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懒宅”年轻人,正在悄悄囤调味品

来源:FBIF食品饮料创新

先来看一组有趣的数据对比:

青山资本发布的《2020中国消费品线上市场年度研究报告》,研究了各个品类在线上市场的“战况”。

这其中,同样是年轻人厨房里的生意,方便速食2020年淘系预计成交额为243.8亿元,远远超过复合调味料的58.6亿元。然而在综合小红书、抖音的内容数据得出的内容热度这一指标上,方便速食的77.6却落后于复合调味料的84.7。[1]

这届“懒宅”年轻人,正在悄悄囤调味品

小红书上有许多关于调味品的笔记 图片来源:小红书截图

一个更为直观的对比是,在小红书上搜索“调料”,有49万+篇相关笔记,而搜“速食”,则只有11万+篇笔记。

速食品类爆发之后,外界眼中年轻人厨房似乎只剩烧水泡面这一种答案。不知不觉中,大家都默认越来越懒的年轻人,绝对不会自己下厨做饭。然而,在一提年轻人必说“懒宅”的社会语境里,调味品的讨论度和关注度却反超了方便速食?这届“又懒又宅”的年轻人,其实正悄悄囤调味料?

调味品,这个高频刚需的赛道,怎样才能跑出一个能够征服年轻人的、有声量的新品牌?我们在FBIF2021食品饮料创新论坛上,采访了加点滋味创始人申悦人,该品牌成立半年内就连获两轮融资,且在各个社交媒体平台上屡获好评,深受年轻人的认可,她向我们分享了对“年轻人厨房里的生意”的观察。

01 嘴馋,但手残,才是年轻人下厨房的真实写照

这届消费者懒不懒?懒!

在小红书上搜“懒人”,有95万+篇相关笔记,豆瓣有专门的“少洗一个碗”小组,组员们在其中探讨着各种花式不洗碗方法。(看上去竟然都很有道理的样子)。

这届“懒宅”年轻人,正在悄悄囤调味品

豆瓣“少洗一个碗”小组 图片来源:豆瓣

淘宝2018年末发布的《懒人消费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人为偷懒花了160亿,较去年增长70%[2],而今年年初天猫发布的《天猫小趋势2021年七个字预测》中,“懒”字毫无争议地成为了七个趋势之一。

那他们馋不馋呢?馋!

藏族小伙丁真在网络爆红那段时间,大家关注的焦点除了他原生态的帅气,竟然是——丁真肤色跟热干面挺像的。甚至连丁真的白色小马珍珠和它的马鞍也未能幸免:网友说“珍珠好白,就像河南烩面那样白”“马鞍的流苏长得好像螺狮粉”........

这届“懒宅”年轻人,正在悄悄囤调味品

网友看到帅气的丁真,心里想的还是吃 图片来源:微博话题

这届馋鬼们,万物皆可联想到美食。那么,懒人们除了烧开水煮泡面、倒水做自热火锅,还愿意亲自下厨房煎炒烹炸做菜吗?答案其实是:会!

DT财经的一份调查显示,有近80%的年轻人有烹饪的习惯,其中,每周做几次饭的人最多,占36.6%,每天做饭的人有12.7%,每月做几次饭的也有26.9%[3],从来不下厨的年轻人才是少数。而不同代际的用户对下厨的核心元素理解不同,80后和90后均认为调味品的重要度高于蔬菜、香料等,而95后甚至认为调味品是下厨最关键的因素[3]。

这届“懒宅”年轻人,正在悄悄囤调味品

大部分年轻人都会做饭 图片来源:DT财经

不止如此,大家在和厨房的“斗争”中,还表现出了越挫越勇的趋势。豆瓣炸厨房小组目前已聚集了超过21万位用户,组员们每天欢乐地交流自己的炸厨房心得。

这届“懒宅”年轻人,正在悄悄囤调味品

豆瓣炸厨房小组 图片来源:豆瓣@比巴卜、豆瓣@Fiaaaarry、豆瓣@风风子(从左至右)

嘴馋,但手残,才是这代年轻人下厨房的真实写照。

“这代消费者见识过很多世界各地的美食,但是大部分人的厨艺还没有好到能在家成功复刻餐厅的味道。丰富多彩的‘口腹之欲’和有限的厨艺之间的断层,正是复合调味品的机会。”加点滋味创始人申悦人说道。

申悦人进一步解释道,过去几年,不论是作为投资人、平台方还是创业者,她一直在重点观察C端消费者生活习惯的转变,并且总结出了4个特征:

从这四个特征中也可以看出,这一代人,想吃好,但是能花在厨房的时间和厨艺技能都很有限,很多人认为这两者之间的沟壑,只有速食才能填充,然而实际上,调味品能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也丝毫不逊色于速食。

调味品也可以非常便捷,比如味之素有一款烧肉调味料,只需要把肉放进袋子里,再把袋子放入微波炉煮熟后就可以享用,减少了厨具的使用和烹饪的步骤。

这届“懒宅”年轻人,正在悄悄囤调味品

味之素(ajinomoto)烧肉调味料 图片来源:ajinomoto官网

调味品,给这届消费者的厨房带来了另一种可能。

02 调味品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调味品作为生活必需品,一直是被看好的黄金赛道。目前A股板块共有27家调味品相关的上市公司,其中海天味业市值超过了5000亿元,上海证券数据还显示,2020年上半年,调味品在食品饮料子版块中,估值溢价率始终保持400%以上,远超其他品类。[4]

而从消费者角度看,我们这代人认知中的“调味品”,已和父母那一辈大不相同。过去买一瓶酱油一家人用半年的景象已不多见,现在的年轻人偏好的是小份量的精致调味品——小份量方便尝鲜、精致的包装方便拍照分享。

那么在业内人士看来,调味品行业到底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申悦人向我们分享了她的观察。

1、成熟的调味品赛道,需要新品牌来当“转换器”

“复合调味品在过去十年餐饮行业的快速发展中,已经形成了非常深厚的研发和基础产能的积累,它们能非常柔性地支持前端的产品创新。"申悦人说道。

更具体而言,国内调味品行业的基础设施非常完善,新品牌们的创新想法几乎都能找到可以支撑实现的供应链,但是在以往传统调味品品牌统治的时代,消费者感知不到调味品的供应链其实已有如此强大的创新生产能力。由此导致已有声量的品牌难突破品牌老化的问题,新品牌们在和年轻人“交朋友”的过程中也会受阻,消费者可选择范围窄,也体验不到有特色的创新产品。

而在申悦人看来,新品牌,其实就是供应链和C端消费者之间的“转换器”。把调味品供应链强大的生产能力,“转换"成消费者可以感知到的产品亮点和特色

2、调味品细分赛道,有的已“开花结果”,有的还在“萌芽抽枝”

根据《调味品分类国家标准GB/T 20903-2007》,调味品可以根据终端产品不同分为食用盐、食糖、酱油、食醋、味精、芝麻油、酱类、豆豉、腐乳、鱼露、耗油、虾油、橄榄油、调味料酒、香辛料和香辛料调味品、复合调味料、火锅调料这17个一级分类。

火锅调料、佐餐酱(如老干妈)这类产品的品类认知已经很成熟,几乎不需要额外投入精力去进行市场教育。但是料理包等以往更多应用于B端渠道的复合调味品,还需要品牌们不断探索和C端消费者需求的结合点。

而盐、糖、醋、酱油等我们更熟悉的品类,正在进行一场升级。据青桐资本统计淘宝数据发现,销量排名前10位的酱油中,有7款为二级以上(酱油品质标准),或功能性酱油[4]。

调味品的各个细分领域,从消费者认知度上来说,有的已成熟,有的还在萌芽期,也相应地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就成了品牌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比如加点滋味第一阶段推出的是拌饭酱、火锅底料这类成熟度高的产品,品牌会着重注意收集用户反馈,而第二阶段开始上线钵钵鸡、葱油拌面调味料等品类萌芽期的产品,把第一阶段收集的用户反馈应用于第二阶段的产品研发,效率更高,也让后者更容易被市场接纳。

3、这一代消费者,需要能“治愈身心”的调味品

过去,调味品作为烹饪菜肴的必需品,最大的作用是让大家能愉快地填饱肚子,但现在调味品承担的功能,开始逐渐围绕着治愈感、仪式感、品质感的营造。

例如加点滋味近期推出的“慢拌葱香·开洋葱油酱”,就能给一人食赋予满满的仪式感。

这届“懒宅”年轻人,正在悄悄囤调味品

加点滋味 慢拌葱香·开洋葱油酱 图片来源:加点滋味天猫旗舰店

无论是每次一罐一份一人食的规格,还是这种煮一份面,淋一包酱,然后收获一顿精致便餐的过程,都满足了当今消费者对调味品营造仪式感和治愈感的期待。

这届“懒宅”年轻人,正在悄悄囤调味品

仪式感满满的一人食 图片来源:小红书@Wlin7-

03 调味品品牌,如何给厨房“加点滋味”?

1、陪消费者一起“炸”厨房

加点滋味早前曾推出菌菇、番茄两种口味的火锅汤底,但在观察分析了社交媒体平台上消费者的反馈之后,发现很多人其实更偏好“用菌菇汤煮饺子”、“用番茄汤焖番茄牛腩”的吃法。

加点滋味没有强行把预期的产品定位灌输给消费者,而是和他们一起快乐“炸”厨房,先后又上线了泰式海鲜冬阴功、金汤花胶鸡、贵州苗家红酸汤、酸辣金汤豚骨...等更有地域特色、和食材的搭配也更灵活百变的口味,还将这类需求反馈给工厂,在产品配方、包装规格等方面做调整,比如将汤底咸度调低、将包装规格变得更小、更接近一次制作的食量。

这届“懒宅”年轻人,正在悄悄囤调味品

加点滋味 汤底能喝光的火锅 图片来源:加点滋味天猫旗舰店

事实上,加点滋味这种根据消费者反馈及时调整产品的策略,在调味品领域已被多次验证有效。

譬如日本调味品品牌mizkan推出的鸡蛋酱油纳豆(日本人常用的一种拌饭调味料),虽然一上市就吸引了广泛的关注,迅速打开了市场,但mizkan仍在积极倾听那些不一样的声音——有部分消费者反馈说“咸味太重”“尝不出鸡蛋的味道”,mizkan就针对这两点积极改进,并结合当时日本人口出现的由3人家庭转变成2人家庭的趋势,将这款产品也由每盒3份调整为每盒2份。

然而这次调整消费者并不买账,这款产品的销量持续下滑。mizkan又进行了一次产品迭代,这次将纳豆酱的含量调高、并且进一步加强鸡蛋的风味,让消费者能品尝到更鲜美醇厚的味道。

这届“懒宅”年轻人,正在悄悄囤调味品

mizkan鸡蛋酱油纳豆 图片来源:mizkan

这次调整大获成功,据mizkan官网的介绍,这款产品2020年的年销售额预计突破了3亿日元,超越了曾稳居纳豆类产品第一名的品牌“Torotto”,成为新晋销量冠军。

其他品类在改变配方后,或许面临不但无法吸引新顾客,还将失去老顾客的风险,但是调味品是一个需要去适应消费者味觉的品类,有时候微妙的调整就会让产品大不一样。而从消费者角度去看,他们往往对调味品的尝鲜欲望和复购动力比较强。一方面很容易对调味品的新口味产生好奇,愿意为了尝鲜而购买,另一方面如果口味符合甚至超越了购买时的预期,就会形成复购,甚至自发向他人分享推荐。

所以对调味品来说,收集消费者反馈并及时做出调整是很重要的。要实现这一点,不但需要在营销侧和消费者建立密切的沟通,也需要生产侧和有柔性生产能力的工厂配合。

2、无限放大产品优势,用游戏公司的思路做调味品

申悦人曾在FBIF2021论坛上分享:“ 要快速找到正向的产品并不断放大它的特色。而且,用户反馈、净推荐率、复购率都正向的产品才值得我们放大。”

怎么生产出这样的产品呢?

申悦人此前曾在媒体采访中介绍,加点滋味已在山东、四川、福建等地积累近百个工厂资源,而加点滋味的产品经理团队会像游戏公司那样结合“数据输入+超级元素+基底”的方式,形成产品概念[5]。

举个例子,比如夏天比较炎热,大家对轻食、凉拌菜的讨论度上升,加点滋味团队就会收集这类数据,分析消费者深层次的需求,再加入大多数消费者喜欢的鲜辣口味(即超级元素)、结合到油醋汁的产品基底中。

这届“懒宅”年轻人,正在悄悄囤调味品

加点滋味 放肆川香麻辣油醋汁 图片来源:加点滋味

而在产品经理团队形成初步的产品理念后,团队中后端的供应链、社媒、电商团队就会分别投票,最终决定哪些产品概念会流向工厂形成产品[5]。

加点滋味以这样的流程生产出的产品,往往能获得消费者积极、正向的反馈,以这款放肆川香麻辣油醋汁为例,麻辣的味道、拉环开口设计、瓶身上的刻度线....都被消费者感知到并予以正面的评价。

这届“懒宅”年轻人,正在悄悄囤调味品

产品的小设计都被消费者感知到了 图片来源:小红书@榴莲会瘦

申悦人还向我们分享,要保证创新产品的迭代速度,主要有两点,第一是能够利用大量的数据源、用户的访谈,去系统化地捕捉用户消费的趋势;第二是产品需求在推向市场的过程中,中间的环节保障,从需求到落地,能否建立一个系统化的流程,一个顺畅的通路

她说道:“我觉得做产品特别像搭建漏斗的过程,我既要去‍‍广开源拿信息,让漏斗的开口足够宽,又要让细管足够牢固,建立合理高效的流程,保证各个部门有条不紊地推进。‍”

3、用零售产品,还原小吃街的味道

巨量引擎发布的《 2020 巨量引擎用户旅游全周期行为动机调研报告》显示,吃,是大家旅游时永恒的主题。

这届“懒宅”年轻人,正在悄悄囤调味品

旅游,就是换个地方吃 图片来源:2020 巨量引擎用户旅游全周期行为动机调研报告

小吃街,作为城市里最有烟火气的地方,也往往是我们对某个城市的记忆里最浓墨重彩的一笔。那能不能在家复刻出特色小吃的味道呢?

加点滋味洞察于此,就推出了一款“真有鸡汤·钵钵鸡调味料”。鸡汤部分采用四川乐山配方,荤素皆可泡。油料口味上则有两种可选,香辣红油中以糍粑辣椒、泡红椒、野山椒为原料,将豆豉、郫县豆瓣与红油混合煸炒7次后制成;清香藤椒油的藤椒只选用四川洪雅县的产出,搭配低温冷萃技术进行榨取,后调白芝麻则在180度高温油中进行油炸。

这届“懒宅”年轻人,正在悄悄囤调味品

加点滋味 真有鸡汤·钵钵鸡调味料 图片来源:加点滋味天猫旗舰店

在这包调味品里,囊括了四川各地的特色美味。而消费者只需要用一瓶矿泉水冷泡15分钟,就可以还原不逊色于外食的味道。

而从品牌角度看,调味品品牌在推出能还原街边小吃味道的预包装产品时,还有一项优势——即能把小吃在消费者心中积累的认知资源转化到自己身上,拉近和消费者的距离。

04 结语

据企查查数据,2020年1~9月,调味品新注册企业共68805家,2019年为83188家,已是2015年的2.5倍。[4]

调味品行业过去几十年在生产能力方面的积累,给调味品新品牌们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如何把握优势,和消费者更愉快地建立更紧密的联系,是调味品品牌们需要设法解决的问题,加点滋味提供了一个亮眼的答案。也许,在这批新品牌的影响下,调味品这个古老的行业会在年轻人的厨房里,焕发新的生机。

你对调味品行业有何看法?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参考来源:

[1]2020中国消费品线上市场年度研究报告,2021年1月12日,青山资本

[2]懒人消费数据,淘宝,2018年12月

[3]青年做饭行为大调查:下厨可以,洗碗不行,2021年6月16日,DT财经

[4]调味品:抢夺味蕾的千亿生意|青桐资本观察,2020年9月24日,青桐资本

[5]36氪首发 | “加点滋味”完成近千万美金天使+轮融资,高瓴创投领投,IDG资本跟投,2021年2月8日,36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调味品   调味料   年轻人   品类   酱油   豆瓣   滋味   厨房   反馈   消费者   来源   美食   品牌   数据   图片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