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师的生存现状与转型机遇



服装设计师的生存现状与转型机遇


引言

服装设计师的生存现状与转型机遇

服装设计师的生存现状与转型机遇

课题:服装设计人才的现状和未来

参与:冷芸时尚9群群友

时间:2021年2月27日

庄主:郭红-广州-盛斐


庄主、跟庄副庄主简介

服装设计师的生存现状与转型机遇

服装设计师的生存现状与转型机遇




服装设计师的生存现状与转型机遇




春节期间,我无意中看到新闻有大专院校陆续取消“服装设计”这个专业,不由得产生了很多感慨。服装设计与服装行业紧密相关。这个专业也和我的工作有着很大关系。我从2015年开始从事服装设计开发工作室,每年面试设计师不下100人,2018年公司高峰时期有28位男女装设计师,可以说,在我的工作中,天天都在和设计师打交道。因此在看到这些相关消息时,我先去了解了现在国内各大院校设立了有关服装设计专业的相关情况。


1990年代服装设计专业国内只有数家:北服,浙丝、西纺、广美、国美、东华等。而从2000年开始,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开设这一专业,包括一些没有服装资源的地区,此后扩招的情况越来越普遍。从而带来的问题是,设计人才的数量多了,但服装设计的底蕴少了,真正热爱这个专业人也少了。我个人认为设计师第一是要热爱,干各行各业都一样;其次,也是重要的一点还是设计需要天赋。比如在广州,技校、大专遍地开花,其中一些轻工学校、农业、市政的技校都有设计专业了。画图是设计师和这个世界沟通的语言。我由于职业关系,也接触了很多设计师。其中很多设计师不会画图,手绘和电脑都不会,或者说画的图和小学生一样,或者还不如小学生。而从2018年起,应政策调整要求,很多院校开始裁撤服装设计这一专业。


裁撤专业是否因为行业不景气?我并不这样认为,在我看来,现在是中国服装行业发展的良机。我们看到ZARA、TOPSHOP等一系列快时尚品牌退出中国,这是因为这些品牌也许低估了中国人的审美和对品质的追求,因此被中国快时尚打败了。从我的角度来看,影响中国服装在世界走向领先地位的问题,在于无论款式、面料、工艺方面,普遍缺乏对品牌热爱的执念和商业包装。品牌意识和整个国民生活水平高低有紧密的联系,我们虽不能以中国近几十年的飞速发展来和国外上百年的发展积累做直接横向的对比,但就服装行业发展而言,国内外目前面临着同样寻求突破转型的现状。


比如斐乐(FILA)就是靠风格创新扭转局面的品牌,而我们也有很多1990年代就开始创立发展,积累了长时间企业文化的老品牌。其中,李宁就是一个典型的以设计开发创新扭转乾坤的服装案例。而班尼路、G2000、美特斯邦威这些同时期创立发展的品牌仍然还在过去的老路上,很多品牌甚至连款式也不追求原创了,盲目跟风跟潮流。但李宁和斐乐这些品牌则选择给设计师创作留时间。如果这些品牌不能求新求变,这些还在老路上的牌子就面临着越走越窄的困境。


国内不缺好设计师,而是缺乏创新的土壤。市场、老板、商家都想创新,所有人都知道创新会带来巨额回报,但是却都不愿意为创新买单。大家似乎都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创新是要花钱的。李宁、斐乐就是为设计师提供了很好的土壤,提供试错机会和成本,用资金来支持创新并且成功了案例。如果国内的服装行业能够看到这一点,倚靠过去几十年来所积累的产业链,不仅是征服有着同样文化背景的国内消费者,中国服装行业走向世界领先地位我想并非白日梦谈。




服装设计师的生存现状与转型机遇




现在我们聊聊设计师的生存现状。现在通过网络找款找图太方便了,对设计师的职能需求也越来越低了。去年疫情严重,很多设计师失业,赋闲在家,整个服装设计行业感觉都按下了暂停键。但其实,我们从悲观的环境里不乏窥见积极的前景,这场历劫也能让更多人沉静下来去思考关于人性与发展的意义。很多设计师在面临失业时,首先做的是反思,而不是着急找工作。如果设计师能把握这些浮出表面的内在,去挖掘设计的出路,我想这会掀起一场新的变革。


通过我的调查,我对设计师的现状结论是整体收入在这些年并没有很大进步:加班多,社交少,提升的机会比较少,很多单身。这些人到了30多岁基本都改行,或者结婚生孩子后不再从事设计师这个职业了。到了40多岁,能做设计总监的设计师基本都没有了。现在,很多设计师开始向买手转型,不再负责设计,而是去市场找货了。


设计师的职业转型还能有怎样的出口?芸友也提出,是否设计,转行做销售更加有利于推动业务的进展?因为他们更懂如何利用专业来获取青睐,我认为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好好思考。虽然设计师的思维方式和做生意思维方式是两种模式,但目前看来设计师转面料销售的就业前景也很好,很多布行老板也很青睐设计专业转销售职位。设计师开淘宝店,开服装店,自己开档口批发的也很多。




服装设计师的生存现状与转型机遇




复合型的服装设计人才有点像“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好老婆”,既要有天赋,要有看到美的眼光,也要熟悉市场,会搭配,懂工艺,能够在自主设计与组货之间切换自由。现在很多品牌自主开发一部分,外采一部分,比如自家做连衣裙,而羽绒服、牛仔则采取外采形式,当然,这也需要设计师具备组货能力。


我个人其实非常羡慕国外设计师,他们甚至能在这个岗位上做到70岁。而在国内,设计师能做到40岁的都很少,职业生命很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因为能够长期在一线的设计师本来就很少,如果继续在大品牌,可能后续就会转到生产部、商品部或者辞职改行。批发行业的设计师一般35岁以内会自己创业,如果不是在服装创业早改行了。其中真正能做出设计师品牌的人,少之又少。我个人认为,如果设计师要创业做自己品牌,想做出知名度,必须和好的运营人合作,或者是遇到好的资本运营。


好的设计师=熟悉市场(做出的东西给谁穿)+好的眼光(对美的追求)。因此,要做适应时代发展的设计师,我们还是要加强自身培养,不仅是绘图这类专业的事情,也包括对于市场的深入了解。现在也有很多设计师去学习买手课程等,这些都是有利于自身长期发展的必修课。设计师一定要持续学习,终生学习,同时了解趋势,才能抓住机遇。



庄主总结

一、取消服装设计专业

2000年开始,开设服装设计专业的院校越来越多,一些没有服装资源的地区也开设,扩招严重,设计人才供过于求。2018年开始应政策要求,一些大专院校的设计专业开始裁撤。


二、服装设计师的现状

整体收入和20年前相比没有很大进步,加班多,社交少,提升的机会比较少,单身人群多。大部分人到了年龄临界点就选择转行,或者在组建家庭后不再从事设计师这个职业了。


三、未来需要的服装设计人才是什么样的

物欲纵横,市场竞争空前严峻的局势下,对于复合型的服装设计人才的需求增加。好的设计师=熟悉市场(做出的东西给谁穿)+好的眼光(对美的追求),为了适应这些变化,设计师要加强自身培养。




文字整理: 张怀楷

审核 : Cherika Chen

版式设计:Alex Li


End


服装设计师的生存现状与转型机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现状   庄主   技校   服装设计   中国   服装行业   机遇   服装设计师   设计师   眼光   职业   服装   品牌   国内   人才   时尚   专业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