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记忆|堰和船的记忆



往事如云,流年似水。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事情虽然已离我们渐行渐远,慢慢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是许多旧时的景物与儿时的故事,却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只要打开沉封的记忆,仿佛就在眼前。

余姚记忆|堰和船的记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地处姚西的重镇——临山,与许多平原内陆乡镇一样,对外交通除一条公路(现在的329国道)以外,基本上都是依赖水上交通出行,而所谓水上交通的运输工具就是木船。一则余姚水网众多,二则运输成本低。因此,凡经商运货主要靠船只;连婚丧嫁娶,红白两事和大病就医也主要靠船运;春节走亲访友以及学生春游远足等也都选择运输汽油船和自己生产队的农用木船出行。

记得1968年3月的一天,当时我年纪还很小,但那次出行记忆深刻。我有个大姐远嫁慈溪县临海公社六大队(现临山镇临海村),由于家里人口多,生产队里所分发的花杆、麦杆、豆杆等农作物桔杆不够用(当时没有煤气,更没有电饭煲,煮饭、炒菜以烧柴生火为主)。于是,父亲借了生产队的一只小木船,满载着从山上砍下来的一船柴草,带我一起去临海大姐家送柴。由于第一次出远门,那天我异常兴奋,坐在船头,看着父亲左手握着摇船的橹,右手紧握橹带索,双脚平稳站立,双手用力一推一扳,一支3米多长的橹在他用力摇曳下,水面泛起层层涟漪,船就开始向前行进。

3月,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只见远山的望春花争先报春,河岸两边各种花草争相斗艳,水杉高大挺拔,像列队的卫兵,柳树随风飘曳,婀娜多姿;河面上几只蜻蜓飞来飞去,小鱼时而在水中游荡,时而跃出水面泛起小小水波。看到眼前的这一切我觉得大自然是多么的美妙神奇。很快,我们的船就来到了临山古镇。那时现代建筑尚少,在晨曦里,小桥流水,朦胧中的瓦屋,早餐店的炊烟袅袅升起,桥下停泊的赶市农船、商船都装载着各种南货、北货、山货、海货、土特产以及日用品,长长的街河,九十九条弄、九十九口井,俞家中央墙门、高踏步、仓山弄,还有水门庙、少保祠、三官殿……多好的一个临山古镇啊!明代诗人王继禹曾这样描写临山即景:“虎踞龙蟠地,城台跨两山(即临山城内的龟山、凤山)。北峰连海外,南麓出云间。禄食逾三品,阶分列五班。从今开将府,戎马自嘶还。”不禁让我爱慕起这古色古香的小镇。然当时船过临山最让我难以忘怀的不仅是这古镇的风土人情、生活模式,还有我亲眼所见那热火朝天、紧张有序的临山东门堰(人交堰)的车堰场景。

临山东门堰连接着姚北一带东、西方向的主要交通要道,槎来舟往,货船、客船、“航船”、“市船”、桨船(乌蓬船),东来西往穿梭而过,昼夜不绝。

我曾问过来临山进行水环境检查的时任余姚市水利局副局长张志中,他说:“临山东门堰是由临山西高东低的地势所决定的,据《余姚水利志》记载,早在南宋嘉泰年间即有此堰。因此,很早以前就有了堰坝的历史。记得那时的东门堰是用泥土筑坝而建的,上小下大形成一个三角状,便于船只滑行。1952年前,为拦水拖坝;1953年11月,建人力车拔船只交通堰和泄洪水闸各一座,简称“人交堰。堰闸上曾刻有当地书法老师童作洲的手书‘爱国生产闸’‘人民交通堰’几个大字。”

当时车堰以人力推动绞盘,将船只牵引过堰坝。堰坝在南、北距离20米左右的地方各安装一个车盘,每个车盘安装四根直径7公分,长1.2米左右的车盘推杆,车盘上缠绕着20多米长,直径4公分左右的绳索,绳索顶端打有一个1.5米左右的绳圈,便于挂住木船的船尾。当船靠近泥坝时,堰坝上的钩镐手先校正船头,然后通过钩镐将绳索提交给木船摇船手。摇船手将南边的绳索套在船的左梆舷,反之北边的套在右梆舷,待固定完毕后,钩镐手吹响哨子,打个手势给两边车堰的工人师傅,紧张的车堰就开始了。

车堰的方法:就是通过杠杆原理,将船从上(下)游托举起呈45度角的泥坝上,直到整条船体滑过坝顶,再成45度角滑向下(上)流。车堰是项体力活,在车堰过程中要一鼓作气,不能半途而废,因为船体没有车到坝顶前,它的受力程度是相当大的,如果这时候松手或不用力,二边受力不均匀,船只会偏离泥坝,甚至侧翻。车盘由于船体受力作用,车盘推杆就会惯性逆转,快速旋转的手推杆会伤人,事故就不可避免。因此,车堰工人必须具备强健的体魄才行。

木船随着车堰工人的齐心协力,慢慢地从河的一边向上滑动,快过坝顶的一刹那,摇船手应快速地将套在船尾的南、北二组绳索松开,随着船体本身的重力惯性,快速滑向泥坝的另一侧,就算完成船只车堰的全过程。

余姚记忆|堰和船的记忆

当然,不是所有船只都可车堰的,其中有两种装载方法须避免,否则会出现不必要的损失和事故。氨水(六七十年代使用的化肥)、人粪尿这二种液体肥料不能车堰。因为船只过坝,船体要向上倾斜45度,上坡倒出一半,待下坡时还得倾斜45度,还得流出许多,这样,得不偿失;另一种就是不能超载,因为超载,下坡时船只会失去应有的浮力,船体的头舱、中舱就会直接进水,整条船就会沉没。

临山东门堰车堰主要以3吨左右的小木船为主,当然也有7-8吨,乃至10多吨的商运船。为此,我专程走访了退休在家的何梅英(曾经在东门堰当过会计),她告诉我:“当时如遇7-8吨的大船,车堰工人真的要捏一把汗,因为太耗体力了。”我问她当时的收费标准是多少一次(船),她说:“当时车堰的船只都是生产队、供销社等集体单位的,近的以临山、泗门、黄家埠、低塘、马渚、牟山为主,远的也有慈溪、上虞的商运船只,收费是按船计费的,小的3角左右,大的7角左右。”

我们生产队32户人家就有两只3吨左右,一只5吨大小的木船。生产队长何银尧对于这三只木船的爱护程度好比我们现在爱护私家车一样。因为当时去4公里外的临山集镇,只能肩挑走一条1米多宽的乡间小路,而且高低不平,雨天湿滑泥泞。因此,在当时外出采购、队里粮棉投售,全靠这三只木船进行水上运输。

夏天,为了避免木船高温暴晒,除留一只使用外,队长早早地动员社员将其余不用的木船装满水停泊在树荫下。那时候生产队的小木船是我们小朋友理想的“水上乐园”。加上是暑假,我和村里的园新、栢园、桂方、卫苗、卫良6位小伙伴在木船内学游泳、捉水下迷藏、捕小鱼虾、洗衣裳……

冬天到了,根据木船的损毁程度,队长号召全队男劳力齐心协力将需保养、维修的船只拖到晒场的空闲地块,有本村鲁炳林、王金水、符秀林三位懂船体、会木工的社员组成维修小组,对船只进行维修。在随后一段时间里,生产队的晒场上经常能听到响亮的“笃笃”声。据说船匠最难的是会弹弧线,也叫掼木线(抛),这跟木匠弹线不同,船匠弹出的是圆形弧线,跟船形一致。他们维修时锯板、敲钉,样样都会,头仓、二仓、后梢、隔板无一遗漏。

临山东门堰对面便是当时最红火的临山造船厂(后来改为余姚塑料七厂,隶属二轻系统),邻村的木船都拖到那里修理,而我们生产队破损的木船都是由这三位社员维修的。他们刻苦耐劳,会动脑筋、想办法,什么牵钻、凿缝、塞麻、抹灰以及涂抹桐油,“灰作生活”样样都会。三位能工巧匠的报酬就是一天男社员正劳力的工分报酬(当时生产队的正劳力15分,每1分工分相当于7分人民币的价值),他们拿了队上的工分,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聪明智慧。就这样,生产队既加快了木船的维修速度,又减少了维修成本,同时也增加了集体积累。

1970年1月,临山东门堰升级改造,建成升船机,彻底解放了车堰工人几十年来用人力车堰的艰苦困境。升船机轨道全长72.1米,二组轨道底座用钢筋混泥土错开浇筑,并铺设“铁路”钢轨,高低落差错落平衡,可使升船机平台上下坡时不倾斜,达到水平滑行的目的。轨道上面安装了可负载20吨左右的平台,可载不同船型、吨位的船只,升船机平台船架宽为3.8米、长7米。此外,还建设了东门堰升船机配套用房13间260平方米,内置55千瓦电动机一台,用电动卷扬机牵引船只过坝。

每天清早,电铃一响,只见等候的临山东门堰东西两侧的船主有的拿桨,有的拿橹,还有的拿镐,好似八仙过海,各司其责,有秩序地靠近堰坝。轮到的船只,只要轻轻地将船摇到升船机平台上面(平台其实在水下3米左右的位置是看不到的)的大概位置,听从堰坝钩镐手的牵引,随着升船机手轻松按下电源开关,大马力电机开始运转,升船机平台慢慢地浮出水面,同时将整个船体平稳地托起离开水面,跃过坝顶,向另一端方向平稳地下滑,直到底部。所载的船只摇船手或用橹摇,或开启挂桨机马达,慢慢驶离升船机平台位置,完成一次上下堰升船通行过程。由于是水平提升,那些液体肥料、负载大的船只也能正常通过,大大减轻了各单位的运输成本,提高了船只过临山东门堰的经济效益。

那时我已在临山中学就读,每天放学我一定会看到许多人驻足在临山东门堰的桥上,观赏这升船机升船的奇特景观。

1977年,临山东门堰升船机牵引改为惯性过坝,结构更紧凑。但唯一的缺陷是惯性不到位时,将有1%比例的升船机平台连同平台上的船体停留在堰坝顶端,静止不动,全靠人工用撬棍慢慢撬动升船机平台下面的铁轮,使其顺势下滑,才能正常运行。

我们这些生活在农村的孩子,从小就会把橹扛到船里,偷偷地学习摇船。刚开始时,将船链系在河埠头的石孔上,两三个小孩一起练习摆橹动作,摸索着掌握橹在橹拧头上摆动的角度和力度,基本要领掌握后就开始单独操作了。但小孩只能在河浜里“内训”,要练习好长时间才能摇向外河。

摇小船也好,大船也罢,都是控橹的一门手工活,脚是不能用力的,俗话说“摇船脚用力,坐舱大吃力”,橹功不精的摇船手是用脚力帮倒忙,把船摇得左右摇晃。实际上,一个内行的摇船手是在不停地以重推重扳、轻推轻扳、快推快扳、慢推慢扳、重推轻扳、轻推重扳,随风向、水流等控橹调节手段指挥行船,让船不管在如何恶劣的天气下,还是在大河小浜,都能乖乖地听摇船手的指挥。

学会摇船好处多。记得1978年,我高中毕业回乡务农,与村里社员一起摇着队上小木船,经临山东门堰为生产队买农用物资,为国家投售过粮食、棉花、碾米加工口粮等。在家务农的四年间,也曾为家里翻建新房与堂兄新芳一起摇船去临山生产商店买石灰、水泥桁条。后来又和本队社员远去慈溪割野草、趟河草(积肥)……

当年,临山东门堰外,小火轮拖着那长长的一行船队,呜——鸣笛声从远处驶来,晨雾中已先后到达目的地——临山东门堰。那长达几百米的进堰河道已停满一列列船队,那些稍迟到达的船队只好停在东西向的临泗江上,耐心等待过临山东门堰。

余姚记忆|堰和船的记忆

如今,随着现代化进程的迅速推进,村村通了公路,以车代船大势所趋,船已与我们渐行渐远,各类农用的、商用的、客运的船只在我们临山已是寥若晨星。临山东门堰已名存实亡,有名无船,“人交堰”已是临山东门的一个遗址,曾经的辉煌已成为人们心中的记忆。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5

标签:余姚   东门   摇船   慈溪   船体   推杆   木船   生产队   社员   山东   船只   绳索   惯性   记忆   交通   旅游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