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阳文光塔见证日寇侵华罪行

文光塔见证日寇侵华罪行

潮阳文光塔见证日寇侵华罪行

文光塔始建于南宋绍兴元年,为八角七层楼阁式塔,砖石结构,高42.68米。兼有宋、明风格,对研究古塔的形制和演变具有重要价值,是东南沿海地区石结构塔与内陆地区砖结构塔相结合的典型实例。2013年3月5日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汕头市三个首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文光塔门前,原并没有设置石狮,而现在立于塔门前的一对雄伟石狮,是1958年夏季由原新潮影剧院闲置于电影放映台下面移置过来的。据棉城一些老年人反映,这是原潮阳县文祠门前的一对石狮。日寇炸潮阳时,文祠被炸毁,石狮幸存。解放后建简易影剧院时,把石狮暂时放于影剧院观众场后面。1958年建文光公园,经专管文化部门的领导同意,石狮移置于文光塔门前。石狮虽无语,却见证日寇侵华罪行。

据明崇祯年间《文光塔记》载,文光塔有两层地函,藏有佛骨舍利子、佛像、铜钱、玉器、方尺、铭文等镇塔之宝,但这些宝物是否有真的存在就是一个谜。据老辈人说,日本鬼子入侵潮阳时,曾经逼当地民工进行探宝,不但宝物没有探到,而且其中一名鬼子还现场中暑死亡。民间说这是宝塔显灵,对日本鬼子最大的惩罚。

塔前侧的六角亭,是新中国成立后建造的。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多次炸塔,但每次炮弹都落在这亭的位置,炸成一个大坑,后人便在这里建亭纪念。据文光公园工作人员吴灿明先生回忆,十多年前,有一位港胞,每年都专程从香港来文光塔祭拜一次塔神,原因是日寇入侵时,朝塔方向投弹,他躲进塔内而避过一劫。这座亭现在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而文光塔却成为游客心目中避凶趋吉的象征。


作者:

际云

来源汕头日报(2015.09.06)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潮阳   日寇   罪行   抗日战争   塔门   见证   汕头市   新潮   老辈   专管   形制   影剧院   宝物   公园   结构   旅游   文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