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潮阳争水案

清代潮阳争水案

清朝潮阳注重农田水利建设,康熙十二年(1673),朝廷敕令各地开垦荒地,规定10年后才征税,鼓励人们积极开荒。由于土地增加,农田水利便成突出问题。

清代个人兴修水利突出的是张勋。

张勋(1686-1760),字子镇,号衡山,贵山都赤寮人,自幼聪敏勤劳。及长娶桑田黄长者之女,遂帮其岳父管理鱼,后独立经营养殖,由牛田洋扩展至龟头海,倡建赤寮土特产专业圩场及坐商铺街,跻身潮阳四巨富之列。

张勋致富后热心公益,除解囊赈灾、办贵山书院外,还兴修水利。他开凿自石部目至大坑的东坑沟排洪渠,又筑坑仔灌溉渠,截引大沙坑水源,灌东面洋大片农田。

道光十八年(1838),知县吴均、教谕黄钊督建东溪水闸7孔,拒咸蓄淡,开凿引水沟渠总长80多里;建造桥梁19座,解决黄陇都等地农田灌溉与饮用水源。道光二十二年(l842)因台风暴潮冲毁沟渠,东溪水闸7孔填塞,吴均又捐廉2500两,在原闸南侧重建东溪水闸5孔,至今犹存。

在官方与士民努力下,潮阳水利建设网布全县。尽管如此,不时还有争水事端。其中严重的要数光绪二十三年(1897)黄陇都洋汾陈、洋汾林争寨前溪水发生大械斗,持续9年,双方死150多人,逃亡南洋群岛100多人,交界田园丢荒1000多亩。

也有争水告官的,在峡山镇大宅乡卓氏祠堂廊壁嵌着两碑。一是清康熙三十年(1691)十一月二十六日《廉明县主老爷臧(宪祖)立石》碑,记“黄陇都河内卓继科等称”:“源由南山大帽山而来(之水)流至占尾分为两股:泽沛东流下峡山都灌溉周族田地;西条流通黄陇都神前陂灌河内等乡田地;讵周势豪霸,侵凌孤弱,占王水塞分流,以致互控不休”,“业经亲勘审得”,“周崇衡等以一源各分之流,砌而绝之,俾大宅等乡许多田苗全无生色”,“本县亲勘历历昭昭,合将断塞之处,劾尽毁之”,“庶彼此均泽荣枯”,“照案立石为此”,“永远疏流,禁杜强争,各宜凛遵”,“勿再霸占横塞,有违圣政致于法纪”。经臧县令查勘判决立石警示平静一段时间,可是过了几十年问题又出现了。

乾隆二十六年(1761)六月初三日勒石的《廉明府宪周(硕勳)示禁)》碑记:“乾隆二十四年九月二十一日据大宅乡民卓启德等赴府宪佥控周钦睿、周钦调、周钦伦一件仗势叛塞等事。”潮州知府周硕勳即批示潮阳知县孙炜前往勘查后以潮州府宪判决:“蒙(周)批(炜)亲勘确讯,当即亲诣勘明断令周钦睿等将筑塞之处立押拆毁,嗣后照旧分流灌溉,均不得偏占”,且“遵绘图存”,“勒石示禁为此示谕黄陇都大宅乡、峡山都溪尾乡人等知悉,嗣后南山大帽占尾等处,官沟陂水各按东西灌溉,永远疏通,彼此均流,毋得霸塞滋事;倘敢故违,许郎逐一指名,赴县具禀以凭严究,各宜谨遵毋违”。

毕竟农田水利是千家万户命脉,解决纠纷经常反复。甚至如光绪四年(1848)贵山都贺陇、溪边争灵山水还由惠潮嘉道调处呢。


作者:陈创义

来源:汕头特区晚报(2012.07.06)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潮阳   桑田   河内   光绪   乾隆   潮州   农田水利   水利建设   知县   道光   沟渠   田地   农田   溪水   水源   清代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