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杀了一旷世奇才,提拔一个文盲大将,16年后挽回蜀汉江山

前言

三国演义这本名著,每一个人都并不陌生。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有一句老话: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可见三国演义,之中的权谋斗争是如何激烈了。

里面的人物,小编最喜欢的就是诸葛亮了。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也被世人称为诸葛孔明。在蜀汉时期,刘备三顾茅庐请用的丞相。

诸葛亮杀了一旷世奇才,提拔一个文盲大将,16年后挽回蜀汉江山

当时三国鼎立的局面十分不稳定,而作为蜀国的刘备方更是从军力物力上相对较弱,诸葛亮就这样逆流而上、临危请命。为了挽救蜀国江山,他忍痛杀掉了一个旷世奇才,升了一个文盲大将,16年后挽回蜀汉江山。

诸葛亮亲如子侄的才将——马谡

马谡最开始是跟随着刘备,以从事使的身份,进入蜀地做谋士。马谡十分喜好讨论军事,读一些军书,有着超乎常人的谋略,是个十分聪明,善于谋略之人。

马谡他十六七就跟着诸葛亮身后,学习处理蜀国大小军务、政务,诸葛亮对他深为器重,非常喜爱,也愿耐心教导,每逢与他讨论时,常常是一整晚的畅聊国家大小军务,发展,有时甚至聊到忘记睡觉。可以说诸葛亮把马谡当徒弟教导,也因为马谡年龄小,且经常与马超伴在身边,也将他视为自己的侄子一般。

诸葛亮杀了一旷世奇才,提拔一个文盲大将,16年后挽回蜀汉江山

在某次战中,诸葛亮率军南征,遇到些难题,马谡及时献计,诸葛亮采纳了马谡的建议,下令生擒孟获,在进入南中后一路过关斩将,并制服了城中要领。

然而,在城中最具威望的孟获依然想要独立,孟获又是当地少数民族心最高的存在,十分有影响力,当地人对他十分敬仰。诸葛亮按照马谡的计策,下令活捉他,最后一次捉到孟获时,将他安然无恙的放他回去,这时孟获心服口服,从此不再造反了。由此可见马谡的才华,智谋确实非同一般。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在诸葛亮最后一次计划进攻祁山之时,众人都建议让魏延、吴懿等老将当前锋占据军事要地街亭。但诸葛亮坚持自己的意见,任命自己赏识并多年跟随自己的参军马谡领军。

诸葛亮杀了一旷世奇才,提拔一个文盲大将,16年后挽回蜀汉江山

诸葛亮细心规划街亭的防守,把这个关乎决定性的重地,派给他信任的马谡防守。街亭中有一潭天然泉眼,这潭水清澈无比,有了这汪清泉就可以作为蜀军的水源,给蜀国庞大的军队,提供健康天然的饮用水,是十分重要的大水库。

也就是说,只要马谡守住这片水源,利用地形的先天优势来防御魏军的进攻,街亭便有很大的希望守住。

其实,只要按兵不动,以便给大部队随时增援,这场祁山之战,便有胜利的希望。然而,马谡不听诸葛亮在战前对马谡所交代的:在道口驻扎布兵防守,转而将兵马埋伏在山脚边,放弃了水源,准备给敌军突然袭击。

诸葛亮杀了一旷世奇才,提拔一个文盲大将,16年后挽回蜀汉江山

马谡自认为张郃的大军经过长途跋涉,并没有得到好的休息,大部队一定十分疲惫不堪,只要他在这里以逸待劳,布下埋伏,就如猛虎下山,给张郃一个措手不及,他们就会自乱阵脚,趁其不备一击瓦解这个疲惫的大部队。只要消灭了张郃,就能得到蜀国全军的认可,真正一战成名。

然而张郃哪是马谡轻易能战胜的,张郃一直在战争的一线,身经百战,打了无数胜仗,可不是只会侃侃而谈纸上谈兵的马谡,能够对抗的。最终张郃反用兵马包围了马谡,切断了他们的水源,使其军心大乱,马谡的军队最后溃不成军,马谡带领部下纷纷逃亡。

马谡的溃败,造成了诸葛亮大军毫无防备的腹部受敌,彻底败北,计划了第七次的祁山之战,最终被迫宣告结束,这也让病重的诸葛亮,再无精力带领进军祁山。

诸葛亮杀了一旷世奇才,提拔一个文盲大将,16年后挽回蜀汉江山

这次的败北,彻底让诸葛亮认识到,自己的兵将素质不够,纪律稀松。所以,诸葛亮不得不杀马谡,这不是杀鸡给猴看,而是要杀猴给鸡看。必须要安定了军心,整治了军纪,不能让将士们深刻的认识到,军队的纪律性。

即使诸葛亮心中再不舍,马谡也确实是不可多得人才,可他还是要为了军纪严明,为了整治军风,挥泪将马谡斩首示众。

诸葛亮选中的文盲大将——王平

王平从未上过学,甚至连大字都不认几个,因英勇善战,颇有胆识,一直在马谡手下做事。这次的街亭之战,王平多次劝阻马谡,按兵不动,在水源地防守。

诸葛亮杀了一旷世奇才,提拔一个文盲大将,16年后挽回蜀汉江山

可是马谡自以为是,不听意见,一意孤行。王平带领自己的小部队,在街亭之战中,全身而退,也减少损失,这也让王平的才能被诸葛亮发现。成为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虽战败,却升职。

诸葛亮不顾众人反对,决定让不会识字的王平顶替马谡的位置,做为马谡部队的新领袖。王平虽毫无学识,但是他对作战敏锐的判断,高于他人。如果不是诸葛亮,这样的王平恐怕就漂浮这乱世中,成为一颗无足轻重的普通士兵。

然而,被提拔后的王平并没有辜负诸葛亮的提拔。在诸葛亮去世的第十六年,魏国派出十多万大军意图讨伐蜀国,消灭蜀国。并且在距离汉中不远的骆谷,积累军事力量,准备一举攻下汉中。王平面对多于自己几倍的大军,依然决定坚守,等待援军。

诸葛亮杀了一旷世奇才,提拔一个文盲大将,16年后挽回蜀汉江山

也正是因为王平这次的坚守,解除了蜀国的灭国之灾,保住了危在旦夕的蜀国江山。如果不是诸葛亮慧眼识英雄,像王平这样没有文化的大将,任谁也不敢轻易启动吧。

结语

诸葛亮本可以过怡然自得的退隐生活,却在乱世,选择追随刘备投身光复那本就摇摇欲坠的汉室。他不仅投桃报李,倾其所有辅佐刘备,甚至在刘备逝世后依然忠心耿耿的辅佐着他那不成气候的儿子。

明知汉室的复兴已希望渺茫,但他依旧守着他和刘备的誓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诸葛亮杀了一旷世奇才,提拔一个文盲大将,16年后挽回蜀汉江山

诸葛亮这一生,是他《出师表》的缩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中有许多有勇有谋的人物,可小编认为最令人敬佩的,论品性,论才智,论胸怀当属诸葛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蜀汉   江山   大将   汉中   祁山   旷世奇才   街亭   汉室   军纪   军务   蜀国   按兵不动   军心   文盲   水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