鹡鸰黄县话叫“穷蹀躞儿”,真是太形象了

“蹀”,本义为蹈、踏,《广雅·释诂一》:“蹀,履也。”《集韵·帖韵》:“蹀,蹈也。”不管是蹈还是踏,步子都不会大,所以派生出一个词语“蹀躞”,指小步走路,亦有徘徊之意,古乐府《白头吟》:“蹀躞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又有颤动、颤抖的意思,明朱权《卓文君》第二折:“我则见绣屏开花枝蹀躞,绮窗闲花影重叠。”奥运会马术比赛有个项目叫盛装舞步,骑乘过程中,人着盛装,马走舞步,特别具有观赏性,搁古代这称为“舞马”,也叫“蹀马”,“蹀”,即小步走,指马能控制自己的步伐,踩着节拍,昂首摆尾,进退应节,随着乐曲展现着矫健身姿,甚至还会口衔酒杯,屈膝跪拜,向皇帝敬酒祝寿,因马口衔杯的倾斜姿态,故与马舞配合所用乐曲称为《倾杯乐》。

鹡鸰黄县话叫“穷蹀躞儿”,真是太形象了

鹡鸰黄县话叫“穷蹀躞儿”,真是太形象了舞马衔杯仿皮囊式银壶

《通典·乐五》“杂舞曲”:“今翔麟、凤苑厩有蹀马,俯仰腾跃,皆合曲节,朝会用乐,则兼奏之。”唐睿宗、唐玄宗时三度为相的张说曾写过六言《杂曲歌辞·舞马词》一诗,其中“眄鼓凝骄躞蹀,听歌弄影徘徊”两句写的正是舞马的姿态。又作有七言《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其中所写舞马行进步态是“连鶱(qiān)势出鱼龙变,躞蹀骄生鸟兽行”,“腕足徐行拜两膝,繁骄不进踏千蹄”,舞马表演动作既有蹀躞徐行,也有原地快速踏步,前腿下拜等动作。宋顾文荐《负暄杂录》:“中宗时,殿中宴吐蕃蹀马之戏,皆五色彩丝,金具装于鞍上,加麟首凤翅,乐作,马皆随音蹀足,遇作饮酒乐者,以口衔杯,卧而复起。吐蕃大惊。”

关于舞马,还有一个让人悲伤的故事,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唐玄宗舞马”条载:“唐玄宗尝命教舞马四百蹄。分为左右,各有部目,为某宠、某家骄。时塞外亦有善马来贡者,上俾之教习,无不曲尽其妙。因命衣以文绣,络以金银,饰其鬃鬣,间杂珠玉,其曲谓之倾杯乐者数十回,奋首鼓尾,纵横应节。又施三层板床,乘马而上,旋转如飞。或命壮士举一榻,马舞于榻上。乐工数人立左右前后,皆衣淡黄衫,文玉带,必求少年而姿貌美秀者。每千秋节,命舞于勤政楼下。其后上既幸蜀,舞马亦散在人间。禄山常观其舞而心爱之,自是因以数匹置于范阳。其后转为田承嗣所得,不之知也,杂之战马,置之外栈。忽一日,军中享士,乐作,马舞不能已。厮养皆谓其为妖,拥篲以击之。马谓其舞不中节,抑扬顿挫,犹存故态。厩吏遽以马怪白承嗣,命棰之,甚酷。马舞甚整,而鞭挞愈加,竟毙于枥下。时人亦有知其舞马者,惧暴而终不敢言。”这只本应“骁腾如有此,万里可横行”的良驹,恐怕到死也没有明白,自己舞的已经很努力了,主人为什么还不满意。

在古人看来,一个人要成功,形象很重要,要端方庄重,沉稳大气,子曾经曰过“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君子走起路来也要“重”,是要不紧不慢迈着四方步的,小碎步颠着那成什么体统,所以慢慢的“蹀躞”有了贬义,形容人不稳重,轻浮,爱“得嗖”,还有点志得意满、显摆的意味在里面。比如小孩子把碗打了,妈妈会事后诸葛亮:“我约莫儿你就没有个好蹀躞儿。”到了饭时孩子还要往外跑,妈妈会说:“你别满哪蹀躞啦,一会好吃饭喽。”捡鸡蛋是小孩的营生,一早起来就“一会儿蹀躞一趟”,去鸡窝看看母鸡下蛋没有。小孩子没长性,坐不下,大人会批评:“你就是个鸡毛腚,整天穷蹀躞。”或者说:“你看你乜个蹀躞款儿。”小孩子人来疯,有客人来兴奋的不行,闲不住,大人会说:“看把你蹀躞起喽。”老黄县规矩,一个人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有的人坐在那里腿却不停地抖,这在老人儿看来是典型的穷相,因为“把福都蹀躞没有喽”。网上曾疯传一段视频,一名小学生因为期末考试得了奖状,在放学回家途中,走出了“六亲不认的步伐”,用黄县话形容,就是“蹀躞嘞不行喽”。小孩子刚受到表扬就又闯祸了,大人会骂:“刚夸称你两句儿,你就蹀躞起来喽。”“蹀躞”之意还可以有其他表述形式,“蹀儿蹀儿”与“颠儿颠儿”意思差不多,都是形容不庄重的步态,其轻浮谄媚之神态也跃然纸上,比如:他一看到书记来喽,就蹀儿蹀儿跑过去。“蹀蹀躞躞”是“蹀躞”的重叠形式,意在强调,比如:你看你蹀蹀躞躞嘞,一点稳沉气儿都没有。“蹀里蹀躞”谓行步不正貌,《金瓶梅词话》第一回:“虽然有这小丫头迎儿,奴家见他拿东西,蹀里蹀躞,也不靠他。”黄县话多说作“蹀儿躞嘞”,比如:你看你成天蹀儿躞嘞,没个正形。

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忆及儿时冬天张竹筛罗雀:“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鹡鸰黄县话叫“穷蹀躞儿”,真是太形象了

白鹡鸰

“张飞鸟”就是雀形目鹡鸰科鹡鸰属的白鹡鸰,常在水边活动,喜吃昆虫和小鱼等,长得头圆而黑,前额纯白,样子有点像舞台张飞的脸谱,因此得名张飞鸟。它的尾巴很长,停息时尾如蜻蜓点水,上下摆动不已,且多活动于水边,故又称为“点水雀”。黄县话则根据它的尾部活动特征称之为“穷蹀躞儿”。

古代有一种腰带,在带板的下方镶有能挂载小物品的小勾,或者是系垂的小带,带间有带环,可将小物件随身携带,这称为“蹀躞带”。

鹡鸰黄县话叫“穷蹀躞儿”,真是太形象了蹀躞带

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胡服》对此作了详细的叙述:“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窄袖,绯绿短衣,长靿靴,有蹀躞带,皆胡服也。窄袖利于驰射,短衣、长靿皆便于涉草。胡人乐茂草,常寝处其间,予使北时皆见之。虽王庭亦在深荐中。予至胡庭日,新雨过,涉草,衣裤皆濡,唯胡人都无所沾。带衣所垂蹀躞,盖欲以佩带弓剑、帉帨、算囊、刀砺之类。”蹀躞带是马上民族的发明,为是的骑马放牧或征战时便于携带零碎物什,胡服骑射后传入中国。因多悬挂解锥(过去的腰带经常系的是“死疙瘩儿”,解的时候需要用解锥挑开)、解肉刀、砺石、针线包、火石袋等七件物品,故俗称“蹀躞七事”。这相当于现代驴友常用的多功能户外运动腰带,看来一千多年前的古人也是很潮的。佩上蹀躞带,郎里郎当挂了一堆东西,就像围了一圈腰铃,走起路来不便大步狂奔,只能小步疾趋,故称之为蹀躞带是非常生动贴切的,有一种画面感。

在黄县话里,“蹀躞”的“躞”轻声减音,“ie”读作“i”,“姥爷”“歇歇”“熨帖”“蔑斜”都是这样读的。

补记:《诗经·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脊令”即鹡鸰,朱熹《诗集传》:“脊令飞则鸣,行则摇,有急难之意,故以起兴。”鹡鸰飞行时呈波浪状曲线,拉升再俯冲,边飞边“脊令,脊令”地叫(《诗经·小雅·小宛》:“题彼脊令,载飞载鸣。”),因以名之,后来根据汉字的造字规律加了“鸟”字旁。鹡鸰栖止时尾不断上下摆动,古人因此而认为它性子急。据德国学者研究,鹡鸰的警戒行为(抬头张望是否有危险)与摆尾动作存在非常明显的正相关,所以鹡鸰的“穷蹀躞儿”其实是保持一种紧张的状态,便于在遇到危险时迅速起飞,这和拳王阿里的蝴蝶舞步道理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能随时做出快速反应。“脊令在原”,“原”,《说文》释为“高平曰原”,鹡鸰常在水边湿地(《诗经》中称为“隰”)活动,“在原”则失其常处,比喻兄弟有患难。后因以“鹡鸰”代指兄弟。杜甫《得舍弟消息二首》其二:“汝懦归无计,吾衰往未期。浪传乌鹊喜,深负鹡鸰诗。”所谓“鹡鸰诗”就是指兄弟的诗。《禽经》云“鹡鸰友悌”,“鹡鸰在原”也用来比喻兄弟友爱之情,鲁迅《徬徨·弟兄》:“你还是早点回去罢,你一定惦记着令弟的病。你们真是‘鹡鸰在原’。”


部分图片引自网络,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胡人   吐蕃   急难   步态   杂录   乐府   小步   水边   诗经   舞步   腰带   飞鸟   古人   小孩子   形象   兄弟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