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个世界粮食日:我们一起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10月16日是第40个世界粮食日。今年的主题为:“齐成长、同繁荣、共持续,行动造就未来。”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主题为:“端牢中国饭碗,共筑全球粮安。”


第40个世界粮食日:我们一起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据估计,全球有将近6.9亿人处于饥饿状态。可是,全球每年约三分之一的粮食被损耗和浪费。这些数据让人触目惊心!而在我国,据有关调查显示,中国餐饮食物浪费量每年在1700万至1800万吨。我国作为人口大国,虽然解决了十四亿人口的温饱问题,粮食生产也年年丰收,但是,我们仍然要铭记粮食的来之不易。


第40个世界粮食日:我们一起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1979年11月,第20届联合国粮农组织大会决议确定,1981年10月16日是首届世界粮食日,此后每年的这一天都作为“世界粮食日”。设立粮食日是为了唤起全世界对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


第40个世界粮食日:我们一起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就像人民日报的宣传海报上说的那样,“你习惯挥霍的或许正是别人渴求的。”在我们尽情享受丰富美食的同时,很多地方、尤其是非洲的一些贫困地区,他们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整日还在为“吃饱肚子”而奔波。据悉,亚洲有超5亿人口营养不足,大多数生活在南亚国家。而非洲的饥饿率是最高的,2018年,非洲的饥饿水平上升了近20%。


第40个世界粮食日:我们一起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其实在我国,建国初期也闹过饥荒,那个年代,即使你家有钱,也买不上粮食,能够有窝窝头管饱都是十分奢侈的事儿。我外公就生在饥荒年代,一家九口人,“吃”是最大的问题,那时候外公常常跟着他的母亲去山上挖野菜,到后来野菜都变成了奢侈。但凡找到一点吃的,先紧着孩子们吃,大人饿得皮包骨头,只能默默咽口水。


第40个世界粮食日:我们一起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外公当时十来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饿了就喝水,还是饿,只好吃糠。糠就是大米外面的壳儿,它是一种粗纤维,基本没有什么营养,现在农村都是用糠喂牲口,有时候也会拿来当柴火烧。外公吃完糠虽然不饿了,可是难消化啊!外公排不出来,只好用棍子一点点撬,外公疼的眼泪直流。现在回忆起过去那段痛苦的时光,都苦不堪言。


第40个世界粮食日:我们一起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如今对我们而言,那些难熬的饥荒年代过去了,新时代的我们已经无法知道糠、树皮、草皮是什么味道了。也许年轻的孩子们听到这些故事都觉得不可思议,可它却是真实发生过的。因此,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我们不能忘记粮食的来之不易,不能忘记还有很多人吃不饱饭。


第40个世界粮食日:我们一起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我国十分注重粮食安全,党中央明确提出新粮食安全观,确定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全面加强粮食生产、流通、储备能力建设,我国粮食产能稳定、库存充实、储备充足、供给充裕。特别是在此次疫情之下,我国的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经受住了考验。有了强大祖国作为后盾,我们每个公民更要将粮食安全重视起来,在平时,点菜少点一些,不够了再添菜。吃不完就打包带走,做到人走桌清。


第40个世界粮食日:我们一起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重膳食,拒绝暴食,多吃水果、蔬菜、谷类,摄入固定的蛋白质。“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餐饮文明是人类文明的缩影。


第40个世界粮食日:我们一起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要想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要做好“开源和节流”。袁隆平院士不断改良水稻,使之亩产一年胜过一年 ,粮食产量增多,此为开源,我们节约粮食践行光盘行动,粮食余量增加,此为节流,让我们一起向着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不断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粮农组织   粮食   非洲   世界   饥荒   舌尖   野菜   来之不易   外公   饥饿   中国   粮食安全   人口   年代   我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