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走和慢跑有什么区别?哪种最适合60岁老人?

快走和慢跑是我们普通人运动最常用,也是最经济的两种方式,对于60岁以上的人来说,活动能力比较弱,哪种运动方式对人体更好呢?

大家知道,慢跑和快走这两种运动都是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即在运动过程中,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相等,达到生理上的平衡状态。这样的运动强度比较低、有节奏,氧气能充分燃烧体内的糖分,还可消耗体内脂肪,增强和改善心肺功能,预防骨质疏松,调节心理和精神状态,比较适合中老年人。

快走和慢跑有什么区别?哪种最适合60岁老人?

快步走和慢跑有什么区别?

1从运动时身体的适应性上来看

慢跑时无论跑的多慢,总会有两脚同时离地身体腾空的瞬间,身体在下落时膝盖承受的冲击和压力相对较大,如果体重超重的话,无形中又加大了这种压力。

而快走不管多快,仍是时刻有一只脚承受身体重量,相对于慢跑来说,对关节的冲击力要小很多,对关节的损伤也会小很多。

快走和慢跑有什么区别?哪种最适合60岁老人?

2、从运动效果来看

慢跑主要增强肌力和肌肉耐力,增强反应能力。快走则主要是健脑益智,增强心肺功能,强筋健骨。

快走和慢跑有什么区别?哪种最适合60岁老人?

3、从运动的弊端看

慢跑对膝关节损害相对较大,毕竟从腾空到落地会有一个冲击,而快走则较安全。而且慢跑过程中容易脚踩地不稳,发生摔倒损伤等意外事故。

而膝关节之所以能缓冲运动时的这种压力,是由于两块关节之间有一层软骨,如果这层软骨长期受到高压力的冲击就可能受损,且大多数人的慢跑都没有经过专业的指导,动作往往会有不自知的变形,使得这种冲击力更大,长此以往膝关节受损就可能发生。运动强度越大,对于膝盖的伤害就越严重,而且这种损伤是不可逆的,损伤之后不能通过治疗、保养等手段恢复。

所以对于中年体重超重的人来说,选择快走要略好于慢跑;当然,膝关节对冲击力在一定限度内是有缓冲能力的,所以把快走和慢跑结合在一起、交替进行也是完全可以的;或者先从快走开始运动,坚持一段时间随着体重的下降,加入一段距离的慢跑,循序渐进养成良好的习惯更重要。

快走和慢跑有什么区别?哪种最适合60岁老人?

那我们应该如何选择?

1、老年人、肥胖者、没有锻炼习惯的人选择快步走

老年人关节老化,膝关节和踝关节难以承受跑步产生的冲击力,对没有锻炼习惯的老年人来说步行锻炼更安全。但如果是从年轻时就有跑步锻炼习惯的老人,膝踝关节的适应性较好,进行跑步锻炼是安全的。

快步走非常适合不能参加剧烈运动的老年人。它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氧气的消耗,增加心脏的收缩力。人在行走时,肌肉系统犹如转动的泵,能把血液推送回心脏,而下肢是肌肉最多的部位,其作用最为重要。如果下肢过分软弱无力,就不能产生足够的推动力向心脏输送血液。快走不仅可以健身,而且可以有效地防治老年人经常出现的肥胖症、糖尿病、下肢静脉曲张等,还对防止大脑老化,预防痴呆有着积极作用。

快走和慢跑有什么区别?哪种最适合60岁老人?

2、膝盖健康、想要减肥的人选择慢跑

快走和慢跑运动的强度不同,一般快走时的心率比慢跑时要慢,因为慢跑有一个身体滞空的过程,要克服重力做功,感觉上就比较费力。

有数据显示:一小时快走要比一小时慢跑少消耗一百大卡左右的热量。因此,在同等强度的运动情况下,慢跑的燃脂效果比快走更好。

快走和慢跑有什么区别?哪种最适合60岁老人?
3运动强度较小的运动,更容易长期坚持

按照心理学来讲,很多人一开始运动,总是会抱着能够快速见效的心态,但是结果往往都是以失败告终。一开始选择高强度的运动,只会让身体吃不消,从而导致减肥失败。

快走和慢跑有什么区别?哪种最适合60岁老人?

所以想要锻炼的中老年人首先要评估自己的身体状态,再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才能通过运动让身体得到更大的改善。

您觉得有用请点赞关注或分享给身边需要的朋友。关注『大爱金孝』,每日给您分享养老、健康类实用资讯。

更多养老健康类资讯及服务,邀您关注『大爱金孝』公众号和小程序。我们为不同年龄阶段的您提供医、康、养、护、吃、购、行、娱全方位、个性化的养老服务。还有精准、专业、人性化的定制养老管家式服务及家装服务供您选择,关注小程序,您需要的都在这里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膝关节   软骨   下肢   冲击力   快步   氧气   膝盖   老年人   损伤   关节   肌肉   强度   老人   身体   习惯   压力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