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黄创基入潮传播汉文化


黄创基,字乐一,福建闽侯人,生于宋理宗宝祐二年(1254),卒于1324年。读书至考得秀才,刚好碰到1279宋亡元兴,时年25岁,靠科举入仕从政无望,虽有报国壮志却无从发挥,于是选择远离政治中心的南国,赴潮阳游学,发挥所学文化的作用。

黄创基出身文人世家,其曾祖父黄幹是南宋理学大家朱熹的传人,当时北方人多且战争频繁,而南方比较落后、地广人稀,人们迁徙南移几乎成为潮流。黄创基随此潮流游学潮阳,实是形势逼廹使然。另一方面,游学属流动性质,沒有固定办学机构可供依托,寄居大户人家,居无定所。若是单身一人,也无所谓,但黄创基须考虑妻儿家眷子孙归宿,因而也产生择地迁徙落籍的问题。既然选择在潮阳献身教育,黄创基便考虑让家属子孙落籍潮阳。据说先定方案是在司马浦某处,并且已有购地实施举措,但后来发现靠近海边的沙陇溪拍条件更好,发展潜力大,因而也就改变初衷,决定落籍沙陇溪拍,倡导子孙在此开基创业。

潮汕地区古代相对于北方中原文化是比较落后的,但自宋朝政治中心南移之后,有较快的发展,因而也出现了许申、張夔、刘允、林巽、王大宝、卢桐、吳复古前七贤。但汉宋被蒙元灭国之后,蒙元是游牧文化,并不认同汉文化,要推行蒙文蒙语,由蒙文化主宰,传统的汉文化被边缘化,出现了空前危机。就在这文化危机的前中期,黄创基冒着政治风险进潮倡教,传播朱子理学和汉文化,直到1324年去世,终其一生四十多年,献身潮阳的教育事业。

为纪念创基公的功绩和开基创业,溪拍黄姓就在寨中建祠供奉,先是建在现在寨内的5至6巷之间前排,后因劫难被毁,故易址重建,选定现址即在寨内3至4巷之间前排,定名为永思堂。永思堂建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686年丁丑年)祠堂深26.3米,宽15.8米,连面前埕共占面积700平方米,由三山门、拜亭、后堂、厢房、厢廊和库房组成。溪朴黄氏永思堂具有独特结构而被列为沙陇八景之一。


作者: 黄敦文

来源: 汕头特区晚报(2015.04.05)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蒙语   闽侯   开基创业   潮阳   潮汕   壮志   司马   元代   理学   前排   子孙   落后   潮流   危机   政治   文化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