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天(随笔)

春华秋实。秋,是个丰收的日子,是个盘点的季节。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自古以来,文人雅士最为敏感,最爱怀古伤时。滔滔江水,在农夫看来,能灌溉、促丰收,在孔夫子、苏东坡眼里,看到的却是人生之短暂,“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从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淡淡秋日,之于我们凡人,只是季节的轮回,而之于诗人戴望舒却是“它带了忧愁来给我”,之于诗人李瑛却是“一切都已熟透”“眼睛都已熟透”。

秋的形状是饱满的。那涨红了脸的大枣,那龇着牙笑的石榴,那一串串压弯了腰的葡萄,那像孩子们面庞似的苹果,那谦虚地垂着头的谷穗,那散发着清香的玉米,那爆裂着嘴的豆荚……哦,这北国的秋,无处不展示着一种成熟的美。哪怕是收获之后一望无际的田野,也舒展着宽阔的胸膛,裸露出健壮的肤色,就像刚刚生产了的母亲躺在产床上那丰满而柔韧的躯体。难怪,林语堂在《秋天的况味》中写道:“秋是代表成熟,对于春天之明媚娇艳,夏日之茂密浓深,都是过来人,不足为奇了”。

秋的颜色是斑斓的。一年之中,秋日的天空是最为壮丽的画卷。碧空如洗,秋高气爽,一种松弛与平和油然而生。蔚蓝的天空如同浩瀚的大海,大大小小、松松散散的云朵如片片白帆,又似我们思想的片断,怎不使人联想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至于苍茫大地,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好一个金色的秋!“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苏轼《赠刘景文》)。秋天的五彩斑斓,无处不在:“秋天栖息在农家里/秋天游戏在渔船上/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何其芳《秋天》)。

秋的声音是浑厚的。也许,唱了一夏的蝉嗓子已沙哑,蟋蟀的歌也唱累了,到了秋日,都透着一种歌手刀郎般的沧桑,浑厚的旋律更能穿透人的心扉。在文士墨客笔下,秋天的声音往往萧索而悲凉,最典型的莫过于欧阳修的《秋声赋》:“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然而,刘禹锡听到的却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确,秋雨的缠缠绵绵,虽说缺少夏日狂风骤雨的电闪雷鸣,却更多了一分自信的柔韧与执着,更不须说,钱塘大潮那波澜壮阔的场景,那千军万马的嘶鸣……

秋的情感是忧伤的。秋日,是个思乡的季节。“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刘彻《秋风辞》)。那浓浓的草叶,由绿变黄,叶落归根;那行行雁阵,如同格律诗般排列在碧空,举头遥望南飞的鸿雁,低头凝视归根的落叶,远方的游子怎不触景生情,黯然神伤。“秋风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刘禹锡《秋风引》),“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无不是秋日怀故思乡的浓缩。思乡最心切的当属台湾诗人余光中,他在《沙田秋望》中写道:“沙田的秋色多少堤多少岛/飞得过隐隐飞不过迢迢”,读到这样的诗句,我们不由想起他那首著名的《乡愁》:“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秋日的忧伤,不仅来自于乡愁,还来自于对春的蓬勃、夏的繁盛即将离去的留恋。其实,诗人郭小川看得最透,他在《春天的后面不是秋》里直抒胸臆:“只要在秋霜里结好你的果子,又何必在春花面前害羞?”作家冯骥才悟得更深:“秋天的凋谢全是假相!它不过在寒飙来临之前把生命掩藏起来,把绿意埋在地下,在冬日的雪被下积蓄和浓缩,等待下一个春天里,再一次加倍地挥洒与铺张!”(《秋天的音乐》)

看来,秋本无心,过客有意。记得鲁迅先生在谈到《红楼梦》时曾说,“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留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对于秋,又何尝不是如此?

朋友,你眼中是个什么样的秋呢?

盘点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天(随笔)

盘点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天(随笔)

盘点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天(随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文士   沙田   惊心   橙黄橘绿   碧空如洗   秋天   骚客   乡愁   柔韧   浑厚   秋日   文人   斑斓   笔下   秋风   诗人   随笔   季节   春天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