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行之四:泉州永春(一)

泉州,提到乌龙茶,就无法避开的一个地方。

自铁观音始,方出乌龙茶,才衍生出了岩茶、单丛、冻顶等四大产区的知名乌龙茶。

不过,这次我们去的,不是铁观音所在的安溪,因为单单一个安溪,一周时间有可能都不够。

我们这次去的地方,是永春。

当初和建融沟通时,他说,在龙岩的他都没喝过永春佛手,也没买到过。

这就让我感觉很神奇了,按道理说离得不远,为什么会喝不到永春佛手?这很不合理啊。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朝着永春县出发了。

说实话,泉州作为福建的发展排头兵,下属地区都非常强势,什么石狮、晋江等,都是经济发达或产业成熟的。而永春,还真的很难说出来。

下了高速,在路边看到了各种拳法的雕塑,有点好奇,难不成叫永春,真的是咏春拳的发源地?一搜,才知道,哦!原来是白鹤拳的,好,也长见识了。

闽南行之四:泉州永春(一)

永春白鹤拳的武术馆

当然,路上终于见到了我们的此行的对象,手写体的四个字“永春佛手”赫然出现在路旁的一些茶店上方。这非常让人兴奋。

开好房放下行李,我们就出发去吃晚饭。

我们吃的,是永春的特色“咯摊”。闽南语(ko tua)潮汕话能读通。是一种猪杂为主食的火锅,加上菌类,汤清甜,很鲜,而且不腻,加上肉很滑,有点意思。吃起来不错。

闽南行之四:泉州永春(一)

附近的咯摊店


闽南行之四:泉州永春(一)

说实话不用闽南语读这名字很别扭

吃完,我们就去往路上看到的茶店走,去试茶了。

我们去的第一间是一个夫妻店,丈夫给我们泡茶喝。

终于是喝上了佛手,但是感觉比较一般,没什么记忆点。尤其是他的介绍中有些话明显是错的,也不知道是把我们当游客忽悠,还是他自己也不熟,总之在当他说不出自己茶园茶厂在哪里时,我就已经内心把他否了。反而是小赵对他的闽南乌龙感兴趣,要了一点。

闽南行之四:泉州永春(一)

出来后九点过,绕了一圈,没发现其他茶店,或者关门了,算,回酒店我们自己喝茶,休息。

第二天,准备出发。

今天,建融提前找了一个某农业部门的主任来给我们带路。我们每个人吃了一碗福鼎肉片之后就出发了。

由于主任在,今天我们又是被带的一天,接上他我们就往他推荐的地方苏坑镇去了。

来之前我们了解过,似乎有坑仔口、湖洋、东关等地也产茶,就问了一下,主任说品质比较好的就是苏坑的(据他说的)。

主任先带我们来到一个示范性的茶园,见到了佛手的茶树。

闽南行之四:泉州永春(一)

叶片肥厚较油润,比英九茶树还大,龟甲纹路把本就比较形圆的叶片撑得如同一只小乌龟,也是颇有特色。

叶缘较软,容易卷缩,可以想象叶缘再卷的话,确实如同植物佛手一般。

闽南行之四:泉州永春(一)

随后,他带我们到当地一个比较标志性的茶厂。一进门,好多筛茶青倒在地上,我们有点诧异,然后里面人说是附近有个不大正常的人发病了,至于为什么他们不扶起来,不知道,反正场景就很奇特。

然后我们就坐下试一试他们的佛手茶了。

说实话,总感觉,味道很像清香铁观音。越喝越像,昨晚喝的也是这样,活脱脱就一翻版的铁观音。而且还比不上铁观音原版的鲜爽清香。外形也是颗粒形,但因为佛手叶片大,颗粒更大,圆结而尚紧实,色深绿。

闽南行之四:泉州永春(一)

厂长一边在给我们泡茶,一边解释为什么这样,大致意思是:现在做成铁观音工艺的好赚,做佛手没人懂,没人要,卖不出去,茶农生活都成问题。

乍听起来确实有点值得同情,但说实话,我觉得这是一个悖论。

中国何其多的茶叶品种,如果都去模仿其他名优茶,那倒是省了不少的事了,许多小的茶品种,一味模仿,自然自我特色越来越弱了。不说是自己不坚持?不说是因为看别人赚钱了眼红?

捞现成容易,但为什么不注重自主公共品牌的推广,把以前的品牌做起来呢?做起来还怕没钱赚么?

但这也代表了最近走的闽南小品种乌龙的现状:不坚守传统,什么好卖种什么,什么好做做什么风味,做得像铁观音,像岩茶,就是不像自己。

殊不知,现代人经营一个品牌需要多大的投入,而这边,把祖先做出来的公共品牌拿来浪费!是可笑还是可叹!

闽南行之四:泉州永春(一)

台湾人用清香型工艺改变了现代的铁观音,你可以说因为他们当年技术先进,那为什么现在传统工艺铁观音又复兴了?不就证明还是有一群和我们一样追求传统工艺的人在么。

那这不就是永春佛手坚守传统的市场价值所在么。

真的,在这几杯中,我喝得很纠结。我是认真在想,永春佛手等品类是不是会消失,某一天会不会和曾经的广东茶一样,很多茶区的茶,连品名都无从考证,至今,很多人不知道广州有茶、惠州有茶、江门有茶。

我是真有点痛心。我对两个永春本地人说了一句心里话:我觉得,你们要再这么做下去,我怕二十年后,永春佛手这品种不存在了。

闽南行之四:泉州永春(一)

刚去过的茶园

并非危险耸听,市场上铁观音的乱像,10年的崩盘,还历历在目,如果哪天他们赖以为生的品种倒下了,他们这种山寨铁观音,更糟糕。

回过头,想想我们英德红茶这六十多年历史,慢慢才走出来自己的知名度,你说我哪能不觉得痛心。你们拿着宝却在浪费,我们辛辛苦苦才培育出来我们的当家英红九号今日的成就。

事实上,后面,我把我这次后面收的茶,给几个年纪大喝过传统佛手的人尝试,别人都说,这不是他小时候喝的那个味道了。

是谁变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闽南行之四:泉州永春(一)

采摘非常不标准的佛手鲜叶,背后是被打翻还没有去收拾的很多筛茶叶。

(未完待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永春   闽南   泉州   安溪   闽南语   佛手   茶树   白鹤   乌龙茶   茶园   铁观音   叶片   品种   主任   品牌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