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氤氲在碧霄(随笔)

行走在时光的褶皱里,仿佛赶集似的,我们习惯于脚步匆匆。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奔波在烟熏火燎的途中,少有闲庭信步的看客。喘息之际,如李渔般闲情偶寄,一路风景皆成过眼云烟。于是,人们常常喟然长叹:韶华已逝,人生不易。

的确,谁也不可能一帆风顺。生活,即便未遭遇惊涛骇浪,即便看似风平浪静,前方的漩涡或许正暗流涌动。呛了几口苦咸的海水就“回头是岸”,还是迎着风口浪尖做强悍的水手?去年邂逅洛阳老乡刘禹锡,让我的人生有了更清晰的航向。

天凉好个秋。去年十月底,我自郑州返洛,沿三一零国道途经荥阳,在市区西南意外偶遇“诗豪园”,他乡遇“故知”,便乘兴驻车,拜谒先贤。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美誉。他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逝后长眠于荥阳檀山。

从西大门五跨六柱式牌坊下步入公园,一湾湖水清澈见底。时至暮秋,岸边的芦苇日渐枯萎,少了“蒹葭苍苍”的诗意,岸边的垂柳在秋风摇曳中不时飘落着黄叶,水面上蜷曲的荷叶不由让人想起“红藕香残玉簟秋”的肃杀,倒是不远处一间简陋的茅屋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原来那是陋室之所在,真可谓“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沿着蜿蜒的甬道往东,一路排列着十二座牌坊,嘉兴坊、长安坊……洛阳坊、荥阳坊,诠释着诗人从出生直到安眠的轨迹,隐喻着他曲折磨难的人生。刘禹锡二十一岁就高中进士,因参与以王叔文为核心的“永贞革新”,被贬到边远地区长达二十三年之久。其挚友白居易为其境遇深感悲愤,曾以箸击盘赋诗:“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十二牌坊的尽头,是刘禹锡文化纪念馆,馆内展示着其生平及诗词。刘禹锡生性刚毅,饶有豪猛之气,诗文大多简洁明快,风情俊爽。坎坷的政途与多舛的命运,尽管也让一代诗豪无比愤懑,但更多的是傲视忧患、独立不移的气概和迎接苦难、超越苦难的情怀,是奔腾不息的生命活力、面向未来的乐观精神,闪烁着辩证哲思的光芒!他深知,世人不如意者十之八九,诉诸笔端的人生态度可窥一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纪念馆的后面,即为檀山,刘禹锡墓就伫立在檀山之上。名曰山,其实至多算岭或原,岭上地势平坦,毫无峻峭之势。墓塚是个硕大的土丘,高约三米,塚上芳草萋萋,墓碑默默肃穆,周围松柏低垂,似乎唯恐惊扰这位墨客的思绪。

凭吊完诗人,小憩于原上。秋风飒飒送爽,岭下层林尽染。中秋已过,触景生情,历代文人有感于季节的交替、时光的易逝,总是伤春悲秋,从“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哀叹,到“无边落木萧萧下”“万里悲秋常作客”的感慨,无不“凄凄惨惨戚戚”。唯有刘禹锡激情洋溢,高洁豁达,不奏“前朝曲”,新翻“杨柳枝”: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绝不是标新立异,这首《秋词》正是作于其被贬朗州之时,蕴含着满满的正能量,是其刚劲豪迈、百折不挠人格的真实写照!

古来圣贤皆寂寞。淅淅凉风拂过,脚下的湖面上波光粼粼,倒影里如血的残阳浮光跃动,遂如某种起了波澜的情感,久久不能平静。难道说,这就是诗豪此时此刻传递给人们的情绪吗?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正如愈挫愈勇的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所言: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拢回行空的天马,依依不舍出园。回望广场,正中耸立着诗豪的石雕,定格着满怀的豪情。只见他执笔凝视远方----远方,秋高气爽,晚霞满天,仿佛又点燃了他泉涌般的才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情氤氲在碧霄(随笔)


诗情氤氲在碧霄(随笔)


诗情氤氲在碧霄(随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先贤   荥阳   屈原   刚毅   俊爽   牌坊   周易   天马   洛阳   诗情   氤氲   纪念馆   岸边   秋风   苦难   诗人   随笔   人生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