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余姚县令(十六)——袁肃,陈忠直,王纶,孟继华,孟点

历代余姚县令(十六)——袁肃,陈忠直,王纶,孟继华,孟点

袁肃(嘉定十五年任),字恭安,号普斋,南宋庆元府鄞县人。袁燮子。学于舒磷。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年),进士及第。尝知江州。宋理宗端平间,以右司郎官除太府少卿,兼知临安府,知名于世。

袁燮,字正献,鄞县人,南宋四明学派的卓越代表,有四子。其次子袁肃,1199年进士,官余姚令,道经慈溪竹江,悦其地之山水,后为江州观察推官知临安府,归遂卜居高,实为袁氏始族迁竹江之祖。


陈忠直(嘉定十六年任),(福建)三世祖陈敦最派下世代子孙系统表:

敦字辈 仁字辈 光字辈 世字辈 泽字辈 存字辈 忠字辈

陈敦最┬陈仁宝┬陈大笑┬陈 看┬陈海栋┬陈以潜┬陈忠马


      │ ├陈合和

      │ └陈忠华

      └陈存宾┬陈忠直

    ├陈忠都

    ├陈忠声

  └陈忠西


王纶(嘉定十七年任)。


孟继华(宝庆元年任)。


孟点(绍定元年任),约公元1242年前后在世。宋淳佑年间以朝请大夫,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兼江东淮东茶盐提领官、暂兼权太平州事、节制军马。淳佑二年(1242年),重修青山李白祠,并重刻范传正李白墓碑。

孟点,绍定元年知余姚县。淳佑元年,以朝请大夫、直秘阁除江东运判,兼权太平州、江东淮东茶盐所。三年,令赴行在奏事,改提举广东常平。《全宋诗》卷三一七六录其诗二首。

《龙泉山》诗一首:污渎横鳣鲸,蝼蚊得而制。所据非所容,悲欢生贾谊。吾疑洛阳叟,所见未超诣。卷之不能伸,无乃为形累。朅来姚江滨,稽首龙山寺。泓澄尺余水,龙乃于此憩。饮之还可小,泥蟠纵兀肆。乘时大其用,云行复雨施。出无而入有,莫得窥其际。兹龙之为龙,所以超万类。彼哉横江鲸,舟楫诧吞噬。莫知屈伸理,已大不可细。沧溟有时竭,鬐鬣何足恃。惟龙神以天,不足以迹泥。洪涛再翻播,勺水或游戏。江河固所便,岩穴亦可寄。深潜若终隐,奋迅倏已逝。小大无定名,变化莫拟议。吾闻黄面老,法门传不二。细能入无间,大可周天地。芥子纳须弥,妙语言下契。蛰龙徘徊久,其亦悟此意。

据史籍记载,李白病逝后,原葬于当涂县南十里之龙山东麓,唐元和十二年(817年),与李白有通家之好的范传正,会同当涂县令诸葛纵,将李白墓由龙山迁葬青山,并亲撰《唐左拾遗林学士李公新墓碑》碑文。立碑石于墓前。宋淳祐二年(1242年),此碑已“断仆零落,仅存方尺许”,当时兼权太平州事节制军马孟点“乃重书刻石,立之墓左”。碑文真实地记述了李白墓由龙山迁葬青山的经过及原委,记载了李白的出生地、家世、晚年及其身后的境况,反映了李白一生的思想、经历及其性格特征,对于研究李白其人及其诗歌创作风格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若按范传正撰文时间,此碑距今已有1170余年的历史,是李白祠内现今仅存的最早的历史文物。


赵汝熟(端平二年任)。


王佖(嘉熙二年任),《紫阳宗旨》宋王佖撰。佖,东阳人,即淳祐壬子作《朱子年谱序》者也。

王佖, 字威伸,一字符敬,号敬岩。宋朝婺州人。宰相王淮之孙。官至直敷文阁、福建转运副使。宋理宗时,王佖曾奏请朝廷,请立《道学传》。王佖留心于《朱子语类》,先后访得三十多家,编成《朱子语录续类》四十卷。


刘彝孙(嘉熙四年任);


陈允平(淳佑三年任),南宋末年、元朝初年词人。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人,出身官宦世家,生年在宋宁宗嘉定八年至十三年间(1215-1220年),卒年约在元成宗元贞年间(1294-1297年)。允平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清代袁钧《鄮北杂诗》云:“寒菊宜霜晚更新,掖垣再世掌丝纶。阿咸老去营西麓,不愧家声故国臣。”(诗末有注: “陈文懿居仁、清敏卓,父子西掖。)从诗中可看出陈允平家学渊源主要来自祖父陈居仁和五伯父陈卓,而得益于陈卓尤多。除家学渊源外,允平又从杨简学,入太学。杨简为当时著名哲学家,学者称“慈湖先生”。咸淳九年(1273年)郡守刘黻创慈湖书院于杨简故居,以允平相其事。陈允平的早年基本上是过着富贵而文雅的无忧生活。他喜欢“萧散云根石上,瀹茗松泉,注书芸阁”。他的《鹧鸪天·寿表兄陈可大》词云:

四壁图书静不哗。里湖深处隐人家。斑衣自斗百家彩,乌帽亲裁一幅纱。

新酿酒,旋烹茶。半溪霜月正梅花。前庭手种红兰树,看到春风第二芽。

词中再现了陈氏家族子弟萧散文雅的生活情趣。正是这种家风的熏陶,养成了陈允平的骚姿吟骨以及雅正的审美趣味。

陈允平把科举应试看作登天之举,极为重视,然屡试不第,仕途不显,故任官时间短且沉沦下僚。据《宁波府志》载陈允平曾于理宗淳祐三年(1243) 任余姚令,后在严州(又称睦州,今为浙江杭州属地) 任职。罢去后,放浪山水间,风姿翩翩,足迹遍及江浙皖一带。他到过淮泗,又历游伯父陈卓为官之地宛陵,写下了《疏影》、《暗香》等著名词作,但以盘桓临安的时日最多。

宋理宗景定年间( 1260-1264年) 参与杨缵、张枢等组织的“临安吟社”,互相唱和,在景定四年(1263年)创作了著名的“西湖十咏”。

在经历了长达20多年的漫游生活后,陈允平在恭宗德祐时( 1275-1276年) 又重新出仕,任沿海制置参议官一职。这是陈允平有记载以来第三次为官,也是最后一次。据袁桷《先大夫行述》载:宋末帝赵昺祥兴元年( 1278年) ,陈允平被仇家告发“约苏刘义谋复宋”,遭围捕入狱,幸被曾经的同僚袁洪照顾。这次牢狱之灾对陈允平的打击确实不小,出狱后他闭门不出,为他山中的住所取名为“万叠云”。陈允平出狱后本隐居山中,但入元后不久又应征“人才”北上大都;后来再辞官回里隐居。北上、南归的具体时间均不详。尚未南归之时,好友周密和王沂孙各有《高阳台》词怀之。陈允平没有参加《乐府补题》的唱和,南归后也没有再和故友来往,隐居山中而卒。

陈允平卒后,张炎作《解连环·拜陈西麓墓》词以悼之:“句章城郭。问千年往事,几回归鹤。叹贞元、朝士无多,又日冷湖阴,柳边门钥。向北来时,无处认、江南花落。纵荷衣未改,病损茂陵,总是离索。山中故人去却。但碑寒岘首,旧景如昨。怅二乔、空老春深,正歌断帘空,草暗铜雀。楚魄难招,被万叠、闲云迷著。料犹是、听风听雨,郎吟夜壑。”


陈刚翁(淳佑七年任),福建长乐人,官至料院朝散大夫,南剑知郡。三桂堂在翰林坊,宝佑(1253年-1258年)初,陈刚翁、陈合、陈谊兄弟三人联第,理宗亲洒宸翰,匾其堂曰「三桂』,门曰「儒英」。


(作者:蔚蓝色的记忆)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余姚   鄞县   龙山   临安   嘉定   家学渊源   慈湖   青山   太平   军马   县令   福建   南宋   元年   李白   历代   大夫   旅游   孟继华   陈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