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城村为古梅国封地

早就听说安徽亳州有个梅城村,今天在梅城村刘玉泉书记陪同下,我专程去拜祭据说是始祖梅伯的衣冠冢。


听刘书记介绍,这里应该才是梅氏文化的发源地,殷王太丁策封其弟梅伯的梅国于此,后梅伯被纣王所害,故国灭(也说灭国,原由是至今梅城村无一户梅姓人家),国中贵族等人随向南迁徙,大部迁至湖北黄梅一带,周武王灭纣,念我祖梅伯之忠良,策封梅氏族人相对集中的现黄梅一带为梅国,也有说是策封伯之玄孙于黄梅为梅国。当然这些都有待研究梅氏文化的专家们进一步考证。

梅城村为古梅国封地

听当地老人讲这里以前是一个很大的庙宇,虽说供的是佛祖,但人们都说供的是商末重臣梅伯。

梅城村为古梅国封地

梅城村为古梅国封地

这个牯堆是当地方圆几里最高的土堆。

梅城村为古梅国封地

向先祖行跪拜之礼。

梅城村为古梅国封地

刘玉泉书记向我详细介绍梅城村的情况。

梅城村为古梅国封地

梅城村为古梅国封地

听当地老人介绍梅城村以前的事情。

梅城村为古梅国封地

刘书记多才多艺。更主要是他对梅氏文化很有研究,与他交谈,我自愧对我们梅氏文化了解之浅薄,他还主张我们梅氏族人能达成共识,拿出方案在这里建立一座以梅伯为中心的梅氏文化场所,让我们全世界梅氏族人有一个寻根拜祖之地,只要梅氏族人拿出方案他可以协调当地政府出地修路等,我作为梅氏后人真的对他可敬可佩!


前几天有汕头的梅氏宗亲来这里寻根,当地卢老师向他们做介绍。


算不算在祖先的封地上吃了顿饭。

梅城村为古梅国封地

梅城村为古梅国封地


附:对梅城村为古梅国封地的一些文献资料。


梅姓是黄梅四大土著姓氏之一,在黄梅是大族,人口有八万之众。黄梅是全国梅姓重要的发源地之一,梅姓均为商末重臣梅伯后裔。对于梅伯后裔与黄梅的关系,有三种说法。


一、流亡定居说


《中国古代地名大词典》载:“梅城集,隋置,故城在今安徽亳州市南,故梅伯国,今名梅城集。”宋欧阳修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梅姓出汝南,出自子姓。梅伯为纣所醢,武王封伯诸孙黄梅,号曰忠侯,遂以梅为氏。”明初宋廉的《梅府君墓志铭》载:“梅本子姓,其先梅伯,为殷纣所废,周武王伐纣,封伯诸孙黄梅,号曰忠侯,遂以梅为氏,世居郑楚间。后避新世之乱,散不中。”从史料记载看,历史上有两个梅国,第一个是古梅国,即太丁策封其弟梅伯的梅国,在今亳州东南的梅城集,梅伯被醢后,梅伯的封地梅国也随之消亡。第二个梅国,是周武王灭纣后,策封给梅伯后裔的梅国,在今湖北黄梅(黄蕲广交界处)境内。后避战乱,散布各地。梅伯的族人是如何来到黄梅这块地域呢?从上述资料看,商朝末年,由于梅伯屡次直谏,被商纣王杀害,梅伯策封的土地被收回,古梅国(今安徽亳州东南梅城集)不复存在,其族人作鸟兽散。他们从北方逃往南方,越过大别山后,无法越过彭蠡古泽,便停止了脚步,并在山南现今的蕲黄广交界处——黄梅境内开荒定居。周武王灭纣后,为笼络人心,将梅伯的后世子孙所居之地,策封为梅国。从历代地方志记载也能证实这一点。据《黄梅县志》记载:春秋战国时期,黄梅县全境总人口约3000人;西汉7900人,南北朝又只有4100人;隋开皇初年(584),总人口才达到28536人,县域全境仍属蛮荒之地。《黄梅县姓氏志》载,“周敬王时(公元前519-前476),黄梅连年干旱,居黄梅山的梅姓人,分迁至现在的大河镇百花畈,蔡山梅城,新开柴垏上,孔垄东垏等靠近水源的江边、湖边居住。”“黄梅最早的姓氏为梅姓,乃本土姓氏之一。”是这片蛮荒之地的最早开发者。黄梅《梅氏宗谱》载,“梅姓是黄梅最早的四个土著姓氏1之一。”历史上梅姓人聚居地,主要在黄梅、蕲春、广济(现武穴市)三县交界的大别山南麓与滨湖衔接地带。这一地带历史上行政区划经常变动,在公元304-486年,曾一度属蕲阳邑。《蕲春县志》和蕲春《梅氏家谱》载,“未有蕲阳邑,先有童子梅。”秦末汉初九江王英布的王城,就是在现黄梅蔡山梅姓自然村落的基础上建成的,史称梅城,又名九江王城,今名梅城村。梅城村比黄梅建县早,“未有黄梅县,先有梅城村。”从上述史料记载看,在春秋战国时,梅姓人就在黄梅、蕲春、广济(现武穴)交界的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这一地域的梅氏族群,都是梅伯这一源流的后裔。


二、俘虏迁徙说


商代有梅方,伯爵,国君称梅伯,系殷商子姓封国。宋《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梅国)系出子姓,殷王太丁封弟于梅是为梅伯,后以国为氏。”太丁,即卜辞中的大丁,系商汤之子,按《新唐书》的说法,梅方是太丁始封给其弟的封国。但《史记》却说太丁未继王位而逝,由弟外丙继承。外丙是商代第二代王,太丁虽未王,却能受到殷人的祭享,可见他也有一定的威望。那么梅国的地理位置在哪?今河南郑州西南、新密东北有梅山。根据《左传·襄公十八年》载:“(楚师)伐郑侵费滑、胥靡、献于、雍梁,右回梅山,侵郑东北,至于虫牢而反。”前555年,楚国伐郑,攻打费滑(河南偃师境内)、胥靡(偃师东南一带)、献于、雍梁(禹州东北一带),向右绕过梅山,入侵郑国东北部,最后到达虫牢(河南封丘县北)而返。这一战,楚师跨越郑国国土的西南北东四地,从各个关口进行了全面攻伐,一路扫荡城邑无数,而梅山是这次战役由南向北的转折点。有说法认为梅山地区即为商代梅方的始封地。


另有说法根据《太平寰宇记》载:“古梅城在(谯县)南四十里,古梅国也。”谯县,即今天的安徽亳州。亳州市以南四十里有梅城,即现在的亳州市十河镇梅城集,一般认为,亳州梅地是商亡以后东迁所致。梅方是商朝重要诸侯国,国君梅伯历代作为商王的辅臣和谏臣,为商朝的稳定和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直到商末帝辛时期,由于纣王私生活糜烂,政治腐败,遭到了大臣们的强烈抵制。屈原《楚辞·天问》:“梅伯受醢(hǎi),箕子佯狂。”《吕氏春秋·行论》是这样解释的:“昔者纣为无道,杀梅伯而醢之。”纣王无道,当时的三大谏臣梅伯、箕子、比干纷纷上书,以死相谏,纣王一怒之下杀了梅伯,不解恨,又把他剁成肉酱;比干丞相也因为忠谏被剖腹挖心;箕子害怕,只得装疯卖傻,躲过一劫。据推测,梅伯死后,梅国并未亡国,直到武王克商后,将梅国改封到安徽亳州,继续享国。周人在对待殷商忠臣的态度和举措上还是值得肯定的,梅国可能也跟比国、箕国、微国一样因为梅伯、比干、箕子、微子的贤明而得以存国。


“梅”字没有甲骨文,但有说法认为“梅”的本字是“某”,“某”的象形为“结在树上的果子”,即梅子,《说文解字》说:“某,酸果也。”随着字义功能的变化,“某”为梅子的本义逐渐消失,另加“木”为“楳”替代“某”,所以古代“楳”通“梅”。由于梅子是一种酸甜相杂的果子,极宜妊娠妇女食用,故后人在造字时去“某”加“母(孕育)”形成“栂”字,最后又演变为今天的“梅”。资料显示,湖北考古队曾在荆门、随州等地考古挖掘时出土过大量竹简,竹简上的金文多有带“某”的字样,专家认为此“某”即跟西周、春秋时代的梅国有关。何光岳认为,早期梅氏族人是个以“梅”为图腾的部族,他们种梅、食梅,并以此为产业,发展经济,是最早培育开发利用梅子的部族,也是梅文化的开创者。梅子,药食两用,周以前,尚未有醋,而梅子所含的酸性物质是酿梅醋的最好材料,由此推测,梅氏族人也早已将梅醋作为烹饪食材,为早期厨房文化添砖加瓦。


西周初,由于声势浩大的三监之乱和东夷之战,中原、东夷及江淮地区的方国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此期间,许许多多的方国灰飞烟灭,新的方国如雨后春笋涌现。地处淮河以北的梅国可能也受到了动乱的波及,开始频繁向南迁徙。南宋《通志·氏族略》中有“武王灭商后封梅伯玄孙于黄梅”的记载,黄梅,在今湖北黄梅县,黄梅戏的发源地。但武王封梅伯后裔到如此遥远的黄梅恐有不实,黄梅之梅国应是北方梅国逐渐南迁所致。湖北荆门、随州等地出现的大量带“某”竹简,或许可以证明梅人是从这些地区慢慢进入黄梅的。综上所述:梅方于商初立国,西周成为异姓诸侯坐镇淮北,东夷之战后开始南迁,最终到达今黄梅县一带。春秋时,由于地缘形势所迫,又开始向东南频移,成为吴国的邻国。很有可能,梅国在春秋晚期被吴国兼并,国人散落在吴楚之间,以国为氏,形成梅姓。相关梅国铜器有“栂父已”鼎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封地   黄梅县   蕲春   亳州市   梅子   亳州   东夷   商朝   商代   氏族   湖北   安徽   后裔   姓氏   文化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