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是如何来到中国的?它背后又有哪些科学知识?

非洲猪瘟是如何来到中国的?它背后又有哪些科学知识?

1921年,在非洲肯尼亚地区猪栏里,一些猪趴在角落里一动不动,只见它们的腹部快速起伏,身上的汗滴不断往地上掉,时不时偶尔会呕吐,没过多久就一命呜呼了。

此后几十年,这种疾病在非洲大地“开了花”,但是因为撒哈拉沙漠的干燥和天然阻隔,该病在1957年前,都只在该沙漠以南肆虐

1957年,它突然间降临在葡萄牙,在葡萄牙蓄势待发几年后,终于在60年代迎来了大爆发,紧接着攻占了法国和比利时。而到了80年代,该疾病已经在欧洲绝大多数国家泛滥

90年代中期,欧洲国家开始施行生猪屠宰政策,终于将该疾病控制住。但是,到了2007年,该疾病又在欧洲大爆发, 尤其是在俄罗斯

2017年,俄罗斯远东地区伊尔库茨克州出现它的身影,而此时距离中国仅有1000米之遥;2018年,沈阳沈北新区首次发现了它的身影,然后迅速占领了全国。

非洲猪瘟是如何来到中国的?它背后又有哪些科学知识?

无奈的肥肠店

2019年11月,合肥市三合镇一位叫做“聂爱文”的中年男子,如此苦笑道:“一家三代人经营过的饭馆,没想到在我手里停业了!”

30多年前,聂爱文的爷爷在合肥市官亭路上的一处半地下室开了一家中餐馆。起初,这家中餐馆的特色菜并非肥肠火锅,但是因为点这道菜的客人多了,慢慢就成了客人常来必点菜之一。

90年代,聂爱文的父亲接手后,便将肥肠火锅放在菜单第一页,成了招牌菜,饭馆也因此改名:“三河胖子肥肠馆”。

非洲猪瘟是如何来到中国的?它背后又有哪些科学知识?

红烧肥肠

2014年,聂爱文从父亲手里,接手了这家肥肠馆,生意一直照常。但是,到了今年10月20号,聂爱文却无奈将肥肠馆停业了。

停业半个月后,在思念肥肠火锅的顾客的追问下,聂爱文在微信公众号中发布了三河胖子肥肠馆停业的原因并致歉:

"由于2019年物价上涨,猪肥肠难求,我们为了肥肠的质量,跑遍了合肥周边的城市,都无法购买到合格的肥肠。现在市场绝大部分的肥肠都是速冻肠,我们要求肥肠的质量必须是现杀猪当天肠,才能做出更好的菜品。为了菜品的质量,也怕名誉的损失,我们决定先停业几年。等待猪肥肠恢复正常,再做出美味可口的菜肴。"

非洲猪瘟是如何来到中国的?它背后又有哪些科学知识?

从2018年8月份开始,很多生猪养殖场和养殖户面对养猪,突然间出现了“不敢养”“不能养”的境况,导致生猪存栏量大幅度减少,猪肉价格上涨。

因为生猪少了,关于猪肉的一系列相关产业收入受到影响,其中就包括聂爱文的肥肠馆,甚至还有“杀猪工”因为杀不到猪,失业转行的!

而导致这种现状原因的,很大程度上,就是这种起源于肯尼亚的非洲猪瘟。

非洲猪瘟是如何来到中国的?它背后又有哪些科学知识?

病毒结构

导致非洲猪瘟的是一种类似虹彩病毒科和痘病毒科特性的病毒,中文名非洲猪瘟病毒,英文名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简称ASFV。

非洲猪瘟是如何来到中国的?它背后又有哪些科学知识?

非洲猪瘟病毒的电子显微镜照

不同于常见的RNA病毒,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一条双链DNA。该病毒感染家猪后,可导致家猪出现出血热症状。

何为出血热症状呢,大家可以稍微脑补一下,首先猪会高烧、大汗淋漓,然后身上会出现大片大片的疹子,最后出现休克,导致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非洲猪瘟是如何来到中国的?它背后又有哪些科学知识?

非洲猪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一条双链DNA

现代研究表明,非洲猪瘟病毒感染正常细胞之后,它首先会吸附在正常细胞表面,然后用上图可见的那些表层的小凸起,通过复杂的细胞信号传递模式,像开钥匙一样,打开细胞膜的闸门,然后进入到细胞内。

而进入到细胞质内的病原体,依次会进入三个时期:早期内核体时期,多泡体时期和晚期内核体时期。

非洲猪瘟是如何来到中国的?它背后又有哪些科学知识?

最后,利用被入侵细胞的营养成分,复制出子代,最后释放出来,去感染新的细胞。

非洲猪瘟是如何来到中国的?它背后又有哪些科学知识?

传播媒介

非洲猪瘟的传播的原因很多,有专家推测,非洲猪瘟的传播可能与非洲野猪中的一种蜱虫有关。这种蜱虫,通过各种某些途径,最终寄生在家猪身上,导致了现在这种局面。

非洲猪瘟是如何来到中国的?它背后又有哪些科学知识?

蜱虫

也有证据表明,被病猪蜱虫叮咬过的正常家猪确实可引起非洲猪瘟。但是,这种传播方式,已经不是最主要的方式了。

现在一般认为,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与人类的行为有很大关系。随着贸易交流活动日益紧密,很多未经煮熟的感染猪肉制品、或接触了感染家猪的污染物,人类的粪便、或者用病猪做成的污染饲料,都有可能是病毒传播的途径。

非洲猪瘟是如何来到中国的?它背后又有哪些科学知识?

非洲猪瘟的污染源

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非洲猪瘟一般不感染人,但是,也不排除该病毒变异后具有的交叉感染性的可能。非洲猪瘟病毒在低温环境下可在血液样本中存活六年,而室温下可活数周。

该病毒很脆弱,在55℃加热30分钟或60℃加热10分钟,即可被破坏,而且许多消毒剂对其都有效。此外,除了家猪和野猪外,暂未见其他动物感染非洲猪瘟的疫情。

非洲猪瘟是如何来到中国的?它背后又有哪些科学知识?

非洲猪瘟病毒

非洲猪瘟,对人类最大的危害可能主要表现在经济利益方面。这种疫情一旦爆发,家猪可在短短的时间内,快速死亡,而且目前的报道为死亡率高达100%。

可能很多人会问:“这种病毒又不会导致人犯病,国家为什么要严禁或者屠宰被感染的生猪呢?”其实,这是一种保护,如果放任病毒在中国地区泛滥的话,以后中国的生猪养殖产业将面临更大损失

因为这种病毒如果在中国各个地方都随处可见,以至于我们都不清楚它可能在什么地方,那么养猪就是养一批死一批,养殖户投入的资金真正会将血本无归。

所以,人们可能现在还是要忍忍,不能为了图一时爽,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非洲猪瘟是如何来到中国的?它背后又有哪些科学知识?

参考资料:

1.合肥30年肥肠馆关门:买不到猪大肠,屠宰场每晚屠宰量600头降到100头,市民放弃年底腌腊肉习俗.凤凰WEEKLY,2019-11-19.

2.非洲猪瘟.百度百科,2019.

3.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Wikipedia, 2019.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猪瘟   非洲   中国   肯尼亚   病猪   合肥市   出血热   遗传物质   葡萄牙   肥肠   生猪   细胞   时期   人类   病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