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摩崖石刻上一处石刻题写“放怀”,其作者陈天啸活到89岁高龄

今年7月登山,在红门路边商店,第一次见“放怀”两字,字体别致。

后了解到石刻的“放怀”两字位于经石峪北,是岭东画家陈天啸书于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夏。题刻内容如下:

放怀。

民国三十三年夏,登泰山。岭东陈天啸题。

泰山摩崖石刻上一处石刻题写“放怀”,其作者陈天啸活到89岁高龄

图:“放怀”两字,摩崖高l30厘米,宽160厘米,大字径50×48厘米,隶书体


好一个放怀。

“放怀”一词,用于表达放纵释然的情怀,古来多用。比如:

•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杂文》:“宋玉含才,颇亦负俗,始造《对问》,以申其志,放怀寥廓,气实使之。”

• 唐温庭筠《秋日》诗:“投迹倦攸往,放怀志所执。”


放怀是一种生活态度,疲惫之时若能事事皆放怀,处处便是快乐。

“放怀”石刻的作者陈天啸(1889—1978年), 潮州庵埠人,擅画花鸟。

泰山摩崖石刻上一处石刻题写“放怀”,其作者陈天啸活到89岁高龄

图:陈天啸命途多舛,“放怀”心态令其八十九岁高寿


• 26岁时赴上海,而立之年即被刘海粟聘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国画系教授及兼任上海东吴大学文学、美术教师。

•1935年,远渡重洋,漂泊旅居东南亚及欧洲各国,曾在印尼、新加坡、泰国、缅甸以及意大利、法国、瑞士等亚欧十一国举办个展100余次。

• 抗日战争时期,举办画展所售画作的大部分收入捐赠给宋庆龄、何香凝所主办的中华全国妇女抗日后援会等组织以及难民。

•1944年左右回国,在上海开"国难展览会"时,林森、于右任及蔡元培等社会贤达多有题词,推崇赞赏。

• 建国初期,陈天啸在花鸟画方面仍保持一流水平,第一、二届全国国画展,《梅花》曾两次获得一等奖。

• 1958年至1964年,在京生活六年,何香凝多次邀其家访叙旧。

•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在画坛上几乎匿迹。“文革”期间在山东惠民劳动改造。

•1978年陈天啸积劳成疾而病故。书写主席邵宇曾经高度评价陈天啸:“...其画风画品,堪称高在九重之上,始信画品即人品,其画如其人也。”

陈天啸命途多舛,“放怀”心态令其八十九岁高寿。放怀哲理就会使复杂的生活回归简单,纷乱的思绪回归明晰,浮躁的心境回归淡然。

在泰山经石峪有一块“李三才碑”,也是劝解自己“放怀”的碑刻。明朝万历年间,国君昏庸,奸臣当道,容不下刚正之人李三才,李三才看到朝廷已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便愤然辞官。历十六年时,他来到经石峪,立“李三才碑”诗曰:

暴经石傍水泠泠,镇日独来倚树听。

此意世人浑未解,半天矫首万山青。

泰山摩崖石刻上一处石刻题写“放怀”,其作者陈天啸活到89岁高龄

图:经石峪李三才碑

最后两句的“此意世人浑未解,半天矫首万山青”,是想到自己的报复还没有实现,充满愤懑和不满,但是还有再为民造福做事的意愿,代表他重整心态、再次施展抱负的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泰山   刘海粟   东吴大学   石刻   国君   惠民   抗日战争   缅甸   社会贤达   高寿   命途   摩崖   高龄   上海   民国   世人   心态   作者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