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什么是片片汤,什么是打饭汤吗?

《说文·水部》:“湯,热水也。从水,昜声。”“昜”亦兼表热义,(太阳的“阳”,繁体写作“陽”,为会意字,“阝”为“阜”的变形,代表土山,会太阳从山后升起,天地间变得暖洋洋之意),建国后推行简化字,“湯”写作“汤”(本来“湯”“陽”是根据一个造字理念来的,改成“汤”“阳”后,二者之间的脉络就被切断了),本义是热水、沸水,《论语·季氏》:“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刘宝楠正义:“探汤者,以手探热。”《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汤”是热水,“镬”是锅,“臣请就汤镬”意思就是你把我炖了吧。成语“扬汤止沸”“赴汤蹈火”“以汤沃雪”用的都是此义。“落汤鸡”是掉在热水里的鸡,和“落水狗”不一样,不光湿透,而且烫得红光满面,加倍狼狈。

你知道什么是片片汤,什么是打饭汤吗?

汤婆子

黄县人说的“水鳖儿”是指盛热水后放在被中取暖的用具,多用金属、陶瓷或塑料制成,因其形状如鳖而得名,古代称“汤婆子”。温泉是从地下自然涌出的、泉口温度显著高于当地年平均气温的地下天然泉水,南京有个“汤山”,就是因温泉而得名的。宋乐史《杨太真外传》:“华清有端正楼,即贵妃梳洗之所,有莲花汤,即贵妃沐浴之室。

你知道什么是片片汤,什么是打饭汤吗?

汤屋

日本号称温泉王国,他们的温泉都叫“某某汤”,公共浴室称为“汤屋”,保留的是唐宋的古风。面食在古代不称面而称饼,饼者,并也,凡是面粉经水调和并在一起做成的食品皆称饼。烧饼是炉子里烘烤出来的,上面撒有胡麻(即芝麻),故称炉饼或胡饼。蒸饼就是馒头,宋仁宗赵祯时,因“蒸”与“祯”音近,时人避讳,呼蒸饼为炊饼(武大郎便是卖炊饼的,98版《水浒传》王思懿饰演的潘金莲骑着杠子压面,那做的是杠儿头火烧而不是炊饼)。面条叫“汤饼”,意为是在热汤里煮成的饼。老黄县人讲究“原汤化原食”,吃面要喝面汤,这指的是清水煮面,在清水煮面的基础上加点盐、生菜、豌豆苗之类,就称为“清汤面”,吃起来比较清爽。“清汤挂面”也因此用来指女人的短直发发型,看上去也比较清爽。

你知道什么是片片汤,什么是打饭汤吗?

浑汤面

与之相对的是“浑汤面”,黄县话又称为“爆锅面”,要有油有肉有菜,要爆锅加水再煮,汤是浑的,故名。因为汤是热的,所以在黄县话汤又可成为词缀,用来形容温度,“热汤汤”就是热乎乎的意思,比如:孩儿发烧喽,摸上去热汤汤嘞。“温乎汤汤”就是温乎的意思,比如:孩儿烧退喽,摸上去温乎汤汤嘞。

“汤”的本义加以引申,中药加水煎出的液汁,中医称为“汤剂”,黄县话称为“汤药”,喝汤药即指吃草药。“黄汤”指酒,有厌恶之意,比如:你成天灌那么些黄汤做什么。之所以称为黄汤,是因为黄酒喝的时候需要用热水温一下,感觉和汤药有点像吧。豆浆是城里人的叫法,乡下人一般称为“豆腐汤儿”,也是温乎乎的。词义进一步引申,带液汁的菜及熟食的液汁都可称为“汤”,像菠菜汤、四菜一汤。

你知道什么是片片汤,什么是打饭汤吗?

汤盘

用来盛汤的底部略深的菜盘子叫“汤盘”。黄县人冬天喜欢熬一锅白菜,连汤带水的吃了热乎。在黄县话里,汤少了称为“汤有点窄”,多放汤汁称为“汤宽儿点儿”。吃馄饨的时候,一定要用海米、紫菜、韭菜、香菜、鸡蛋络索“开汤儿”,吃起来有汤有水比较滑溜,也能起到提鲜的作用。“清汤寡水”指菜里油水少,有时也比喻清苦的生活,比如:他嘞日儿过嘞清汤寡拉水嘞。

在黄县话里“汤”的含义还有很多,饭店里反复添水多次熬煮骨头和肉类的汤称为“老汤”,有的老汤要使用几十年;腌咸菜的陈汤黄县话也叫“老汤”,哪怕是第一年腌咸菜,加入点老汤进去,味道也会丰富醇厚得多。用白菜包包子包饺子,因为白菜水分比较多,肯下汤,要先把它切好放点盐搅拌,杀出汤来,把汤滗出去,箍成一个个菜团再放入肉馅搅拌。垃圾袋破了,拎着的时候会有液体滴落,黄县话称为“直拉拉汤”。乳汁称为“奶儿汤儿”。掐断植物的嫩茎,断面会流出汁液,这种现象称为“伤流”,流出的液体称为“伤流液”。有些植物的伤流液是白色的,看上去像奶儿汤儿。根据中医的象形补法理论,兔子在生小兔子时,多吃点流白汤的草会有助于乳汁分泌,所以每年春天兔子产崽儿季节,上山拔兔儿菜时都尽量拣苦菜、步步丁(学名蒲公英)、曲木芽儿(学名苣荬菜)、猫儿眼睛(学名泽漆)之类会流白汤的拔。过去农村街道都是泥的,下雨的时候地势低洼的地方“蹍蹅”得净是泥浆,黄县话称为“稀泥汤”。

黄县人还喜欢把喝的稀粥称为“汤”:

你知道什么是片片汤,什么是打饭汤吗?

米汤

苞米面儿熬的稀饭称为“米汤”;蒸饽饽时锅底撒把大米熬出来称为“煮汤”;

你知道什么是片片汤,什么是打饭汤吗?

胡汤

用胡秫米面儿打的稀饭称为“胡汤”;用面粉加上少许水搅拌,再倒进锅里煮熟称为“鼓儿汤”或“疙瘩汤”,做鼓儿汤的过程称为“晃汤”;面片和水煮食称为“片儿汤”。而且不光液体可以称“汤”,粉末状的固体也可以称“汤”,打米汤用的苞米面儿称作“打饭汤”,简称“打汤”。打汤粉得比较细,喝起来顺溜,粉得较粗的称为“片片汤”,是用来做片片用的,里面要掺豆面,做出的片片比较疏松。“汤”的这种用法我只在黄县话里见过,古代字书中也没有这种用法。“米汤”“煮汤”“打汤”中的“汤”轻声变韵,“ang”读作“eng”,“衣裳”“嘟囔”都是这么读的。

在黄县话里,“汤”还可以做动词用,有遇上、碰上不好的人或不幸的事的意思,比如:汤上这样的男人算我倒霉;她这一辈儿,净汤上些烂事,净汤上些烂人;汤儿我在乜我不能让他嘞呛;揪儿谁嘞毛谁叫,这事儿没汤儿你身上。不过这种用法西南方言中也有,四川作家艾芜的小说《流浪人》:“这是没法子的,汤着这样的事情!”江淮方言中也这样用,淮安人吴承恩的《西游记》第二十回:“长老的几句经还未了,那呆子又吃彀三碗。行者道:‘这个馕糠,好道汤着饿鬼了!’”黄县话中有句类似口头禅的俗语,称作“凭命汤”,就是凭借运气来抉择的意思,打仗的时候大伙儿一起冲锋,谁死谁话都是凭命汤;分地分山峦(“山峦”指连绵的山,比如:他家分了八十亩山峦。不少人写作“山岚”,是错的,山岚指山中的云雾,《西游记》第二七回:“我肚饥怎行?况此地山岚瘴气,怎么得上雷音?”之所以会写错,是因为在黄县话中,l声母时,与后面的韵母相拼要去掉u介音,如峦、栾、卵、乱、抡、轮、论等都是如此,所以黄县话里“峦”“岚”同音)分梨树行,大家伙一起抓阄儿,谁好谁坏也是凭儿命儿汤;投胎是个技术活儿,托生什么人家也是凭命汤。小孩子莫名其妙地发烧或哭闹,老人会说这是“叫什么汤汤(有人认为“汤”是“摊上”的合音,从“汤汤”这种用法看,此说不确)喽”,意思就是邪祟缠身,这种情况下去医院是没有用的,医生治得了病治不了命,得“熨送熨送”“念诵念诵”。《论语·述而》: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祷尔于上下神祇。’”看来熨送一事也是根深叶茂,源远流长。

正因为汤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民间有许多与汤有关的俗语:“换汤不换药”,煎药的水换了,但是药方却没有变,比喻名称或形式虽然改变了,内容还是老一套。片儿汤看上去热闹,却没有多少干货,所以口惠而实不至称为“玩片儿汤”。“洒汤”有几个意思,一是失密,比如:他说话说洒儿汤喽。就是说话“漏儿兜喽”。事情办糟了也可称为洒汤,比如:这事办嘞,洒儿汤喽。洒汤还是戏曲行业用语,指演得不好,“耐喽”,比如:这出戏洒儿汤喽。“泡汤”是正在酝酿或正在进行的事情告吹、黄了,比如:他俩嘞亲事儿泡儿汤喽。“混儿汤喽”指前后词语乱了套,比如:他一紧张就混儿汤喽,说嘞颠三儿倒四嘞。“欱(há)汤”指完蛋了,坏事了,比如:这事让他去办,非欱汤不可。“饭前多欱汤,强似开药方”,饭前欱汤就是唤醒消化系统,相当于给胃做个准备活动,有利于消化吸收。“就汤下面”和“就坡上驴”的意思差不多,指的是顺势而为,趁便行事。“一块儿臭肉带理坏儿一锅汤”和“一粒老鼠屎糟蹋一锅粥”的意思是一样的,不过粥是米熬的,老鼠喜欢吃米,故老鼠屎易与米混在一起,而做汤是要用到肉的,故以臭肉作喻,两各相宜。

凡从汤取义的字皆与热水等义有关。

“烫”,热水与皮肤接触,自然会感觉疼痛或受伤,这称为“汤烫伤”,黄县话常说“烫秃噜皮喽”,指的就是这种体会。碰触到火或其他高温物体,也会同样感觉到“火燎燎嘞”,这称为“火烧伤”,古人统称为“水火烫伤”。利用温度高的物体使另一物体温度升高或发生其他变化,也称为“烫”,如烫酒。装满热水的汤婆子和盛着火炭的老式熨斗都可以用来烫衣裳,利用高温使衣裳的褶皱展平。

“盪”,有洗涤、清除义,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皿部》:“盪,凡于器中,摇荡之去滓,或以磢垢瓦石和水吮之,皆曰盪。盪者,涤之甚者也。”(“磢”读chuǎng,指用碎瓦、石块等冲刷器物,黄县话至今还在用,意思略有变化,不用沙石也可以,把瓶子里装上水,堵住瓶口,上下摇动冲刷,这也叫“磢”,比如:把瓶儿磢一磢就干净喽。)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涂瓮》:“以热汤数斗著瓮中,涤盪疏洗之。”过去没有肥皂也没有洗衣粉,用热水洗衣裳比较下灰。

你知道什么是片片汤,什么是打饭汤吗?

你知道什么是片片汤,什么是打饭汤吗?

老式木炭熨斗

也可以用草木灰或皂角搓洗,有可能是这个原因,后来“盪”写作“蕩”,简化后写作“荡”。因为洗涤时要摇荡,故水波荡漾、春心荡漾、荡妇、荡秋千、晃荡、丢荡、扫荡等义皆从此引申而来。




部分图片引自网络,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汤婆子   片儿汤   蒸饼   液汁   西游记   黄汤   山岚   老汤   汤药   米汤   汤面   学名   山峦   温泉   热水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