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用酷吏残酷统治,制定法律镇压百姓,为何汉武帝要采用如此极端

汉武帝是一位雄略之主,但是他的统治也有“阴暗面”,在汉武帝统治的中后期,刘彻大量使用酷吏来镇压人民,甚至还造成了农民起义。酷吏政治让人民心惊肉跳,为什么汉武帝要采用如此极端的统治方式呢?这种通知方式给汉王朝又带来哪些影响呢?

汉武帝时期酷吏政治形成的原因

在汉武帝统治时期,酷吏的作用主要有二:其一,酷吏整治的人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贵族豪强。如宁成在京城严打,弄得“宗室豪桀人皆恐”。义纵在河内,打击豪强穰氏;到南阳,立即捕杀宁氏、孔氏、暴氏;王温舒在河内,大杀“豪奸之家”。贵族豪强们,有财力、有势力,他们在地方上违法乱纪鱼肉乡里、作威作福,普通百姓敢怒不敢言。

任用酷吏残酷统治,制定法律镇压百姓,为何汉武帝要采用如此极端

酷吏打压豪强,一方面是维持地方秩序,另一方面也是防止豪强们做大,尤其不能让他们发展到可以和政府对抗的地步。打击豪强,是维护帝国稳定所必需。只不过酷吏执法时可不会想这么多,他们是见人就杀,所以在豪强遭殃的同时,普通百姓非但没弹冠相庆,反而被吓得战战兢。

其二,刘彻时代的战争很多。打仗要钱要人,而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负担最终都得由人民来承受。帝国时代的生产力本就不高,普通老百姓能吃饱穿暖就算国泰民安,要还能“五十可以衣帛,七可以食肉”,那就是太平盛世了。对于仅能保证“不饥不寒”的民众而言国家频打仗,增加徭役,他们的太平生活就遭到破坏。要再遇上个天灾水早、老百姓就得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为了活下去,许多人就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降”,民众如果连最基本的生活都不能保障,对他们讲任何仁义道德都没有用,国家任何劝民众向善的举措也都是徒劳。

任用酷吏残酷统治,制定法律镇压百姓,为何汉武帝要采用如此极端

那么要维持社会稳定,要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行,统治者只能通过严酷的手段进行镇压。其实,解决这个矛盾的最好办法,是罢兵休战,重视农业生产,可汉帝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在对外扩张,不可能停下战争,所以汉帝国对待“暴民”就只能以暴制暴了。

探究酷吏政治的深层次原因

除了以上表层原因之外,出现酷吏和苛法更深一层的原因则是,帝国法治思想的转变。文景时代,帝国治民坚持轻刑原则,汉文帝曾两次对刑法进行简化、汉景帝在继位的当年,就对之前的刑法做了进一步简化。即便在刘上台之初,法律都还是比较宽松的。然而随着国家政策的深层次调整,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统治者的用法原则。

也从之前的变为从。史书有明确记载说武帝时代“级深故之罪,急出之”。意思就是,那些在办案过程中,只要是从严处理的,哪怕判错了,朝也会对办案人员宽大处理但如果把疑人释放。即便案子还没果办案人员也会被杀。这是典型的“疑罪从有”原则,即在证明不了被告人有罪,也不能确定他无罪的情况下,推定被告人有罪。

任用酷吏残酷统治,制定法律镇压百姓,为何汉武帝要采用如此极端

在这样的原则下,即便案子还没定论,办案人员也经常把被告人处死。他们这么做不是因为憎恨,而是自保,因为释放会被问责,而处死符合规定这和今天“疑罪从无”的刑罚原则是完全相反的。

法律条令冗余矛盾

与日益增多的酷吏相伴的,是越来越繁杂和苛刻的法律。张汤和赵禹是修订法律的关键人物,在他们手上,汉朝的法律条文增加了许多,各种各样的奇葩法律被制定出来。比如酷吏发明了一个见知故纵罪,就是如果某个人犯法了,就可以认为这是主管官员纵容的结果,当年,汉文帝的陵园被人发掘,张汤就准备给庄青翟安一个见知故纵的罪。还有在肚子里诽谤的罪,即“腹诽”,最著名的莫过于那个嘴巴动一下就招来杀身之祸的大农令颜异。

由于法令越定越多,而且许多法令都是立法者拍脑袋制定,没经过严密论证,就导致经常会出现法律条文之间相互冲突的现象,比如用第一条法律,会得出此人有罪,可是用第二条法律,这个人就没罪。或者犯了同样罪行的人,不同人根据不同法律条款判决出来的结果迥异。一个人的罪行轻重,在一定时期内,是客观存在、不可改变的事实,可在这些混乱法律的裁决下,这个事实竟然可以任由人这样的法律,这样的法制,实在糟糕到极点了。

任用酷吏残酷统治,制定法律镇压百姓,为何汉武帝要采用如此极端

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矛盾激化

那时候,读书的成本很高,普通老百姓根本不可能接触到国家制定的所有法律条文,所以当惹上官司的时候,他们往往只能任人宰割。于是,这就给一些奸猾之吏创造了挣外快的机会。对那些给他们好处,他们想让活的人,他们就摆出可以让人活的法律和事例那些他们想陷害的,则千方百计地置于死地。反正当时的法律条文常会相互矛盾,人们断案也喜欢用类比的方式。

这样糟糕的刑罚形成了一个难以调和的矛盾。一方面、国家的重负让民众不得不犯法谋生,另一方面,朝廷用极其严酷的刑罚(不动就判死罪)制裁犯罪的民众。于是,随着矛盾越积越深,百姓生活越来越差。

当差到没路可走的时候,人们就在某个人的振臂一呼之下,发出类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操起木棍,手持菜刀冲向县城,斩杀县官太守,释放囚徒,正式揭竿起义。

任用酷吏残酷统治,制定法律镇压百姓,为何汉武帝要采用如此极端

因酷吏政治发生的农民起义,不是发生在个别地区,而是普遍存在。除了数千人的大部队,以百计算的流寇更是多得数不胜数。最初,刘彻低估了这股起义势力,以为那只是些普通的作奸犯科者,单靠地方抓捕盗贼的官吏就能摆平,便只是派了御史中丞和丞相长史去地方上督办。

可随着造反行动愈演愈烈,渐渐地刘彻发现这就是一批起义军,是具备相当战力的起义武装,于是才派出了直指绣衣使者,手持虎符,调动国家正规军队进行镇压,西汉的政治一片混乱。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酷吏   汉武帝   河内   法律   豪强   法律条文   被告人   帝国   刑罚   民众   残酷   矛盾   原则   原因   百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