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阳双髻山岩洞书室

潮阳双髻山岩洞书室

在潮阳区金浦镇政府西的双髻山上,有一处岩洞书室,人称曾山书室,自明代至清末400多年,士子源源不断来此就读。

据明隆庆《潮阳县志》载:“(城)西十里曰曾山,其俗曰双髻山。高可数百丈,航海者望以为表。其上有岩焉,曰宝峰岩,石屋天成,亦为大颠旧迹。”此后又有僧人来此修禅,今岩洞尚存摩崖石刻:“(宋)绍圣乙亥岁(1085)开”、“(宋)政和丙申岁(1116)重开”。由于此处环境幽静,自明代开始就有士子来此攻读。最早是深(金)浦人郑亶,他是郑佐龙裔孙,少时入石室研读《尚书》,深得要旨。明天顺三年(1459)中举人第三名,历任宁波府通判、嘉兴府同知。告假归家后将石室分筑成4间(今岩洞壁楹洞犹存),用于读书与授徒,当时四方学子接踵而来,人才辈出,主要有:

郑嘉惠,深浦人,少时来书室攻读,明成化十年(1474)中举人,授武缘县知县,在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兴学育才,有政声,告老后仍于石室旁筑庐休居并课士。

传说峡山人、明大理寺卿周光镐少时也曾来石室攻读。

郑之侨,深浦人,少时曾在石室读书,今曾山古寺仍有其所题“文光射斗”等墨迹。清雍正十三年(1735)中举人,乾隆二年(1737)登进士,历任铅山县知县、代理柳州知府、宝庆府知府,政绩显著,著有《六经图》24卷、《四礼翼》2卷、《鹅湖讲学会编》12卷、《农桑易知录》3卷、《劝学篇》6卷传世。

郑安道,梅花村人,少年入石室读书,乾隆戊子(1768)中举人,辛丑(1781)登进士。潮阳知县李文藻征他主持东山书院,多有建树,后补国子监丞,卒于官。

值得一提的是清末贵山都(今属贵屿)华美乡人陈秀升,他在清光绪九年(1883)童子试考中第一名,光绪十五年考中秀才。光绪十七年随师陈龙友入石室攻读兵略与经济之学。光绪二十三年考取贡生入国子监,与郑浩、郭经同被誉为“潮阳三学士”,爱国诗人丘逢甲昵称“三生”。丘逢甲还特地从穗前来石室访陈秀升,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登双髻山》诗二首。

双髻山岩洞书室虽无书院建制规模,但时间长达四五百年之久,且人才辈出,值得一书。



作者:陈创义

来源:汕头特区晚报(2015.11.30)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潮阳   大理寺   士子   国子监   光绪   乾隆   人才辈出   石室   知府   岩洞   知县   举人   少时   清末   历任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