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企业的内卷?

内卷化”一词源于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农业内卷化》。作者在爪哇岛发现,爪哇岛由于缺乏资本,土地数量有限,加之行政性障碍,无法将农业向外延发展,使得劳动力不断填充到有限的水稻生产中,从而使得该地区发展成为劳动密集型模式。

吉尔茨将“内卷化”定义为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

  字义理解为:向内演化,或绕圈圈,没有明显发展或增长,内部却是越来越复杂的一种状态所有的“无实质意义的消耗”。

这种现象很常见。比如,“困在系统里”的外卖员,为了多送几单,闯红灯逆行,但结果也没多挣多少;本来中专毕业就能进银行,非要考个985本硕来竞争。给孩子报兴趣班,结果大家都来报,最后变成了军备竞赛。

内卷化(involution),又译为“过密化”,这一概念最早是用来研究爪哇的水稻农业。在殖民地时代和后殖民地时代的爪哇,农业生产长期以来原地不动,未曾发展,只是不断地重复简单再生产,不能提高单位人均产值,出现了单位劳动边际报酬的递减“的现象。

举例说明:

  在电影院看电影,前面一排的人为了更好的视野站了起来,后面一排的人只能跟着站了起来,最后大家都站了起来。最后的结果是,所有人都比之前更辛苦,但观影体验却没有得到提升,如果有人不站起来,就会损失原来的观影体验。

企业内卷是什么?(举例)

  1. 无意义的加班、开会、内耗,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2. 无意义的精益求精,为了免责被动的应付工作
  3. 规划很好,越做越变形,严重偏离预期目标,最后不了了之
  4. 限制创造力的内部竞争,限制优秀人才晋升的刻意打压
  5. 为了巩固自己地位,刻意制造的课题,占据耗费经费和资源

企业内卷有什么危害?

  1. 严重内耗,逐步降低企业效率,增加企业运营成本,降低企业利润
  2. 比内斗、内耗更为隐蔽,增加企业管理成本,问题固化以后很难根除
  3. 一旦形成了大企业病,则很难解决,严重的会造成企业死亡

怎么解决企业内卷?

为什么说企业老板是造成企业内卷的根源,是因为国内绝大部分的企业,都是老板的一言堂。

  企业是老板的一言堂,这并不是坏事,尤其在创业前期,尤其是合伙创业,必须有一个人做绝对的老大,权力绝对的集中,这有利于创业。

 但是,当企业步入成长期,老板要能够适当放权,把企业推上规范化、标准化的发展正轨。所以创业者要关注内部的混乱程度,对关键的经营数据密切监控,对团队的流露的作风要认真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吉尔   爪哇   简单再生产   字义   人类学家   内耗   企业   殖民地   水稻   现象   老板   竞争   模式   单位   农业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