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氏村落」江西省湖口县付垅乡梅坛村——历史、人文风貌

「梅氏村落」江西省湖口县付垅乡梅坛村——历史、人文风貌

梅坛村隶属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付垅乡夏坂村,建国前后属第二区柯观乡,位于付垅乡人民政府驻地水车港西北约2公里,径度116.3168,纬度29.6747,东南西北有新屋张、王叔文、王叔官、陈明、王昶、夏家坂、夏大塘、夏凹、梅老屋和马影镇的唐佰轩村、李古塘、段村等村庄环绕与接壤。交通便利,距湖口县城区15公里(石钟山4A景区),距杭瑞高速均桥收费站和景湖公路约1.5公里。系鄱阳湖南北港水系,历史上水路运输可行至村庄最下端。后因南北港坝阻断而终止水上交通及运输。

「梅氏村落」江西省湖口县付垅乡梅坛村——历史、人文风貌

一、村庄概况

「梅氏村落」江西省湖口县付垅乡梅坛村——历史、人文风貌

全村现有97户,387人,居民住房87栋,有祖堂上、中、下三处,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德艺楼,村民活动广场400余平方米,辖地面积约540亩,其中耕地面积412亩,林地面积100亩(含大桥峦5.1亩,武风垅山34亩)。

全村地形东北高,南面低。属低丘陵区红壤。最南边从东向西有一小港,上段为新港,下段为老港,港南端原为村水电站,现改建为夏坂行政村集体所有的薯粉丝加工基地。

「梅氏村落」江西省湖口县付垅乡梅坛村——历史、人文风貌

村民经济收入主要是在外务工收入和国家及地方各项财政性惠民补贴,其次是土地流转收入和部分年龄大的在家种养收入。集体经济收入甚少,主要是集体土地流转收入。

村庄公益事业及基础设施所需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项目资金,其次是村庄户头均筹和个人捐助。

因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适宜农作物生长。农业仍以传统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棉花、红薯、玉米、大豆、芝麻、油菜和蔬菜、瓜果等,其次是200多亩的苗木基地。


二、历史沿革

「梅氏村落」江西省湖口县付垅乡梅坛村——历史、人文风貌

梅坛村源于湖口梅姓始祖鼎公,始于梅老屋清二公之第三子庭五公,历经550年左右,现已至第三十一世,并有一后裔于清朝年间至湖口县张青乡竹山村六合垅梅家嘴祥发。十九世祖还有迁至乐平、宿松、黄梅等地,后裔不祥。

据湖口双钟梅氏宗谱记载,湖口梅始祖鼎公(1201-1263),字惟重,号云塘,宋理宗宣庆乙酉科举进士,后任福州太字,因疾隐辞返乡,途寓鄱湖古湖县城,悉获故乡(湖北黄梅濯港镇)金兵所侵,且盗寇猖獗,而古湖口平静,山青水秀,逐择址定居。至其后裔孙先春公迁现场均桥镇文桥村梅家畈,公生六子,魁四公(姻字号)之孙信夫分迁至张祥畈坛户,现梅老屋。

梅坛始祖庭五是梅老屋后裔信夫之第三孙。其父清二生庭二、庭三、庭五三子,庭五别籍异贱,就近分迁,逐择前朝莲花山,后依凤鸡地,中有坛埂之地而建基之业、祥发,后裔因“坛”而称梅坛,也曰“梅老屋”原址为“张祥畈坛户”,为区别老屋村庄村别,新发祥地除“张祥畈”字,简称“梅坛”,现历史无人考证。

梅坛村后裔们在这块古老而年轻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吮吸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始终把自己的命运,家族的发展同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和人民的福祉紧紧联系在一起。


三、村庄蝶变

新中国建立后,经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社员生产劲头十足,积极参加家园建设,开垦农地,走上集体化生产道路,整治水田,兴修水利,通过扫盲教育,文化水平不断提高,耕作能力增强,农业增产增效显著,产生了一批能工巧匠。

上世纪70年代初,开挖了面积近12亩地上大塘,共建夏坂村水电站,家家户户装上水力发电照明灯,后又与唐坂村部分村庄改造了新港,村庄灌溉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为农业稳定高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大跃进、动乱等困难时,村里的山林被砍伐用于炼钢炼铁,古迹因破“四旧”毁于一旦,家人们勒紧裤带赈灾多交粮,食不裹腹,吃观音土充饥,并将30多亩的水田旱地无偿转给了周边村庄。

十一届三中会以后,特别是村庄从1982年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杂交品种的推广,农用小型机械的使用,彻底打破了长期以来集体经济“大锅饭”出工不出力和效益低的现象,扩大了农民生产经营和支配劳动力的自主权,村庄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农村面貌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农副产品产量创历史最高纪录。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个体经济的发展,农业税的减免直至全部免收,农民承包的土地政策更进一步延续,大量的新生劳动力开始走出村庄,外出打工谋生创业,家庭经济收入显著增长,土地也开始流转。截止目前,村庄大部分土地集中流转给种粮大户种植和村民委员会发展创办农业专业合作社。

村庄面貌也因家庭经济收入大幅度增长而改变。翻新扩建三处老祖堂,改造硬化近1000米砂石路面。居民住房由原来的砖瓦房改造成二至三层的砖混结构住房,更有50多户家庭在县城或其它城市购置了商品房。全村村民喝上了放心的自来水,用上了稳定的高压电照明。

新时代新要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梅坛村先后在梅立春、梅团金组长的带领下,积极争取政府项目资金,通过踊跃筹资筹劳和个人捐助,加快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村庄环境,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同时,村中近400多亩耕地实施了高标准改造,配套了10千伏的电力抽水灌溉泵站和管网设施,先后对上下门口塘和上大塘,下堰进行清淤、整治、砌护,进一步提升了村庄灌溉能力,确保村庄农业稳产、高产;并对村庄道路进行了延伸,新开辟了一条进村的沙石公路,家家户户有便民道,雨天不泥泞;硬化了400余平方米的村民活动广场,改建了村民活动娱乐场所,既可在“德艺楼”进行戏剧演出和健身舞的展示,也可在广场上健身跳舞,每年年宵夜自发组织游龙活动,户户参与,人人出力,新宅添子孙争接龙,批红放花炮竟热闹;二层、三层小洋房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出行由原来的徒步、自行车换成了电动车、摩托车及小轿车;闲居在家的老人种点菜园供自己食用、看看电视,或聚集聊天、跳广场舞强身健体自得其乐,安享晚年。


四、乡村贤士

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在梅坛村得到了良好体现,历代以来人才辈出。全村研究生11人、本科22人,专科若干名,做到人尽其才,在不同岗位上勤奋图强,倾尽家国之情怀。


清朝时期,庚峰、竹侪、二山、开甲为邑庠生、郡庠生。

民国时期,梅国桢,马影五乡中心国民小学校长兼县党部坚山乡区党部书记、三山乡副乡长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梅怀俭,曾任文桥乡人民公社社长、书记;均桥公社社长、书记及县工业局局长等职(已故)

梅荒林,曾任付垅乡武装部长、副乡长、副书记、舜德乡乡长、县林业局副局长

梅菊喜,曾任湖口县自来水厂书记

梅爱春,现任湖口县税务局副长

梅其松,现县卫健委主任科员

梅金喜,现均桥镇主任科员

梅明,现共青城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城区中队队长

梅成,现南昌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援疆干部

梅芳,九江市文联办公室主任

梅小喜,湖口县第一中学校长助理

梅喜春,湖口县城建局监理公司副经理


人民教师8人:梅安国、梅龙喜、梅盛林、刘雪莲、梅喜员、梅小喜、梅青群


医务人员3人:梅峰、梅小燕、梅达


农业科技人员2人:梅孔礼(农业农村局农技师)、梅友林(农业农村局农技师)


国企民企5人:梅卫金(县建筑公司)、梅春林(海尔集团)、梅圣苗(华富电子集团)、梅艳东(东莞红满天实业)、梅火明(苏州智森印刷)


村干部:

梅耀鉴,曾任夏坂大队大队长

梅保林,曾任夏坂村村委会主任党支部书记

梅初龙,曾任夏坂村委会主任

梅九娥、梅金央,曾任夏坂村两委委员

梅红星,现任村委会委员


现役及复员退伍军人:

梅仁东、梅耀初、梅占国、梅龙林、梅炎林、梅普龙、梅荒林、梅木桂、梅八初、梅彩连、梅海波、梅江、梅浪(现役)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坛户人将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和担当,用勤劳和奋进不断努力打造宜家宜业、幸福美丽家园!

文:梅金喜 图:梅爱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湖口县   湖口   新港   江西省   党部   始祖   全村   后裔   村落   风貌   村庄   村民   书记   人文   主任   土地   收入   家庭   农业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