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油十件事,长康来解答


吃油十件事,长康来解答


作为每个家庭的必备品

食用油占据厨房C位毋庸置疑

而在生活中或多或少会遇见一些问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

关于食用油的“那些事儿”!


1:每天使用多少油好?


「少油少盐」大概是继「多喝热水」之后,又一迅速崛起的网红词汇。但「少」到什么量才算健康呢?

根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推荐:一般人每天烹调油 25~30 克,大概就是白瓷勺两勺半的样子。

当然了,控制用油这个事儿也不能和自己硬来,多年的习惯并不是说改就能改的。可以用一些小方法来帮助自己,比如用煎代替炸;蒸、煮、焖、炖时尽量不用或少用油;使用定量油壶等。

2:吃油需要多种类配合吗?

有人觉得花生油很香,就一直吃花生油;也有人觉得贵的油才是好油,所以一直吃橄榄油。其实,没有一种植物油是完美的。不同植物油脂肪酸构成不同,营养特点也不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应经常更换烹调油的种类,食用多种植物油。如果平时一直吃花生油,下次可以换成葵花籽油、大豆油、山茶油等等。

记得多种配合,营养更丰富!
3:油可以重复使用吗?

很多人会把上次做饭时多出的油留着下次用,但是用过的油里会含有煎炸时的各种残留物质(比如丙烯酰胺等有害物质),如果继续加热,可能会继续氧化,产生更多的有害物质,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所以,使用过一次的油,不建议重复。

4:炒菜要把油烧到冒烟才能食用吗?
日常炒菜油温不用太高。

许多人使用食用油时有一个误区,认为必须把油烧到冒烟时才可食用,其实这是错误的。

一些常见的花生油、菜籽油、橄榄油、葵花籽油、大豆油等都可以用来炒菜,但注意炒菜时别让油冒很多烟。

现在食用油的都是精炼油,不像以前的食用油,都不曾经过精炼,所以要烧得冒烟才算油熟了才能食用。

因此食用油只需稍作加热即可食用,甚至可以凉拌。不能一成不变的按照老经验,等到食用油不要热到冒烟,才食物下锅。

温度过高也会破坏油品中的维生素A、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人体必需的脂肪酸也会因氧化而被破坏。所以建议炒菜时用热锅温油就好。
5:什么烹调方式用什么油?

做菜方式千千万,其中用油的方式还是有点儿讲究的。比如:

高温爆炒煎炸等:可以用一级花生油;

凉拌:可以用特级初榨橄榄油、芝麻油;

炖、煮、蒸:可以用菜籽油;

普通炒菜:多种油(花生油、大豆油、葵花籽油、玉米油等)都可以用。
6:食用油可以长期放置吗?

我们更建议消费者朋友们根据使用需求来购买食用油,一次性购买量不要太大,油品在长期放置后可能会发生酸败,常见的植物油保质期为18个月。

并且平时油壶建议用封闭玻璃油瓶盛放,放置于柜子里避光保存,因为油脂在高温、见光、暴露的空气中容易氧化酸败。氧化会破坏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还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所以尽量按需购买,长康食用油各大线下零售店及天猫旗舰店均有出售,定期活动也可多多关注。
7:荤菜配素油,素菜配荤油科学吗?

「荤菜配素油,素菜配荤油」这句话并没有科学依据。出于健康角度,无论荤菜素菜,都推荐用植物油烹调。

荤油(鱼油除外)富含饱和脂肪酸,很多人都是摄入过量的,应当尽量减少。

比如胆固醇高,故老年人、肥胖、心脑血管、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患者不宜食用动物油,以免加重病情。一般人也不宜食用过量,据研究表明,最科学的是以植物油为主,动物油为辅。

8:宝宝什么时候可以用食用油做辅食?

7月龄起,即可视情况添加油类。《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指出,7~9月龄的宝宝,如果辅食以谷物、蔬菜、水果等植物类食物为主,需要额外添加5~10g的油脂。。
9:食用油一级和三级的区别?

一、制作方式不同

一级食用油的精炼程度较高,经过了脱胶、脱酸、脱色、脱臭等过程,具有无味、色浅bai、烟点高、炒菜油烟少、低温下不易凝固等特点。

三级食用油的精炼程度较低,其色泽较深,烟点较低。

二、用途不同

一级食用油可用于凉拌,做汤和炖菜,或用来调馅等,不适合长时间煎炸。

三级食用油适合用来适合油炸、炒菜。

10:家庭需要给宝宝单独准备食用油吗?还是跟大人一样用植物油就行?
推荐给宝宝食用植物油,一般来说,和家里人吃的一样就行。比如大豆油、玉米油、花生油皆可。也要注意多种类结合,守护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荤油   素油   油壶   烟点   荤菜   花生油   素菜   脂肪酸   植物油   橄榄油   精炼   食用油   膳食   炒菜   多种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