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阳城河史话

潮阳城河史话

潮阳城河史话

今日护城河

潮阳城河史话

早年护城河

自古以来,大凡城邑大多有护城河,像南京的秦淮河、扬州的瘦西湖等等。家乡潮阳是千年古邑,县城也有一条护城河,护城河自南向北流经棉城,将小城分成东西两半,城河连接练江、南海,东西北山连绵起伏,蓝天白云,这就令人佩服当年的潮州刺史韩愈,选择这青山绿水的地方建城的慧眼了。

护城河是练江连接榕江、韩江内河水运的航道,史料记载,护城河始建于明天顺五年(1461),知县陈瑄主修,深一丈,宽二丈,后淤塞。明弘治五年,知县姜森主持重新开凿城河,长1800丈,宽5丈,深1丈,两岸砌护坡石,后又多次维修疏浚。其间光绪三十四年(1908)至宣统元年(1909),朝廷拨出修河费用达白银2.76万两。耗资之巨,为当时全省修河费用之冠。至改革开放前的护城河,则是1963年至1968年重修的,其疏浚淤泥22.6万立方米,砌石护岸2562立方米,炸除礁石580立方米,使护城河成了练江榕江的运输纽带。这条静静地躺在东山下,被古城拥抱的小河,悠悠流水,不舍昼夜,流出了岁月,流出了人文历史。它虽在中国的江河史上名不见经传,却有多少才子俊杰,多少动人的故事发生在这里。

明嘉靖四十二年,流寇围攻潮阳县城,情势危急,恰逢进士、户部主事林大春回梓为母奔丧,县令郭梦得请大春协助守城,林大春以护城河为通道,在关闭城门时秘密派人到达濠、海门招募勇士400余人,内外夹攻,将贼寇击退。明末清初,郑成功部将邱辉在潮阳一带组织抗清战斗,利用护城河为水运通道,运输军需品至达濠、河浦、西胪等地,并在西胪凤山与清军激战,被编为潮剧《凤山战鼓》,在潮汕和东南亚流传。

护城河自明代至上世纪80年代,还是潮阳的一条黄金水道,是古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似一条玉带,镶嵌在古城之中。两岸古老的木棉树、榕树、金凤树树干苍劲,枝头抽出的新绿青翠欲滴,把整条河都染绿了。最美的是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城河上,如同撒了一层细碎的金子,在静静的河面上闪烁,并不断地伸缩着,跃动着,企图要走上岸似的,但好多时候是“早出日头非晴天”,随着山风阵阵,雾似轻帘飘然而至,接着下起小雨,夹杂着点点凉意,不时落在脸庞,环顾左右,雾若背景,树若画笔,叶如花开,似读不尽的水墨画卷。

护城河的桨声帆影,也是古邑一景,自明清以来,练江平原两岸的农副产品、山货水果,沿练江经护城河运到汕头、揭阳、潮州等地,返航时又运来煤炭、建筑器材、日用货物到练江平原乡村。小木船在小小的河面上穿梭,欸乃的桨声划碎了一河流霞,低飞的水鸟,高树的蝉歌,还有两岸的明清民居,下山虎、四点金的老房子和类似北京四合院的大院子,从这里走出了明代御史陈大器,现代画家陈大羽,经济学家萧灼基,企业家林百欣等名人。这些陈旧古朴的民居,深藏在老街深巷,穿过百年风云,带着历史沧桑和久远的故事,被繁华遗忘在时间之外,它在喧闹的城镇中守着一份孤独与宁静,安详而自在。假如说,护城河是古城的一张琴,河畔的民居则是一根根琴弦,轻轻拨动琴弦,就响起了古城兴衰的变奏曲,使人不由得发出思古之幽情,感念老一辈古城人在这里写下的美丽篇章。

人因水的湿润,丰富而有活力,城因水而清秀,静谧而幽雅。穿城而过的护城河,在古城人的眼神里、话音外、表情上无不流露着难以言状的神气与自豪。一些外地人也喜欢到护城河畔看看水,望望山。然而,护城河也曾遭受过劫运。前几年,当人们游览古城,追寻着护城河昔日的丰姿和光彩,这里还汩汩奔腾着明清的流风余韵,但河里的绿水不见了,从岸上水沟冲下河里的是黑黑污水,一阵阵异味让人难受。昔年的护城河犹如一位美丽的少女,身材窈窕,性情柔顺,满怀柔情,那一河碧波,清澈如少女明眸,可眼前人们看到的却是她风烛残年的白发和皱纹。

护城河的变污,民众迫切要求整治护城河的呼声,牵动着各级领导的心,3年前,潮阳区在治理护城河上下了大力气。经过一年多的整治,护城河的面貌大大改观了,河水变清了,两岸道路变平了,沿河绿树成荫,花草飘香,五彩缤纷。河两岸高楼林立,河畔的宋代古塔文光塔也修葺一新,成了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光塔周边的公园,草木葱茏,古朴典雅。河东面的东山,群峦青翠。沿河的人家,碰到雨天,倚站楼窗前,低头看碧波涟漪的河水,抬头望墨绿滚滚的东山,闭目听窃窃私语的细雨,这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而护城河最美的还是夕阳西下时分,天际间映着绚丽的晚霞,河畔的文光公园和广场人影绰绰,有人翩翩起舞,有人引吭高歌,河岸绿荫如幸福小道,老人挽肩谈心,情侣娓娓私语,小孩游走嬉戏,其乐无穷。

护城河,你的岁月沧桑,你的得失荣辱,你的大起大落,不正是时代的一个个缩影么!


作者:郭亨渠

来源:汕头特区晚报(2015.10.16)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潮阳   凤山   东山   潮州   榕江   汕头   护城河   知县   史话   沿河   青翠   民居   明清   河畔   古城   两岸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