时又为有这样的好弟妹们而感到温暖和自豪。

母亲,祝您平安!

母亲,祝您平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平安   勇挑重担   母亲   弟媳   艰苦朴素   上口   姥爷   弟妹   媳妇   儿女   老家   情怀   父亲   床上   医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