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做了半天,怎么还是困在信息茧房里?

最近在和学生项目开题的时候,我发现有的学生在批判一种极端、偏激的现象时,容易站在另一个比较极端的视角去评判;在想要跳出乌合之众的范围外时,却又陷入了过于主观的个人世界;或者观点的形成容易受网上言论的影响,为了求证只能跟与自己有相似观点的人相处,通过得到同类人的认可来巩固自己的观点……


同学们这些过于极端、过于主观,以及缺乏辩证思维的方式,仿佛为自己搭建了“信息茧房”,导致自己自己在主题细化时容易出现漏洞,使自己的观点站不住脚,或者太容易改变自己的想法,从而影响到之后的项目创作。


信息茧房是指人们关注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由美国法学教授Cass Sunstein在《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一书中提出。


如今,由于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和普及,信息茧房现象越来越明显,甚至变得更夸张了。


那么,今天我就和大家聊一聊如何跳出信息茧房,让自己能够从更多视角看待问题与现象,更好地完成作品集创作。


项目做了半天,怎么还是困在信息茧房里?

避免过于主观


我之前所选修的哲学课的教授曾说过,哲学家们其实是不希望别人看不懂自己的言论和作品的,如果人们都看不明白,无法理解他的哲学立场的话,就没有追随者来传播他的哲学思想了。


在艺术作品中也是一样。优秀的作品即使是描绘了艺术家及其个人的、隐私的经历和感受,我们在观看时也能够被作品中的内容、材料、色彩等因素所感动、产生共鸣。


这不只是因为艺术家们敢于表达自己,而是他们重视怎么表达,用什么表达。这就涉及到艺术理论、审美、社会观察、知识储备量等等比较“客观”的因素。


就像画家Jackson Pollock的滴画作品。看似轻松、随机的创作的背后,其实都是通过画家有技巧地控制身体运动,利用颜料的流动性和重力来创作,对于每一笔的角度、位置和颜色都是有特定想法和设计。


项目做了半天,怎么还是困在信息茧房里?

Jackson Pollock的作画过程



所以,虽然我们在创作作品集的时候,需要表达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观点,但是“表达”并不是自说自话,我们需要与社会建立起联系,与他人产生共鸣。而不是过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和只有自己相信的一套体系里。


即使是用来呈现自己想法的作品,也并不是“自己爽了就完事了”。而要从观点的陈述上,根据具体的事例、现象和理论来支撑,使自己观点更有说服力。在作品的呈现上,也不能仅仅因为“我就是喜欢这个颜色”而忽略了审美上和观感上的整体效果。


正确“批判”


批判性思维在我们的创作中已经很常见。在我们说到批判性思维时,总是说要保持怀疑态度,而这往往会被一部分同学误解成要质问一切。于是他们不断地抛出问题,却并没有对这些问题和观点本身进行一定的思考,也没有用相关的事例和现象来解释这些问题的由来。


这可能会导致同学们在主题细化阶段陷入瓶颈,或者在不断质疑的过程中逐渐变得力不从心。


其实批判性思维不仅仅是要保持怀疑态度,还需要有理性的、无偏见的分析,以及对事实论据的评估。批判性思维是让我们以多角度思考,让作品具有创造性,并不等同于杠精思维。


项目做了半天,怎么还是困在信息茧房里?


在《超越感觉——批判性思考指南》中,文森特·鲁吉罗在书中提到了“在批判性思考的背景下,观点这个术语指的是判断的表达而不是喜好的表达”,并且用了一个很日常的例子解释了两者的区别:


当你离开电影院时,一位朋友也许对你说:“这是一部精彩的电影。”这可能意味着“我喜欢它”或“它达到了很高的电影制作水平”。如果她仅仅说喜欢它,而你不喜欢,那么将会围绕个人喜好展开一场无意义的争论。


这就说明,在她作出一个美学判断的时候,你就能够引用这部电影未达到的具体电影标准合理地质疑她。这就论证了,在提出自己的观点时,我们应该避免仅仅从个人喜好和主观视角进行“喜好的表达”。


在汉艺学员Cornelia的牛津面试中,我们也能感受到批判性思考的价值与意义。


Cornelia同学的项目,选择用假发缝到书包里来表达一种距离感和独立的一种纠葛,但是头发密集的视觉效果,会让一些密恐的人产生一些不太好的感受。在面试的过程中,考官也直言不讳的说道,”你这个书包看起来其实是有一点让人无法接受的”。


项目做了半天,怎么还是困在信息茧房里?

汉艺学员Cornelia同学获 牛津大学 纯艺 BA offer


但Cornelia同学并没有表达自己对此形式的喜好,而是用自己对项目的理解去让考官看到自己对项目的思考过程和对自身的审视。最后引起了考官对其作品的兴趣,获得牛津大学offer。


主动沟通,寻找新观点


如今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会自动推送我们感兴趣的事物和有相同观点的人,让我们不断地接收到相似的信息,并且给我们一种自己仍掌握着主动权的错觉。


但实际上我们正在不自觉地逐渐和自己相反的观点和言论越来越远。就像《他者的消失》中说的“同质化的扩散不是癌症性质的,而是昏睡性质的。它并未遭遇免疫系统的抵抗。人们就这样呆视着,直至失去意识”。


项目做了半天,怎么还是困在信息茧房里?

《他者的消失》



所以,我们需要通过沟通交流,主动去寻求不一样的想法与观点,才能从相似淤积的信息中摆脱出来。


正如美国艺术批评家克莱门特·格林伯格在《自制美学》中提到,对话本身就意味着双方有距离和差异,因为“完全同一的双方不可能发生对话,只能是以‘对话’为假面的独白。”


而差异性才是构成对话和理解的基础,“理解者与理解对象之间的差异越大,就越是需要对话,也越是能够在对话中产生新的意义,提供更多进一步对话的可能性。”


我们的作品创作、观点的形成、表达和反馈也都需要通过沟通、交流这样类似对话的形式来不断加深、巩固或者推翻。


项目做了半天,怎么还是困在信息茧房里?

汉艺学员Y同学 获 新南威尔士 视觉传达 MA offer



所以,我们在日常的交流和信息浏览中,也需要有意识地避免只了解自己所感兴趣的、认同的、喜爱的领域,或只和与自己持有相同观点的人讨论,去寻找证实自己观点的依据。


其实逃离信息茧房关键是需要我们去辩证的、客观的、主动的去分析我们面对的一切信息。同时,跳脱出自己熟悉的人事物,试着分析接收的不同声音,从他者的视角中,获取更多灵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牛津大学   项目   批判性   信息   考官   主观   视角   喜好   学员   想法   思维   观点   现象   同学   作品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