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远逝的青春——张柠长篇小说《春山谣》读后感

春山,是皖南的一个小村庄。这片南国极其平凡的土地上,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像其他地方一样,承载着当年“50后”城市青年上山下乡的记忆,像一首余韵悠长的歌谣,至今让人咀嚼与回味。

张柠的《春山谣》(见《长篇小说选刊》2021年第3期)属于知青题材的长篇作品。在“广阔天地可以大有作为”的宏大主题下,作者选取春山这一小切口,一群来自大上海的知识青年的青春故事徐徐铺开,在春山林场这个舞台上,他们的城市与乡村、青涩与成熟、爱情与友情、激情与沮丧、获得与失去、希望与绝望渐次展现,把人性的善与恶、生活的美与丑、人生的真与伪演绎得淋漓尽致。

一口气读罢,从长篇小说写作鉴赏的角度,觉得至少有两点值得我学习:

一个是,精心的故事情节冲突设计让故事扣人心弦。长篇小说要写得好看耐看,跌宕起伏的情节必不可少。知青题材的长篇小说简直是海量的,从张贤亮到梁晓声,这样的大家比比皆是。敢于涉足这一领域,写出新意,是需要勇气的。

《春山谣》的情节属于慢热型。小说开始的铺陈,以顾秋林、陆伊、程南英、姜新宇等十几个来自上海的知青怀着豪情壮志入手,在春山林场开始了人生一段特殊的历程,看似漫不经心,也了无新意。但是,随着故事的深入,一群原本不谙世事的年轻人,一个个开始变得“成熟”起来,或为场长彭击修洗衣服、捎上海的礼品拍马屁,或与贫下中农套近乎以留下好印象,一幕幕人间活剧让读者忍俊不禁。特别是到了争取回城指标这一冲突的高潮,程南英开始的公开揭发,以及后来的刻意化妆、发誓要把自己变成又黑又丑的农妇形象,伪饰为“扎根山村”的先进典型,结果弄巧成拙,直到精神分裂;陆伊为了政审不出差错,违心地讨好场长彭击修,与恋人顾秋林表面上的决绝;姜新宇的告密,让陆伊的回城梦破灭,而自己也空欢喜了一场,灵魂深处的忏悔与自我谴责……

另一个,是人物形象的刻画。文中的人物一个个极其鲜明。在知青的群像中,程南英的自私、极端、肤浅、卖弄在作家的笔下纤毫毕现;陆伊热情、义气、个性、深沉的形象栩栩如生;顾秋林这个出身不好的男知青,仿佛是一位游离于知青群体之外的特殊人物,无畏艰苦,朴实无华,对陆伊深沉的爱伴随了他的一生,会拉一手手风琴的他后来爱上了写诗,从此初心如磐,即便是回城后“卖香烟,想陆伊,写诗歌”成为生活的全部,在他身上,映照着人性的光辉,寄托着作者的人生理想。

除了知青的群像,春山林场场长彭击修、春山公社革委会主任徐水根、乡医马伯约等等也都入木三分,可圈可点。

席慕蓉说:“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是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还未来得及细读,它已经飘逝而去,合上了封四,所有的爱恨与情仇、激情与彷徨都成为尘封的记忆。在岁月的褶皱里,青春成为我们回望的一道风景,就像欧阳修的那句词:“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读书笔记」远逝的青春——张柠长篇小说《春山谣》读后感

「读书笔记」远逝的青春——张柠长篇小说《春山谣》读后感

「读书笔记」远逝的青春——张柠长篇小说《春山谣》读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长篇小说   皖南   上个世纪   无畏   青春   场长   群像   知青   读后感   林场   新意   上海   深沉   题材   人生   故事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