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一棵树(随笔)

走在时光的褶皱里,人的思绪就像天上闲淡的云朵,不时涌出一团团美妙的情思。时令已过七夕,霏霏秋雨初歇,久违的阳光终于从漫天雾幔中露出笑脸。窗外,微风吹过,一片黄叶悄无声息地飘落,勾起我对那棵泡桐的记忆。

那是四年前的六月,上级组织我们一行四十余人到焦裕禄干部学院接受培训。

焦裕禄干部学院在兰考县。在我的印象中,兰考这个豫东的农业县,曾经以讨饭闻名,即便经过改革开放这么多年的积累,估计也发展不到哪里去。

然而,出了高铁站,车过县城,干净整洁的街道,鳞次栉比的楼群,让我大跌眼镜。眼前的景象与自己的预想大相径庭。见我一脸疑惑的表情,车上的同事告诉我,你可别小看兰考,现在是省里首批十个直管县试点之一呢。我不由为自己刻舟求剑的思维、井底之蛙的眼光与孟浪轻率的结论而暗自汗颜与惭愧。

然而,更让我惭愧的是那棵泡桐!

到了学院,已近午时。学院在县城东部。整齐划一的教学楼,郁郁葱葱的院内绿化,无不彰显着干部培训机构的正统与严肃。进入大门,一座焦裕禄同志的石雕巍然屹立在办公楼前。他身披中山装,裤腿高高挽起,双手叉腰,站在盐碱地里,双目含情,默默注视前方,仿佛看到了兰考未来的希望……从雕像旁走过,让人不由心生敬意。

说实话,从某种意义上说,焦裕禄同志也是我们洛阳“老乡”,从内心深处有一种亲近感。焦裕禄在兰考工作、生活总共才14个月,而此前他在洛矿(即洛阳矿山机器厂,今天的中信重工)工作了9年,任车间主任等职务。“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始于垒土”。众所周知,焦裕禄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并不是凭空掉下来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是焦裕禄同志在党的教导下,在多年的革命工作锻炼特别是在洛矿工作期间孕育形成的,即孕育在洛阳,形成在兰考……

下午简短的开班式之后,接着进行参观。在学院对面的焦裕禄精神文化苑的入口处,一棵高大的泡桐顶天立地,在这片泡桐林中极其夺目,是真正意义上的“木秀于林”。它躯干挺拔,枝丫交错,高达二十四米多,胸围四米有余,得三个人才能环抱住。抬头仰视,叶如蒲扇,碧绿如洗,华盖如云,不禁想起巴金老人在《鸟的天堂》中“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好像把它全部的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的语句。讲解员说,每年四月,形似杯盏的泡桐花开,满目紫粉,层叠成簇,排列在铁青色的枝条上,开得一树繁花,轰轰烈烈,才更令人感受蓬勃的活力与生气呢。

而当时是六月,心里不由觉得些许遗憾。讲解员善解人意地接着介绍说,大家很有幸看到的这棵泡桐,兰考人民亲切地称之为“焦桐”----当年兰考“三害”,风沙为最。焦裕禄同志汲取干部群众的智慧,找到了广植泡桐治理风沙的良丹妙药。这是1963年春他亲手栽植的一棵泡桐,距今54年(当时是2018年),已经成为焦裕禄精神的象征!

在接下来的参观中,逐渐弄清了这棵焦桐如此罕见的原因。泡桐,是中原地区很常见的用材树,成材周期短,一般10年左右就可长成合抱粗的大树。正因其速生特性,人们极少能见到树龄20年以上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当年栽下的几十万亩泡桐,成了兰考人的“摇钱树”。如今,木材加工已成为兰考第一大支柱产业。家具、木制工艺品、桐木拼板等企业星罗棋布,能工巧匠们利用轻灵的桐木板制作出的古筝、柳琴等乐器,走出兰考,走出河南,走向上海,走向世界。长眠于沙丘下(如今已成纪念园)的焦裕禄同志“绿我涓滴,会它千倾澄碧”,“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应该含笑九泉了。

把泪焦桐成雨。秋意渐浓,秋雨湿润着人们的眼眶。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新征程呼唤着焦裕禄精神,需要更多更大的“焦桐”。自己作为一名公务员,对标对表,见贤思齐,岂不心生愧意!

落笔之际,耳畔萦绕起那首熟悉的老歌:好大一棵树,绿色的祝福,你的胸怀在蓝天,深情藏沃土……

好大一棵树(随笔)

好大一棵树(随笔)

好大一棵树(随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兰考县   豫东   兰考   中原地区   泡桐   桐木   讲解员   洛阳   风沙   秋雨   县城   随笔   同志   精神   学院   旅游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