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反对焦虑,但更反对无脑佛系

写在前面:本文首发于公号无敌大薇薇,主张通识教育,从语言到全学科,从三观到批判性思维,帮助大人和孩子一起成为积极的终身学习者。

我反对焦虑,但更反对无脑佛系

前几天我们公号发了我大学同学谦谦妈分享的,她家五岁普娃英文自如沟通,阅读能力在牛津树9,练习题能力在初二水平的文章。

然后就被一条留言杠了,我没忍住怼了回去。

我反对焦虑,但更反对无脑佛系

借用下方另外一位读者对她的回复,很贴切:让孩子在愉快中读书不好吗?难道看动画片是乐趣读书就不是了?

事后想想,确实有很多人把学习等同于“学知识”,把阅读等同于“读书学习”。这一类人,往往逻辑混乱,有时候自诩为“佛系”,其实更多是给自己停留在信息茧房中偷懒的借口。他们不会去关注过程,反而比谁都更看重眼前的结果。这是典型的“无脑佛系”。

比如这样的文章,他们可能压根没有去思考里面分享的陪娃阅读和愉快沟通的方式,只是看个标题,就断章取义的脑补出鸡飞狗跳的场景。

我反对焦虑,但更反对无脑佛系

老读者都知道,我们公号几乎所有的文章传递的中心思想都是同一个:尊重孩子的意愿和个体发展规律,家长做好引导和陪伴,无需比较,无需着眼于眼前的得失,过程比结果重要,比起盲目焦虑,家长的成长型心态更重要。

所以谦谦妈写的并不是一个鸡娃妈的血泪史,而是一段如何陪伴孩子愉快阅读共同成长的经历。

说到这,想分享一下我的小助理和她家娃。刚3岁的小姑娘,英文流畅,思维敏捷。这并不是什么被鸡出来的,而恰恰是妈妈在放下焦虑的高质量陪伴中,水到渠成的结果。

视频加载中...

3岁的Shirley开始尝试自主阅读英文小故事

我反对焦虑,但更反对无脑佛系

文:Shirley妈妈

遥想当年,我在自己喜欢的行业中,做着一份不那么喜欢的工作,日子不好不坏,有些没有方向。

有了孩子后,开始多方面查找学习各类育儿知识,然而信息爆炸,作为新手妈妈的自己却没足够辨别和整理的能力,于是不可避免的焦虑了。

我和薇姐是怀孕的时候认识的,我家娃和她家弟弟在同一家医院出生。在医院妈妈群里,薇姐时不时会分享各种简单实用的带娃经验,除了吃喝拉撒,也有教育和陪伴。这些分享原理清晰,不累家长也不累娃。

在Shirley三个多月的时候,薇姐应我们这些妈妈的需求,开了个英文绘本课,教大家如何给孩子读故事。哑巴英语无法开口的我,抱着学英文的目的加入了课程,却没曾想,这就像打开了思维的一扇窗,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可以和孩子这样沟通。那时候我就想着,如果有机会能和薇姐一起共事就好了,一定能学到更多。

我反对焦虑,但更反对无脑佛系

所以我主动请缨,去当薇姐的小助理,就这样直到现在,已经两年多了。

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我看着薇姐和整个教研团队一起,把课程一点点完善。而我自己也收获无数,不仅仅从英语启蒙层面,更多的是对孩子长久受益的引导思维和方法。

我也见到了无数的家庭。有的盲目,看似对孩子很上心,其实时间大部分都花在无谓的焦虑上了;也有的很清晰,边探索边思考,用行动来缓解焦虑。但无论如何,大家的初心都是希望孩子可以在低压力下能有更大收获。

而在以往的战术中,太多家庭一面心疼孩子小小年纪就要奔波于各个补习班兴趣班之间而心生酸楚,另一面又因为隔壁谁家的小谁已经拿下了多少证书取得多少成绩而心生焦虑。

我反对焦虑,但更反对无脑佛系

实际上,我在之前也一度因为仿佛看到未来孩子与我也要跳进这种漩涡中无尽挣扎而慌乱不已。

但跟更多现在已经在跟大课的家长们一样,一边学习,一边静下来思考是否有更好的解决办法?然后发现,其实破局再简单不过:脚踏实地的跟着正确的方向走,不抱怨,行动就好。

分享一下我从开始跟着亲子英语启蒙通识课后,从语言,到思维上的改变和心得:

我反对焦虑,但更反对无脑佛系

上面说过我是在娃三个月的时候开始跟课的,那时候还不是小助理,之所以这么早主要是因为自己英语基础不好并且对娃的启蒙没有头绪,唯一确认的一点就是:孩子还小,我还有很多时间,所以自己先学起来,陪着孩子一起成长就好。

我就按照薇姐说的方法,首先不把孩子当什么都不懂的小娃,有什么都和她聊聊,多说话多互动,并且在能力范围内夹杂英文。

于是,娃7个月左右就对一些英文游戏口令有反应,比如拿着苹果的时候知道什么叫Take a smell.平时亲子游戏中懂得Give me the toy bear,please.等等。就这样,到了一岁多的时候,双语日常沟通用语的理解程度是基本同步的。

前文说过,我英文并不好,四级踩着及格线,大学毕业后再也没用过的哑巴英语水平。薇姐会手把手的告诉我们可以在家和孩子聊什么,从易到难,也鼓励我们不要因为一开始孩子的没反馈而放弃,并给过我们一个特别形象的比喻:

小种子在土地里吸收营养的时候,我们是看不见的,这并不代表没有成长,相反恰恰是在积蓄成长的力量。

所以我们需要做的,不是盯着眼前孩子的反馈,而是继续耐心陪着就好。

我反对焦虑,但更反对无脑佛系

当你意识到,不需要孩子马上给反馈的时候,真的就不会焦虑。我经常会被咨询的家长们问到:我总是说,孩子一幅听不懂的样子怎么办?或者是:你们这个不教孩子吗?培训班每次能学好多单词,回来就能说,你们不能这样吗?

我总会告诉他们:听不懂并不代表没有听,你用语言用动作用表情,传递出了意思,孩子自然会理解,有足够的输入,才能有输出,中文也是一样的。至于培训班学单词,当下看起来好像是会了,但转头又会忘掉,因为没有用的地方,语言一定要多场景下用起来才能记得住。

而这些的核心其实就一个:放平心态,不要求立竿见影。

我反对焦虑,但更反对无脑佛系

在课程里,薇姐给了我们很多可以和孩子聊天和玩游戏的方法、灵感,会让人发现,只要留心,生活处处皆学问。这些生活里的学习,其实就是孩子最好的成长途径。

从两岁多开始,一有时间我就会带她做一些简单的家庭小实验。比如水彩虹吸,三棱镜色散,还有跟群里一起入的火山喷发小实验等等。

我反对焦虑,但更反对无脑佛系

这时就用上大课的句子:【We are doing our experiment for fun, but scientists get to do experiments all the time. 】

两岁的小娃,我不要求她懂什么是科学家,什么是伟大,她只需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在做各种各样的发明和实验,他们热爱自己的工作,就像你喜欢玩这些小游戏一样。

我一次次体会到,家长通识大课的内容远不仅仅只是几个词和句子,更给到家长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孩子温柔而坚定交流的方式。

孩子在Trouble two阶段经常会不分青红皂白的发脾气,这时我会及时制止然后尽量温柔平静的说:Do not let your emotions override you.(大课句子) 带着孩子一起calm down,breathe in~breathe out,然后引导孩子沟通解决问题。

当孩子意外遇到我跟队友因为一些事情起争执的时候,事后平静下来我也会告诉她:

【Sometimes Mommy and Daddy will argue, but it's just because we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We still love each other as we love you.】(大课句子)

再拉队友一起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让她有⾜够的安全感。

娃两岁三个月大的时候,一次早餐时举着一块煎饼的薄脆片片,很自然的说water pistol!alligator water pistol!

我反对焦虑,但更反对无脑佛系

要知道pistol这个词我是在前几日预习绘本时候才记下来的,只是讲绘本的时候说了两次孩子就记住,并且会用了。

所以家长们真的要打破固有思维才能有更大提升,不要把自己觉得难的东西想当然的认为对于孩子也很难,我们无需给孩子设限,也无需过多规划期待。

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陪伴。

我反对焦虑,但更反对无脑佛系

在我的影响下,我家队友也开始日常给娃阅读了

再说说阅读。很多家长会把阅读等同于“识字”,其实真是误解了读书的含义。亲子共读就是特别幸福的时刻,而好书传递给孩子的,是三观和精神支持。

通过课程我不仅仅学会了日常的高质量沟通方法,更通过每周的绘本精讲方法学习,把孩子很感兴趣愿意反复听的书都带她逐页精读讨论。实际上,课程里绘本精讲拓展方法,不限语言,可以用在任意一本书上。

比如这本black beauty,文字这么不算少,我本也隐隐以为孩子还小尚不能接受,但是娃一看见这本画着马的书就抱着不撒手了,一个劲儿让我讲。我们读了N次。

我反对焦虑,但更反对无脑佛系

如果没有学过大课上对不同年龄孩子该如何引导的方法,我肯定是无从下手的,很可能就是把书上的文字干瘪的读出来,而用上大课的方法,和孩子边读边聊,从画面,到文字,到联系生活,孩子对这个故事的兴趣更高了!

不仅整本跟着听完聊完,还主动拿出自己的小马玩具和磁力片(搭成马厩)把一部分情节演了出来!

我反对焦虑,但更反对无脑佛系

所以,那些认为孩子会的多,就是超前学,就是累的,其实真的是狭隘了。孩子的学习一定不是在家长逼迫下学会的,而是在愉快的亲子沟通里自然习得的。

一年大课跟下来,我对育儿的整个引导思维发生了巨大转变,不再做不必要的焦虑,用心在生活中保持着“不着力”的输入:

倾听者时常放娃身边磨耳朵;在生活和绘本阅读中进行一些简单的自拼规律总结;用有意思的BQ、铅笔刀练习册帮助娃养成学习好习惯(pk和k级别有很多连线、trace、剪剪贴贴等有意思的小游戏,都有不同小主题,知识点丰富又好玩儿,孩子每天闹着做!)

我反对焦虑,但更反对无脑佛系

随着小古文课的问世,我也开始带孩子一起听古文故事了,大薇薇老师讲的浅显易懂,小娃也是可以听明白的,孩子已经习惯了每晚听着小古文课入睡,《木兰辞》、《塞翁失马》、《陋室铭》、《司马光》等经典名篇也已经在娃的小脑瓜里留下了深深浅浅的印记,孩子不仅仅是对古文本身熟悉,更重要的是开始对历史有了兴趣,对于古文背后的故事和作者,甚至是时代背景,有了大概的认知。

比如听完《木兰辞》孩子会说“木兰是因为爱爸爸想保护家人去打仗的…”结果也正如群里很多妈妈反馈的,理解了也就很自然的背下来了。

我反对焦虑,但更反对无脑佛系

作为小助理的一点点心得

作为小助理团队的一员,我每天都会收到很多家长咨询启蒙方法的私信。比如英语方面,有不少家长觉得自己英语基础不好难以在孩子面前开口的;也有家长自己口语达标但不知道每天要跟孩子聊什么的……

大语文方面亦是,各种文史类知识的缺乏成了很多家长心中的一道道坎儿,想带孩子启蒙却力不从心……再加上每天刷屏的很多大号上贩卖焦虑的文章一批又一批,很容易造成家长们无法言说的压力和焦虑。

我反对焦虑,但更反对无脑佛系

而这种感觉我太熟悉了,这也是我自己曾经面对的问题啊!

但庆幸我一路跟着公号上一篇篇减压的文章、一次次干货满满的讲座和课程学习。

每次都有大量的实用方法可以看完就用起来,也有很多深度思考帮我们理清思路,头脑清明的继续上路。同时也让我可以有一些自己的经验心得可以和每一位来咨询的家长分享交流。

所以不要浪费时间去没头绪的摸索,也不用一边花费大量的时间刷手机,一边苦恼自己没时间带孩子。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你觉得什么最重要,就把时间花在哪,思考加行动就行了。

我反对焦虑,但更反对无脑佛系

对于孩子的未来要面对的世界,有太多未知和不确定因素,而我们能做到的就是放平心态,再和孩子一起成长。毕竟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长久且重要的一环。

回想起来很庆幸在自己两年前做了这样的决定成为小助理,辞职跟着薇姐一起做号,做课,比当年上班累太多,但成就感也多太多,尤其是看着孩子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轻松成长,实在是给了老母亲太多动力。乐在其中就是我现在的状态。

我反对焦虑,但更反对无脑佛系

开春把我家小院打理好,

工作,带娃,享受生活哪个都不能少

我也真正意识到,真正的佛系,在于家长的心态,你是否能接受孩子的不完美?接受孩子的慢动作?接受孩子和成年人截然不同的视角和观察点?是否能在陪伴的时候更享受过程,而不是要求结果?

佛系更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耐心和包容,是对孩子成长过程的关注,而并非纠结于眼前的得失。正因为这些,才能给予孩子信任和留白,而孩子也会因此,才会有更多成长的可能性。

THE END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焦虑   木兰   小娃   大课   英文   古文   英语   思维   家长   语言   妈妈   课程   孩子   时间   方法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