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卫星瞪大眼睛:中国新疆的“死亡之海”里的聚宝盆越来越大

虽然早在明朝时期,我们就已经有了关于世界大致全貌地图,地形的分布情况基本有了了解,但当人类真正飞上太空,将世界的模样完整的反馈给地表之后,我们才更加清楚的看到了世界各地的具体地形特征。

各国卫星瞪大眼睛:中国新疆的“死亡之海”里的聚宝盆越来越大

一些人为活动和自然演化都逐渐推动了环境的变迁,沧海变桑田、江河成荒漠等这样相关的例子并不少见。不管环境的变化是有利因素多还是不利影响大,就像是世界万物都具有两面性一样,有时一些不利的变迁也会带来某些契机。

各国卫星瞪大眼睛:中国新疆的“死亡之海”里的聚宝盆越来越大

在我国新疆,虽然深处内陆,特点鲜明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是该地气候干燥,“早穿棉袄午披纱”的说法也体现了该地明显的温度差异。

位于新疆的罗布泊在早期还是一个巨大的湖泊,为集中在这里来的居民提供了水来源,使得城镇繁荣,成为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各国卫星瞪大眼睛:中国新疆的“死亡之海”里的聚宝盆越来越大

罗布泊

罗布泊(Lop Nor),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湖泊,被称作“死亡之海”。在《山海经》还有关于罗布泊的记载,又叫做“幼泽”。

在公元330年以前,罗布泊的湖水丰盈,位于其西北侧的楼兰是古代“丝绸之路”咽喉所在。但在后来,楼兰消失,罗布泊渐渐干涸,昔日繁华的城郭不再,巨大的湖泊也成了荒原。

各国卫星瞪大眼睛:中国新疆的“死亡之海”里的聚宝盆越来越大

湖泊变荒漠,本在原地生存的植物和动物也逐渐消失或者灭绝,沙漠化更加严重,几乎就要将罗布泊和塔克拉玛干沙漠连到一起。

各国卫星瞪大眼睛:中国新疆的“死亡之海”里的聚宝盆越来越大

这里寸草不生、没有参照物和任何生命迹象,更没有可以和外界联系的电子信号,为了得到罗布泊的地质信息,多次考察团队成员都在这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同时,古代繁盛的楼兰和罗布泊本身对于一些探险者和研究者的吸引力也不小,不少中外团队都曾来到这里考察,写下了不少关于此地的一些探险故事和地理特征,罗布泊凶险的自然环境也让人们将它看作是中国新疆的“死亡之海”。

各国卫星瞪大眼睛:中国新疆的“死亡之海”里的聚宝盆越来越大

丝绸之路

在公元前202年-8年的西汉年间,张骞遵从汉武帝的旨意出使西域,开辟了以当时的都城长安为起点,途经甘肃和新疆,连接到中西亚地区,并到达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就是古代最初的“丝绸之路”。

各国卫星瞪大眼睛:中国新疆的“死亡之海”里的聚宝盆越来越大

到了东汉时期,丝绸之路的起点已经转移到了洛阳。不变的是新疆的楼兰古城,依旧处于这条对外贸易路上的重要位置。

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扦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户千五百七十,口四万四千一百。——《汉书·西域传》

各国卫星瞪大眼睛:中国新疆的“死亡之海”里的聚宝盆越来越大

楼兰古城之所以能够发展到如此繁荣的景象,除了商贸之路的开通与经过,最大的原因就是它靠着罗布泊这个大湖泊。在张骞出使西域归朝后,他曾向汉武帝上书,阐明楼兰“临盐泽”,也就是说,罗布泊是一个咸水湖。

各国卫星瞪大眼睛:中国新疆的“死亡之海”里的聚宝盆越来越大

罗布泊的历史大约已经有1800万年,最大的面积约为5350平方公里。经过多次人为活动和自然变迁,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为实现国家建设需求,罗布泊附近人口激增,将罗布泊送上了消失的边缘。

从现在人造卫星上看,位于沙漠边缘的罗布泊形状就像是一个耳朵,被称为“地球之耳”。

各国卫星瞪大眼睛:中国新疆的“死亡之海”里的聚宝盆越来越大

钾盐

随着罗布泊的水分流失,湖水干涸,在经历过漫长的时间沉淀之后,掩藏已久的钾盐就显现了出来。据统计,罗布泊的钾盐含量相当可人,仅是北部地区储存量就已经达到了2.5亿吨以上,并且还能继续从盐水中产生新的钾矿。

各国卫星瞪大眼睛:中国新疆的“死亡之海”里的聚宝盆越来越大

因为这些钾盐来自于“反补”或者“反湖链”模式,从塔里木盆地的山区温泉和古盐层以及其它深层和地表水形成矿物质,被南深北浅的的地形集中到罗布泊这个相对低洼的区域,让它成一个只进不出的“貔貅”,形成了超大型钾盐矿床。

各国卫星瞪大眼睛:中国新疆的“死亡之海”里的聚宝盆越来越大

作为一种农用钾肥的生产原料,钾盐早期在我国属于必用却又非常紧缺的矿种,基本每年的要从国外进口近900万吨,却还不能满足每年的正常消耗。因此,罗布泊钾盐的发现可谓是即解了国家的燃眉之急,同时又带来了新的财宝,如石油、天然气等。

巨大钾盐储存量让世人为之感叹,将这个曾经的生命禁区又被称为“聚宝盆”。

各国卫星瞪大眼睛:中国新疆的“死亡之海”里的聚宝盆越来越大

聚宝盆

自钾盐开始被开采之后,相关的生产开采基地规模就一直在扩大当中,这个变化从不同时期我国卫星与美国NASA卫星拍摄照片对比中就能看出来。

各国卫星瞪大眼睛:中国新疆的“死亡之海”里的聚宝盆越来越大

罗布泊的钾盐矿满足了国内大量的农业和工业钾矿需求,仅在2014年,它就为我国创造了6亿美元的工业生产总值,并且还有提升的空间。

除了向农业和治理环境的植物提供营养生机外,通过合理的开采手段从咸水中提取出钾盐,剩下的水还可以继续留在湖泊延续使用,保证和改善生态环境。就这样,罗布泊的“聚宝盆”越来越大,其带来的好处也渐渐多元化。

各国卫星瞪大眼睛:中国新疆的“死亡之海”里的聚宝盆越来越大

在不同的时期,“聚宝盆”里的宝也是不一样的。新中国时期的“宝”就是尽快提升的国家实力,后来的“宝”主要是钾矿,现阶段的“宝”除了矿产就是可以改善的自然环境与生态恢复。在这个漫长的演变中,尽管罗布泊的发展也遗留了一些让人惋惜的问题,但总的来说,一切都在向着更好的方向前进。

各国卫星瞪大眼睛:中国新疆的“死亡之海”里的聚宝盆越来越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聚宝盆   塔里木盆地   新疆   罗布泊   楼兰   西域   储存量   钾盐   长安   汉武帝   丝绸之路   湖泊   地形   中国   时期   古代   美食   卫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